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7206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包括:将通管装置上端与空压机连接,将通管装置插入导管内,当通管装置不能继续下降时,控制空压机向通管装置内周期性的输入高压气体,观察导管是否疏通,是则取出通管装置,否则继续输入高压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管状的通管装置放入导管内,导管插入混凝土后不能继续下降时,控制空压机向通管装置内周期性的输入高压气体,由于开口向上,高压气体向上喷出会将部分堵塞混凝土带出导管,同时高压气体会使浇筑混凝土导管上下形成压强差,将堵塞混凝土导管,另一方面通管装置自身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反推力,冲击破坏堵塞混凝土,继续向下移动,同时可以无需拔出导管,直接清理导管内堵塞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注桩领域,特别是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
技术介绍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建筑越来越密集,高度越来越高,这对建筑行业的地基基础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桩基础可以达到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现阶段桩基施工常用类型预制管桩、水下灌注桩等,水下灌注桩技术要领多,质量控制难。浇筑过程中如若出现堵管该桩质量难以保证甚至直接作废,无论从进度、质量。成本各方面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在水下混凝土灌桩过程中,由于混凝土骨料太粗或者和易性差,易发生堵管事故。在处理堵管事故时,经常要把导管从混凝土中拔出,由于在导管外的已灌注混凝土表面是泥浆和污水,在拔出导管后由于泥浆和污水与已灌注混凝土表面全接触,在桩孔中会形成一段污染段混凝土。在重新插入导管继续灌注混凝土时,如何使新灌注的混凝土与未污染段的混凝土有效结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办法是在下放导管时猛插下去,使导管插入混凝土表面,然后在导管中塞入用编织袋包裹混凝土做成的“软球”,并用铁丝吊住,然后在导管中灌注混凝土并剪断铁丝,俗称“剪球”,下落的混凝土会将“软球”压出导管,然后继续灌注混凝土,此方法的缺点是下插导管时导管内存在泥浆和污水,即使用抽水机也无法完全抽干净,而且下插的导管和新灌注的混凝土不能保证深入混凝土表面一定深度从而穿过污染段混凝土。为了避免导管下插时进入泥浆和污水,也有采用在下插前先用“软球”堵住导管口,下插至混凝土表面后在导管灌注混凝土,然后稍提起导管使混凝土将“软球”压出,这种方法虽然能避免泥浆和污水进入导管,但由于“软球”的阻力,更加难以保证导管穿过污染混凝土段。当导管未能穿过污染混凝土段并插入未污染段混凝土一定深度时,新灌注混凝土与已灌注的未污染混凝土不能全面结合,在污染段与未污染段的接触面会有污染混凝土的夹杂缺陷,从而影响灌注桩的质量。有专利采用计算深度的方式避免插入深度不够,但仍存在实际插入不进去等情况,这些措施均需把导管拔出后方可处理,导管一经拔出,势必存在影响灌注桩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可以无需拔出导管,直接清理导管内堵塞物。为达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包括:将通管装置上端与空压机连接,该通管装置由管材制成,该通管装置下端具有开口朝上的出气口;根据导管长度计算堵管位置;将通管装置插入导管内,当通管装置不能继续下降时,控制空压机向通管装置内周期性的输入高压气体,观察导管是否疏通,是则取出通管装置,否则继续输入高压气体。在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管装置固定有用于增加重量的配重。在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重为钢筋,该钢筋与所述通管装置焊接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固定有用于防止混凝土骨料堵塞的网片。在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覆盖钢护筒开口,以防止混凝土落入桩孔内。在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管装置由外径48mm壁厚2mm的钢管弯曲而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压气体的压力大于0.8Mpa。在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吊车下放所述通管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管装置为“J”形管状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灌注桩周围设置隔离护栏。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管状的通管装置放入导管内,导管插入混凝土后不能继续下降时,控制空压机向通管装置内周期性的输入高压气体,由于开口向上,高压气体向上喷出会将部分堵塞混凝土带出导管,同时高压气体会使浇筑混凝土的导管上下形成压强差,将堵塞混凝土导管,另一方面通管装置自身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反推力,冲击破坏堵塞混凝土,继续向下移动,同时可以无需拔出导管,直接清理导管内堵塞物。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所示为图1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见图1,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包括:将通管装置1上端与空压机2连接,该通管装置1由管材制成。通管装置1固定有用于增加重量的配重3,所述配重3为钢筋,该钢筋与所述通管装置1焊接固定。所述通管装置1为“J”形管状结构。所述通管装置1由外径48mm壁厚2mm的钢管弯曲而成。请参见图2,该通管装置1下端具有开口朝上的出气口11,出气口11固定有用于防止混凝土骨料堵塞的网片12。根据导管4长度计算堵管位置;将通管装置1插入导管4内,当通管装置1不能继续下降时,控制空压机2向通管装置1内周期性的输入高压气体,观察导管4是否疏通,是则取出通管装置1,否则继续输入高压气体。所述高压气体的压力大于0.8Mpa。所述方法还包括覆盖钢护筒开口,以防止混凝土落入桩孔内。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吊车下放所述通管装置1。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灌注桩周围设置隔离护栏。请参见图3,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管状的通管装置1放入导管4内,导管4插入混凝土后不能继续下降时,控制空压机2向通管装置1内周期性的输入高压气体,由于开口向上,高压气体向上喷出会将部分混凝土带出导管4,高压气体也会使导管4在堵塞混凝土上下形成压强差,迫使堵塞混凝土冲出导管4,另一方面通管装置1自身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反推力,冲击破坏堵塞混凝土,继续向下移动,同时可以无需拔出导管4,直接清理导管4内堵塞物。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通管装置上端与空压机连接,该通管装置由管材制成,该通管装置下端具有开口朝上的出气口;根据导管长度计算堵管位置;将通管装置插入导管内,当通管装置不能继续下降时,控制空压机向通管装置内周期性的输入高压气体,观察导管是否疏通,是则取出通管装置,否则继续输入高压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通管装置上端与空压机连接,该通管装置由管材制成,该通管装置下端具有开口朝上的出气口;根据导管长度计算堵管位置;将通管装置插入导管内,当通管装置不能继续下降时,控制空压机向通管装置内周期性的输入高压气体,观察导管是否疏通,是则取出通管装置,否则继续输入高压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装置固定有用于增加重量的配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为钢筋,该钢筋与所述通管装置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浇筑导管堵管通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固定有用于防止混凝土骨料堵塞的网片。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航宇张春明王永生王航毋铭宋小莉晏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