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720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法,包括钢筋网、围护桩外皮和固定钢筋,所述钢筋网设置于围护桩外皮内,钢筋网由钢筋网竖向钢筋和钢筋网水平钢筋组成,钢筋网竖向钢筋和钢筋网水平钢筋连接点通过点焊或绑扎构成钢筋网钢筋连接点,钢筋网钢筋连接点与固定钢筋点焊,固定钢筋的水平间距与桩间距相同,固定钢筋外侧设有砂浆填充,将钢筋网固定在围护桩间,用混凝土喷射机向钢筋网喷射50mm厚的C20混凝土,施工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形成钢筋网与固定钢筋相连接的组合,达到支护基坑的效果,有效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施工效率,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基坑工程和建筑基坑工程,既能达到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的结构强度,又保证基坑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大中城市交通拥堵情况不断恶化,政府为此大量兴建地铁轨道交通,地铁轨道伴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在城市不断覆盖、延伸,现已成为城市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铁沿线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居住的首选地段。在地铁沿线兴建的大量建筑,其地下结构较多紧邻地铁站及地铁区间隧道,有些商业用房地下结构更是直接与地铁站台连通,为确保地铁及地铁站运营安全,防止地铁站地下结构受力破坏,对深基坑支护体系的位移、变形、施加支撑预应力的控制要求非常高,现有的深基坑支护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组合内支撑方式。现有的深基坑支护,直接在现场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浇筑混凝土或安放钢筋笼再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需要用机械设备开挖桩间土,施工难度大,耗费时间长,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数量较多,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工清理桩密集部位和机械设备难以到达的部位,耗费的人工费非常多,施工周期较长,且实施拆除难度大,极大影响地下结构施工速度,且施工成本将大幅增加。该方法已不太能适应这一趋势,需要更科学、安全、可靠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法,包括钢筋网、围护桩外皮和固定钢筋,支护桩间土应随基坑开挖进行网喷保护,将150mm×150mm的钢筋网固定在围护桩间,用混凝土喷射机向钢筋网喷射50mm厚的C20混凝土,具体步骤如下:一、桩间土方铲除: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采用自上而下,随开挖随锚喷支护;二、喷射砼底层护壁:土方开挖完成后,人工对开挖面进行修整,铲除桩间土体,铲除土体的厚度为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三、围护桩钻孔、安装膨胀螺栓:清理土体完成后,在灌注桩的桩体混凝土外立面钻孔安装规格为M8的胀管螺栓;四、网片绑扎或点焊:将规格为150mm×150mm网片钢筋与膨胀螺栓间绑扎或点焊牢固;五、二次喷射砼面层:延基坑自上而下采用长度1000mm钢筋压牢钢筋网片,用混凝土喷射机向钢筋网喷射50mm厚的C20混凝土。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筋网设置于围护桩外皮内,钢筋网由钢筋网竖向钢筋和钢筋网水平钢筋组成,钢筋网竖向钢筋和钢筋网水平钢筋连接点通过点焊或绑扎构成钢筋网钢筋连接点,钢筋网钢筋连接点与固定钢筋点焊,固定钢筋为直径钢筋组成,水平间距与桩间距相同,固定钢筋外侧设有砂浆填充,砂浆填充的厚度为7.5m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相邻围护桩的桩间距为1000m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围护桩外侧的固定钢筋长度为150mm。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法,将150mm×150mm的钢筋网固定在围护桩间,用混凝土喷射机向钢筋网喷射50mm厚的C20混凝土,支护桩间土随基坑开挖进行网喷保护,施工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形成钢筋网与固定钢筋相连接的组合,达到支护基坑的效果,有效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施工效率,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基坑工程和建筑基坑工程,既能达到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的结构强度,又保证基坑安全。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桩间喷锚钢筋网片固定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桩间锚喷支护工艺流程图。附图标记:1-钢筋网竖向钢筋、2-钢筋网水平钢筋、3-围护桩外皮、4-钢筋网钢筋连接点、5-砂浆填充、6-固定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图2,一种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法,包括钢筋网、围护桩外皮和固定钢筋,支护桩间土应随基坑开挖进行网喷保护,将150mm×150mm的钢筋网固定在围护桩间,用混凝土喷射机向钢筋网喷射50mm厚的C20混凝土,具体步骤如下:一、桩间土方铲除: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采用自上而下,随开挖随锚喷支护。二、喷射砼底层护壁:土方开挖完成后,人工对开挖面进行修整,铲除桩间土体,铲除土体的厚度为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三、围护桩钻孔、安装膨胀螺栓:清理土体完成后,在灌注桩的桩体混凝土外立面钻孔安装规格为M8的胀管螺栓。四、网片绑扎或点焊:将规格为150mm×150mm网片钢筋与膨胀螺栓间绑扎或点焊牢固。五、二次喷射砼面层:延基坑自上而下采用长度1000mm钢筋压牢钢筋网片,用混凝土喷射机向钢筋网喷射50mm厚的C20混凝土。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网设置于围护桩外皮3内,钢筋网由钢筋网竖向钢筋1和钢筋网水平钢筋2组成,钢筋网竖向钢筋1和钢筋网水平钢筋2连接点通过点焊或绑扎构成钢筋网钢筋连接点4,钢筋网钢筋连接点4与固定钢筋6点焊,固定钢筋6为直径钢筋组成,水平间距与桩间距相同,固定钢筋6外侧设有砂浆填充5,砂浆填充5的厚度为7.5mm。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相邻围护桩的桩间距为1000mm。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围护桩外侧的固定钢筋6长度为150mm.锚喷混凝土的操作要求:在开挖面暴露后立即进行挂网锚喷混凝土。喷射混凝土作业分段分片进行,喷射作业自下而上。喷射混凝土分层进行,一次喷射厚度根据喷射部位和设计厚度而定。后喷一层应在先喷一层凝固后进行,若终凝后或间隔一小时后喷射。严格控制喷嘴与土体的距离和角度。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法,包括钢筋网、围护桩外皮和固定钢筋,支护桩间土随基坑开挖进行网喷保护,其特征在于,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方法,包括钢筋网、围护桩外皮和固定钢筋,支护桩间土随基坑开挖进行网喷保护,其特征在于,将150mm×150mm的钢筋网固定在围护桩间,用混凝土喷射机向钢筋网喷射50mm厚的C20混凝土,具体步骤如下:一、桩间土方铲除:桩间网喷混凝土支护,采用自上而下,随开挖随锚喷支护;二、喷射砼底层护壁:土方开挖完成后,人工对开挖面进行修整,铲除桩间土体,铲除土体的厚度为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三、围护桩钻孔、安装膨胀螺栓:清理土体完成后,在灌注桩的桩体混凝土外立面钻孔安装规格为M8的胀管螺栓;四、网片绑扎或点焊:将规格为150mm×150mm网片钢筋与膨胀螺栓间绑扎或点焊牢固;五、二次喷射砼面层:延基坑自上而下采用长度1000mm钢筋压牢钢筋网片,用混凝土喷射机向钢筋网喷射50mm厚的C20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锋孟庆龙岳仁峰李新朋史军军陈海涛徐兴天马亚超聂小雄索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