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的直行程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353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的直行程换向阀,包括阀体、阀杆、动力部件、第一密封结构以及第二密封结构。其中,动力部件可拆卸地设置在阀体上,且其输出端连接阀杆,用于驱动阀杆作线性运动。阀杆的下端深入阀体内部,阀杆通过第一密封结构与阀体动密封连接。第二密封结构设于阀杆的下端,用于控制阀体的烧嘴侧接口的开、关。本申请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对阀杆和阀体进行密封,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对烧嘴侧接口进行密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另外,本申请采用气缸作为动力元件驱动第二密封结构作线性运动,保证第二密封结构的行程最短,因此用时最少,从而提高了工作灵敏度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的直行程换向阀
本技术涉及燃烧系统的换向阀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的直行程换向阀。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资源和环境问题日显突出,工业炉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如何尽快推行高效、环保的节能技术成为重中之重。蓄热式燃烧技术采用直接换热方式,将空气或/和燃气预热到1000℃以上,排烟温度在150℃左右,实现最大限度的余热回收。蓄热式燃烧中,高温烟气从蓄热烧嘴排出,将蓄热体加热到接近于炉膛温度;烟气出烧嘴后经换向阀切换,该烧嘴由排烟状态切换成燃烧状态,常温的助燃空气或燃气进入烧嘴吸取蓄热体的热能至1000℃以上,并进入加热炉内与然后或空气混合燃烧。上述的换热过程通过换向系统进行换向,其中,换向阀为换向系统的关键部件。换向阀的密封性是影响其寿命的重要因素,但是现有技术中,换向阀存在两个密封问题:一是烧嘴侧进气口关闭时,其与阀板之间密封不严;二是阀杆与阀体的动密封处容易出现内漏,甚至像阀门外部逸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的直行程换向阀,包括阀体、阀杆以及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设于所述阀体上,且其输出端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的直行程换向阀,包括阀体、阀杆以及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设于所述阀体上,且其输出端连接所述阀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均套接于阀杆上的压紧盖、套筒、限位件以及密封件;所述动力部件驱动阀杆线性运动;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设于阀杆的端部,并控制阀体的烧嘴侧接口的开、关;所述套筒和所述压紧盖均与阀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密封件均内置于所述套筒中,且限位件向下的位移自由度通过套筒进行约束;所述密封件通过压紧盖进行预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的直行程换向阀,包括阀体、阀杆以及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设于所述阀体上,且其输出端连接所述阀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均套接于阀杆上的压紧盖、套筒、限位件以及密封件;所述动力部件驱动阀杆线性运动;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设于阀杆的端部,并控制阀体的烧嘴侧接口的开、关;所述套筒和所述压紧盖均与阀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密封件均内置于所述套筒中,且限位件向下的位移自由度通过套筒进行约束;所述密封件通过压紧盖进行预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盖包括均套接在阀杆上的法兰盘部和中心筒部,所述法兰盘部与阀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中心筒部的一端设于法兰盘部的中心,另一端插接于套筒中并压紧密封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下端向内翻边,所述翻边对所述限位件进行限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轩鼎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