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放绞线装置及送纱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7143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放绞线装置及送纱机构。该自动放绞线装置包括喷射部件、裁剪部件以及固定台;所述喷射部件包括喷射驱动元件以及喷射嘴,所述喷射驱动元件设在所述固定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喷射嘴,所述喷射嘴具有喷射口,所述喷射驱动元件能够驱动绞线从所述喷射口喷出,所述裁剪部件连接在所述固定台上且靠近所述喷射口,所述裁剪部件用于裁剪所述绞线。使用该自动放绞线装置进行放绞线时,喷射驱动元件驱动绞线从喷射口喷出,由经轴的一端射向另一端,再由裁剪部件剪断喷射口处的绞线,即完成绞线的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放绞线装置能够自动喷射绞线,并完成绞线的裁剪,实现自动放绞线,无需人工操作,节时节力,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放绞线装置及送纱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放绞线装置及送纱机构。
技术介绍
在浆纱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条经轴上的纱线同时引出,浸入浆液,压去余液后烘干,再进行分纱。分纱的目的是将各条经轴上的纱线分离开,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纱线上浆前,在各个经轴上分别放置绞线,绞线方向与纱线方向垂直。进行分纱时,用分离棒插入绞线位置并在绞线所在的两层纱线间运动,以实现将纱线一层层分开。而传统的放绞线方法,需要两名工人分别站在经轴的两端拉直绞线并配合完成放置。传统的放绞线方法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放绞线方法费时费力问题,提供一种节时节力的自动放绞线装置。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放绞线装置,包括喷射部件、裁剪部件以及固定台;所述喷射部件包括喷射驱动元件以及喷射嘴,所述喷射驱动元件设在所述固定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喷射嘴,所述喷射嘴具有喷射口,所述喷射驱动元件能够驱动绞线从所述喷射口喷出,所述裁剪部件连接在所述固定台上且靠近所述喷射口,所述裁剪部件用于裁剪所述绞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放绞线装置还包括测距部件,所述测距部件连接于所述固定台,所述测距部件用于测量所述喷射口喷出的所述绞线的长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部件为红外线测距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裁剪部件包括剪刀以及裁剪驱动元件,所述裁剪驱动元件设于所述固定台上,且所述裁剪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剪刀,所述裁剪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剪刀裁剪所述绞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放绞线装置还包括容置部件,所述容置部件连接于所述固定台,所述容置部件用于放置所述绞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部件包括容置盒以及设在所述容置盒内的固定轴,所述容置盒连接于所述固定台,所述固定轴用以供所述绞线套设。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送纱机构。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送纱机构,包括机架、经轴以及上述的自动放绞线装置,所述经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经轴均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自动放绞线装置的固定台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且靠近所述经轴的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放绞线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自动放绞线装置的数量与所述经轴的数量一致,所述自动放绞线装置与所述经轴一一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所述自动放绞线装置均位于各个所述经轴的同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经轴至少分为两组,每组的各个所述经轴均连接在所述机架的同一高度上,相邻的两组之间的所述经轴位于不同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放绞线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台上的喷射部件以及裁剪部件,喷射部件包括喷射驱动元件以及喷射口,喷射驱动元件连接于喷射口,喷射驱动元件能够驱动绞线从喷射口喷出,裁剪部件位于喷射口处以用于裁剪绞线。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放绞线装置进行放绞线时,喷射驱动元件驱动绞线从喷射口喷出,由经轴的一端射向另一端,再由裁剪部件剪断喷射口处的绞线,即完成绞线的放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放绞线装置能够自动喷射绞线,并完成绞线的裁剪,实现自动放绞线,无需人工操作,节时节力,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放绞线装置还包括测距部件,测距部件用于测量喷射口喷出的绞线的长度。