【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隔电环和电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隔电环和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现今隔电环的主要作用是在定子绕组与端盖表面电气安全间隙不足的情况下,放置于绕组与端盖表面之间,可杜绝因电气安全间隙不足引起的安全隐患,详见图1;此隔电环虽对拉伸结构电机有较好的可靠性,但对于卷板机壳电机却有以下的缺点:卷板机壳电机紧固方式普遍为使用螺杆贯穿机壳,连接前后端盖,再打螺母的方式紧固,针对此紧固方式,在定子绕组外圆较大的情况下,会使定子绕组与螺杆之间的电气安全间隙不足,引起电机安全隐患。对于部分套有热缩管的螺杆的卷板电机,绕组端高与端盖表面、绕组外圆与螺杆间电气间隙符合安全要求时,绕组外圆与端盖安装位处仍可能存在电气安全间隙不足的情况(端盖安装位类型见图2),此类情况也同样会因为电气安全间隙不足而引起电机安全隐患。对原有结构的隔电环,车间生产时定子外圆需控制的较严,在有切方处外圆尺寸控制的更为严酷,因此在精整形时常常会有压断线、短路等定子不良现象,定子生产合格率低下。由于定子外圆与螺杆安全电气间隙不足,螺杆需套上热缩管,浪费物料的同时也增加了生产工时。以上四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隔电环,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电环主体(11),其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设置于电机定子绕组(21)与电机端盖(3)之间的位置;隔电环下沿(12),包括第一端(12a)和第二端(12b),所述第一端(12a)连接于所述隔电环主体(11)的边沿、所述第二端(12b)朝着远离所述隔电环主体(11)的方向延伸而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能够包裹在所述电机定子绕组(21)的径向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隔电环,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电环主体(11),其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设置于电机定子绕组(21)与电机端盖(3)之间的位置;隔电环下沿(12),包括第一端(12a)和第二端(12b),所述第一端(12a)连接于所述隔电环主体(11)的边沿、所述第二端(12b)朝着远离所述隔电环主体(11)的方向延伸而形成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能够包裹在所述电机定子绕组(21)的径向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隔电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电环主体(11)的中部具有能够容纳电机轴(4)穿过的孔(110)、使得所述隔电环主体(11)为圆环孔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隔电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电环下沿(12)为圆筒状结构或圆台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隔电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电环下沿(12)的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隔电环主体(11)的边沿上、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电机隔电环(1)的中心方向收缩,使得所述第二端围成的圆形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端围成的圆形的直径尺寸、而形成所述圆台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隔电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电环下沿(12)的所述第一端(12a)至所述第二端(12b)之间为光滑过渡。6.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镇业,杨娜,漆凌君,陈东锁,李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