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长类动物标本皮张的加工方法
本申请属于动物姿态标本制作工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灵长类动物标本皮张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灵长类动物标本的制作是兽类动物标本制作中的难点。对于大多数兽类标本,由于全身毛被很密,基本看不到皮肤,所以从观赏的角度看,皮张处理技术对标本制作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灵长类动物面部毛发稀疏,皮肤裸露可见,皮张处理的好坏是直接看得到的,因此,在灵长类动物标本制作方面,对皮张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现有的动物标本制作技术中,皮张处理方面的技术相对落后,皮张处理大多局限在机械去肉和大量使用有剧毒防腐剂,基于皮张制作出的标本容易变形、变色,且不容易保存。因此,基于现有的灵长类动物标本皮张的加工方法制作出的灵长类动物标本,皮张变形、变色严重,再加上灵长类动物的面部没有毛发遮盖,裸露的面部看上去很不真实。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长类动物标本皮张的加工方法,用以提高制作出的灵长类动物标本的逼真性和易保存性。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灵长类动物标本皮张的加工方法。本申请的灵长类动物标本皮张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浸水:将灵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灵长类动物标本皮张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浸水:将灵长类皮张放入转鼓内的浸渍液中浸泡,浸泡温度为28‑30℃,浸泡时长为3h‑5h;所述浸渍液包括:食用盐、脱脂剂、渗透剂、甲醛和水,水的用量为皮张重量的10‑15倍;(2)剔除处理:先将浸泡后的灵长类皮张甩干,然后将皮张上多余的肉剔除,只保留表皮和真皮部分;(3)复浸水:将经剔除处理后的灵长类皮张放入转鼓内的浸渍液中进行第二次浸水处理;(4)脱脂:将经过复浸水处理后的灵长类皮张放入转鼓内的脱脂液中脱脂,脱脂温度为35‑38℃,脱脂时长为2‑3h;所述脱脂液包括:食用盐、脱脂剂、渗透剂、纯碱和水,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长类动物标本皮张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浸水:将灵长类皮张放入转鼓内的浸渍液中浸泡,浸泡温度为28-30℃,浸泡时长为3h-5h;所述浸渍液包括:食用盐、脱脂剂、渗透剂、甲醛和水,水的用量为皮张重量的10-15倍;(2)剔除处理:先将浸泡后的灵长类皮张甩干,然后将皮张上多余的肉剔除,只保留表皮和真皮部分;(3)复浸水:将经剔除处理后的灵长类皮张放入转鼓内的浸渍液中进行第二次浸水处理;(4)脱脂:将经过复浸水处理后的灵长类皮张放入转鼓内的脱脂液中脱脂,脱脂温度为35-38℃,脱脂时长为2-3h;所述脱脂液包括:食用盐、脱脂剂、渗透剂、纯碱和水,水的用量为皮张重量的10-15倍;(5)软化浸酸:先将脱脂后的灵长类皮张甩干,然后将皮张放入转鼓内的软化液中软化,软化温度为32-38℃,软化时长为24-48h;所述软化液包括:食用盐、渗透剂、甲酸、素波酶、加脂剂和水,水的用量为皮张重量的10-15倍;(6)鞣制:先将软化后的灵长类皮张甩干,然后将皮张放入转鼓内的鞣制液中鞣制,鞣制温度为35-38℃,鞣制时长为24-72h;所述鞣制液包括:食用盐、甲醛、渗透剂和水,水的用量为皮张重量的10-15倍;(7)提碱:将经过鞣制处理后的灵长类皮张放入转鼓内的提碱液中提碱,提碱温度为36-38℃,提碱时长为8-12h;所述提碱液包括:纯碱、食用盐、甲醛、渗透剂和水,水的用量为皮张重量的10-15倍;(8)控水:将经过提碱处理后的灵长类皮张从转鼓内的提碱液中捞出,让皮张上的液体自然流失,控水时长为24-30h;(9)洗皮:先将经过控水处理后的灵长类皮张放入转鼓内的洗皮液中清洗,清洗温度为38-40℃,清洗时长为2-3h,然后用水冲洗5-10分钟,并甩干;所述洗皮液包括:食用盐、脱脂剂、氨水和水,水的用量为皮张重量的10-15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长类动物标本皮张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液中食用盐的含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寿,李维薇,陈泉燕,吴丽彬,何桂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