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秀方专利>正文

对接手机充电接口的充电底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99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1:51
对接手机充电接口的充电底盒属于充电底盒领域。目前手机充电操作不便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集线充的安全可靠、能量转化率高、充电快速与无线充电器的便利性的优点的一种能自动对接手机充电接口的充电底盒。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能自动对接手机充电接口的充电底盒,所述充电底盒的上表面与底盒底板之间是一个空腔,还设置有充电电池,所述充电底盒的外部还设有一个供电接口,充电插头的位置与放置在所述凹面上且紧贴在所述围挡左边时的目标手机的充电接口相对应,以便于所述充电插头能准确地向前插进所述目标手机的充电接口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地改善传统线充的不便利性和无线充电器能量损耗大、充电慢、充电时发热严重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接手机充电接口的充电底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手机充电的
,尤其是一种能自动对接手机充电接口的充电底盒。
技术介绍
如今,手机越来越普遍,而充电对手机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充电方式主要是线充,这种充电方式具有成本低、安全可靠、能量转化率高等优点,但是每次充电时需要人为地对手机进行插拨,很不方便;还有一些比较少用的充电方式就是无线充电和机座式的充电了,前者充电时具有能量损耗大、充电慢、充电时发热严重等缺点,而后者不但需要人为地把手机的充电接口接上,且对手机的安放有一定的要求,使用不便利,缺乏灵活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手机线充和座充的不便利性、无线充电的发热严重、能量损耗大等缺点,提供一种能集线充的安全可靠、能量转化率高、充电快速与无线充电器的便利性的优点的一种能自动对接手机充电接口的充电底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能自动对接手机充电接口的充电底盒,所述充电底盒的上表面与底盒底板之间是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装载控制系统的电路板,还设置有应急用可反复充电的充电电池,所述充电底盒的外部还设有一个供电接口,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供电接口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相电连接,所述供电接口还与外部电源适配器相电连接,为所述充电底盒提供电力来源;在所述充电底盒的上表面沿着其四周边沿设置一个围挡,使所述充电底盒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凹面,用于放置目标手机,所述围挡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停止开关,所述凹面上设置有一个充电开关,所述凹面的右端和下端还分别开有矩形状的第一开槽、第二开槽,在与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接触的所述围挡处分别开有第一切口、第二切口,所述第一开槽的下方和所述第二开槽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设置有在其轨面上滑动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第一驱动系统、第二驱动系统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一开槽的定位推杆,所述定位推杆的高度与所述目标手机放置在所述凹面上时的高度相应,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二开槽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的位置与放置在所述凹面上且紧贴在所述围挡左边时的目标手机的充电接口相对应,以便于所述充电插头能准确地向前插进所述目标手机的充电接口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系统由第一马达、第一变速箱组成,所述第一变速箱包括减速齿轮组、蜗轮蜗杆组,所述第一马达通过所述第一变速箱上的齿轮或蜗杆传递动力给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驱动系统由第二马达、第二变速箱组成,所述第二变速箱包括减速齿轮组、蜗轮蜗杆组,所述第二马达通过所述第二变速箱上的齿轮或蜗杆传递动力给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第二马达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相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信号杆,在所述第一信号杆随着所述第一滑块移动的上、下限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上限触点、第一下限触点,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信号杆,在所述第二信号杆随着所述第二滑块移动的上、下限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二上限触点、第二下限触点,所述第一上限触点、所述第一下限触点、所述第二上限触点、所述第二下限触点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相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插头为Micro-USB插头、USBType-C插头或闪电插头,相对应地,所述供电接口为Micro-USB接口、USBType-C接口或闪电接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能有效地改善传统手机线充时需要人为地对手机进行插、拔造成的不便利性和无线手机充电器充电时能量损耗大、充电慢、充电时发热严重的缺点,还能在手机充电时自动地接通手机的充电电路、充电完成后自动地切断充电电路,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自动化,同时集成了线充的安全可靠、充电快、能量利用率高和无线充电器充电时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充电底盒立体图;图2是充电底盒上的充电插头与定位推杆伸出时的立体图;图3是充电底盒对手机充电时的立体图;图4是充电底盒的内部三维结构图;图5是滑块与驱动系统相连的三维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0.