工人可以根据实际经轴的长度,预设喷射口喷射绞线的长度,当测距部件测量到喷出的绞线达到预设长度时,裁剪部件剪断绞线。测距部件的设置,有效避免绞线过短导致的不能完全分开上下两层纱线问题以及绞线过长导致的浪费生产成本的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送纱机构,自动放绞线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且自动放绞线装置的数量与经轴的数量一致,自动放绞线装置与所述经轴一一对应,能够实现同时对多个经轴放置绞线,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放绞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自动放绞线装置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送纱机构;100、自动放绞线装置;110、喷射部件;111喷射驱动元件;112、喷射口;113、绞线;120、裁剪部件;121、剪刀;122、裁剪驱动元件;130、测距部件;140、容置部件;200、经轴;300、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放绞线装置100。上述的自动放绞线装置100,包括喷射部件110、裁剪部件120、固定台以及控制部件。喷射部件110包括喷射驱动元件111以及喷射嘴112。喷射驱动元件111设在固定台上且连接于喷射嘴112,喷射嘴112具有喷射口,喷射驱动元件111能够驱动绞线113从喷射口喷出,喷射驱动元件111电性连接控制部件。裁剪部件120连接在固定台上且靠近喷射口处,裁剪部件120电性连接控制部件,裁剪部件120用于裁剪绞线113。在一具体的示例中,喷射驱动元件111为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能够提供气流动力至喷射嘴112,使绞线113由喷射嘴112的喷射口喷出。在一具体的示例中,自动放绞线装置100还包括测距部件130。测距部件130连接于固定台,测距部件130电性连接于控制部件,测距部件130用于测量喷射嘴112喷出的绞线113的长度。工人可以根据实际经轴200的长度,预设喷射嘴112喷射绞线113的长度,当测距部件40测量到喷出的绞线113达到预设长度时,裁剪部件120剪断绞线113。测距部件130的设置,有效避免绞线113过短导致的不能完全分开上下两层纱线问题以及绞线113过长导致的浪费生产成本的问题。正常情况下,绞线113的预设长度较经轴200的两端各长出10cm为宜。优选地,测距部件130为红外线测距仪。红外线测距仪能够通过感应喷射嘴112喷出的绞线113是否到达预设长度,实现对绞线113长度的测量。当红外线测距仪感应到绞线113已至预设长度处,即向控制部件发出信号,控制部件控制裁剪部件动作剪断绞线113。在一具体的示例中,裁剪部件120包括剪刀121以及裁剪驱动元件122。裁剪驱动元件122设于固定台上,且裁剪驱动元件122连接于剪刀121,裁剪驱动元件122能够驱动剪刀121裁剪绞线113,裁剪驱动元件122电性连接于控制部件。上述设置使得裁剪部件120能够自动的在喷射嘴112喷射完绞线113后对喷射嘴112处的绞线113进行裁剪。优选地,自动放绞线装置100还包括连接件。裁剪驱动元件122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固定台上。连接件的设置,使得裁剪部件120复位状态时,剪刀121位于喷射嘴112的下方,当绞线喷射至预设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放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射部件、裁剪部件以及固定台;所述喷射部件包括喷射驱动元件以及喷射嘴,所述喷射驱动元件设在所述固定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喷射嘴,所述喷射嘴具有喷射口,所述喷射驱动元件能够驱动绞线从所述喷射口喷出,所述裁剪部件连接在所述固定台上且靠近所述喷射口,所述裁剪部件用于裁剪所述绞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放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射部件、裁剪部件以及固定台;所述喷射部件包括喷射驱动元件以及喷射嘴,所述喷射驱动元件设在所述固定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喷射嘴,所述喷射嘴具有喷射口,所述喷射驱动元件能够驱动绞线从所述喷射口喷出,所述裁剪部件连接在所述固定台上且靠近所述喷射口,所述裁剪部件用于裁剪所述绞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放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放绞线装置还包括测距部件,所述测距部件连接于所述固定台,所述测距部件用于测量所述喷射口喷出的所述绞线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放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部件为红外线测距仪。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放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部件包括剪刀以及裁剪驱动元件,所述裁剪驱动元件设于所述固定台上,且所述裁剪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剪刀,所述裁剪驱动元件能够驱动所述剪刀裁剪所述绞线。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放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放绞线装置还包括容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问晓锋田柱安黎敏腾林志锋李冰罗雄波高路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