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879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絮凝反应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独立设置且相互隔离;在第一反应室的上侧连接进液管,在进液管上连接第一加药管,在第一反应室上还连接第一搅拌机,在第一搅拌机上连接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杆设置在第一反应室内;在第二反应室的上侧连接出液管,在第二反应室上还连接第二搅拌机,在第二搅拌机上连接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杆设置在第二反应室内;第一反应室通过过夜管连接第二反应室,在过夜管上连接第二加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装置絮凝反应数量好,速度快,絮花充分,满足絮凝反应的自然条件,根据处理水量的大小设计容积和速率,适应各种水处理工艺的絮凝反应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絮凝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絮凝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本装置内加入絮凝剂在机械搅拌的作用下,使水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聚合,以便固液分离。另外,水中原有胶体或溶解的有机物失稳,形成小颗粒,再进一步形成絮团,达到固液分离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絮凝反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独立设置且相互隔离;在第一反应室的上侧连接进液管,进液管的出液口设置在第一反应室的底部,在进液管上连接第一加药管,在第一反应室上还连接第一搅拌机,在第一搅拌机上连接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杆设置在第一反应室内,在第一搅拌杆上设有一组第一搅拌齿;在第二反应室的上侧连接出液管,在第二反应室上还连接第二搅拌机,在第二搅拌机上连接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杆设置在第二反应室内,在第二搅拌杆上设有一组第二搅拌齿;第一反应室通过过夜管连接第二反应室,过夜管的进液口连接在第一反应室的上侧,过夜管的出液口设置在第二反应室内的下侧,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反应室(1)和第二反应室(2),第一反应室(1)和第二反应室(2)独立设置且相互隔离;在第一反应室(1)的上侧连接进液管(7),进液管(7)的出液口设置在第一反应室(1)的底部,在进液管(7)上连接第一加药管(8),在第一反应室(1)上还连接第一搅拌机(3),在第一搅拌机(3)上连接第一搅拌杆(4),第一搅拌杆(4)设置在第一反应室(1)内,在第一搅拌杆(4)上设有一组第一搅拌齿(5);在第二反应室(2)的上侧连接出液管(16),在第二反应室(2)上还连接第二搅拌机(11),在第二搅拌机(11)上连接第二搅拌杆(12),第二搅拌杆(12)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反应室(1)和第二反应室(2),第一反应室(1)和第二反应室(2)独立设置且相互隔离;在第一反应室(1)的上侧连接进液管(7),进液管(7)的出液口设置在第一反应室(1)的底部,在进液管(7)上连接第一加药管(8),在第一反应室(1)上还连接第一搅拌机(3),在第一搅拌机(3)上连接第一搅拌杆(4),第一搅拌杆(4)设置在第一反应室(1)内,在第一搅拌杆(4)上设有一组第一搅拌齿(5);在第二反应室(2)的上侧连接出液管(16),在第二反应室(2)上还连接第二搅拌机(11),在第二搅拌机(11)上连接第二搅拌杆(12),第二搅拌杆(12)设置在第二反应室(2)内,在第二搅拌杆(12)上设有一组第二搅拌齿(14);第一反应室(1)通过过夜管(15)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向阳杨勇陈永兵边培生杨浩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清泉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