底盒底板,11.凹面,12.第一开槽,13.第二开槽,14.供电接口,15.充电开关,16.停止开关,17.电路板,18.第一导轨,19.第二导轨,20.围挡,21.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定位推杆,24.充电插头,25.第一马达,26.第二马达,27.第一变速箱,28.第二变速箱,29.第一信号杆,30.第二信号杆,31.第一下限触点,32.第二下限触点,33.第一上限触点,34.第二上限触点,35.第一切口,40.目标手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能自动对接手机充电接口的充电底盒,充电底盒的上表面与底盒底板10之间是一个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装载控制系统的电路板17,还设置有应急用可反复充电的充电电池(图未示),当遇到突然停电时,所述充电电池可让控制系统复位,所述充电底盒的外部还设有一个供电接口14,所述充电电池与供电接口14分别与电路板17相电连接,供电接口14还与外部电源适配器(图未示)相电连接,为充电底盒提供电力来源;在充电底盒的上表面沿着其四周边沿设置一个围挡20,使充电底盒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凹面11,用于放置目标手机40,围挡20的长度、宽度都比目标手机40长度、亮度大,以便凹面11能放下目标手机40,围挡20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停止开关16,凹面11上设置有一个充电开关15,凹面11的右端和下端还分别开有矩形状的第一开槽12、第二开槽13,在与第一开槽12和第二开槽13接触的围挡20处分别开有第一切口35、第二切口,第一开槽12的下方和第二开槽13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18、第二导轨19,第一导轨18和第二导轨19分别设置有在其轨面上滑动的第一滑块21、第二滑块22,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22分别与第一驱动系统、第二驱动系统相连接,第一滑块21上设置有穿过第一开槽12的定位推杆23,定位推杆23的高度与目标手机40放置在凹面11上时的高度相应,第二滑块22上设置有穿过第二开槽13的充电插头24,充电插头24的位置与放置在凹面11上且紧贴在围挡20左边时的目标手机40的充电接口(图未示)相对应,以便于充电插头24能准确地向前插进目标手机40的充电接口上。所述第一驱动系统由第一马达25、第一变速箱27组成,第一变速箱27由减速齿轮组组成,或者由减速齿轮与蜗轮蜗杆共同组成,第一马达25通过第一变速箱27上的齿轮或蜗杆传递动力给第一滑块21,第二驱动系统由第二马达26、第二变速箱28组成,第二变速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自动对接手机充电接口的充电底盒,所述充电底盒的上表面与底盒底板之间是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装载控制系统的电路板,还设置有应急用可反复充电的充电电池,所述充电底盒的外部还设有一个供电接口,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供电接口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相电连接,所述供电接口还与外部电源适配器相电连接,为所述充电底盒提供电力来源;在所述充电底盒的上表面沿着其四周边沿设置一个围挡,使所述充电底盒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凹面,用于放置目标手机,所述围挡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停止开关,所述凹面上设置有一个充电开关,所述凹面的右端和下端还分别开有矩形状的第一开槽、第二开槽,在与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接触的所述围挡处分别开有第一切口、第二切口,所述第一开槽的下方和所述第二开槽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设置有在其轨面上滑动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第一驱动系统、第二驱动系统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一开槽的定位推杆,所述定位推杆的高度与所述目标手机放置在所述凹面上时的高度相应,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二开槽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的位置与放置在所述凹面上且紧贴在所述围挡左边时的目标手机的充电接口相对应,以便于所述充电插头能准确地向前插进所述目标手机的充电接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自动对接手机充电接口的充电底盒,所述充电底盒的上表面与底盒底板之间是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装载控制系统的电路板,还设置有应急用可反复充电的充电电池,所述充电底盒的外部还设有一个供电接口,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供电接口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相电连接,所述供电接口还与外部电源适配器相电连接,为所述充电底盒提供电力来源;在所述充电底盒的上表面沿着其四周边沿设置一个围挡,使所述充电底盒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凹面,用于放置目标手机,所述围挡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停止开关,所述凹面上设置有一个充电开关,所述凹面的右端和下端还分别开有矩形状的第一开槽、第二开槽,在与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接触的所述围挡处分别开有第一切口、第二切口,所述第一开槽的下方和所述第二开槽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设置有在其轨面上滑动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第一驱动系统、第二驱动系统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一开槽的定位推杆,所述定位推杆的高度与所述目标手机放置在所述凹面上时的高度相应,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二开槽的充电插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韦秀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