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元生专利>正文

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及改良土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6778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酵母菌20‑50份,固氮菌8‑20份,解磷菌4‑15份,枯草芽孢杆菌10‑40份,耐盐杆菌25‑55份,动物粪便600‑800份和调节剂250‑350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的方法以及利用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改良土壤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微生物菌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和有机物,将其施入到盐碱地土壤后能迅速优化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修复板结退化的土壤,增强土壤生物活性,增加土壤的排水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调节作物代谢,促进作物生长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多余盐分,最终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及改良土壤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盐碱地的修复和调理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微生物菌肥在改良盐碱地土壤的应用方法,属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领域。
技术介绍
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制约因素。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问题更为严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面积为9.54亿平方公顷。中国盐碱地面广量大,西北、华北、东北西部和滨海地区都有分布,类型多样,改造治理及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对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土壤盐碱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盐碱荒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指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并进行连续耕作等,近十几年来,不合理使用化肥及滥用农药也是造成土壤荒漠盐碱化的一个重要人为因素,并且其作用程度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盐碱加重,土壤的营养功能、净化功能、缓冲功能和有机体的支持功能正在丧失,迫切需要修复和治理。盐碱土壤修复的研究与应用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生态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利用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改良土壤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酵母菌20-50份,固氮菌8-20份,解磷菌4-15份,枯草芽孢杆菌10-40份,耐盐杆菌25-55份,动物粪便600-800份和调节剂250-350份。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剂为用于调节动物粪便透气性的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农作物下脚料或者木屑。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备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酵母菌、固氮菌、解磷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耐盐杆菌分别进行培养后扩繁至100公斤待用;S2:选取步骤S1中的酵母菌20-50份,固氮菌8-20份,解磷菌4-15份,枯草芽孢杆菌10-40份和耐盐杆菌25-55份进行菌种的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备用;S3:选取步骤S2制备的混合菌种2-10份,并将新鲜的动物粪便600-800份、调节剂250-350份添加到混合菌种中进行有氧发酵,发酵7-10天后,即得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优选地,在步骤S3中,可根据不同农作物添加对应比例的氮磷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每年的阴历九月份,施化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1000公斤/亩,并随后将土地进行翻新;B.在每年的阴历三月份,施化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1000公斤/亩,并随后将土地翻新后,进行播种;C.在每年的阴历五月份至八月份,选取酵母菌20-50份,固氮菌8-20份,解磷菌4-15份,枯草芽孢杆菌10-40份和耐盐杆菌25-55份混合后的菌种混合物1公斤用水稀释5000倍后,浇灌土地;D.重复步骤A-C的方法2-3年,土壤改良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和丰富的有机物,将其施入到盐碱地土壤中,能迅速并有效的优化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修复板结退化的土壤,增强土壤生物活性,调节作物代谢,促进作物生长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多余盐分,增加土壤的排水透气性,促进盐碱作物生长。总之,本专利技术微生物菌肥能够迅速有效的改善盐碱地的理化性状,降低盐分含量,消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肥力,最终有效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一种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酵母菌20-份,固氮菌8份,解磷菌4份,枯草芽孢杆菌10份,耐盐杆菌25份,动物粪便600份和调节剂250份。其中,所述调节剂为用于调节动物粪便透气性的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备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酵母菌、固氮菌、解磷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耐盐杆菌分别进行培养后扩繁至100公斤待用;S2:选取步骤S1中的酵母菌20份,固氮菌8份,解磷菌4份,枯草芽孢杆菌10份和耐盐杆菌25份进行菌种的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备用;S3:选取步骤S2制备的混合菌种2份,并将新鲜的动物粪便600份、调节剂250份添加到混合菌种中进行有氧发酵,发酵7天后,即得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在步骤S3中,可根据不同农作物添加对应比例的氮磷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每年的阴历九月份,施化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1000公斤/亩,并随后将土地进行翻新;B.在每年的阴历三月份,施化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1000公斤/亩,并随后将土地翻新后,进行播种;C.在每年的阴历五月份至八月份,选取酵母菌20份,固氮菌8份,解磷菌4份,枯草芽孢杆菌10份和耐盐杆菌25份混合后的菌种混合物1公斤用水稀释5000倍后,浇灌土地;D.重复步骤A-C的方法2年,土壤改良完成。实施例2一种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酵母菌30份,固氮菌10份,解磷菌10份,枯草芽孢杆菌20份,耐盐杆菌30份,动物粪便700份和调节剂300份。其中,所述调节剂为用于调节动物粪便透气性的粉碎后的农作物下脚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备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酵母菌、固氮菌、解磷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耐盐杆菌分别进行培养后扩繁至100公斤待用;S2:选取步骤S1中的酵母菌30份,固氮菌10份,解磷菌10份,枯草芽孢杆菌20份和耐盐杆菌30份进行菌种的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备用;S3:选取步骤S2制备的混合菌种5份,并将新鲜的动物粪便700份、调节剂300份添加到混合菌种中进行有氧发酵,发酵8天后,即得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在步骤S3中,可根据不同农作物添加对应比例的氮磷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每年的阴历九月份,施化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1000公斤/亩,并随后将土地进行翻新;B.在每年的阴历三月份,施化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1000公斤/亩,并随后将土地翻新后,进行播种;C.在每年的阴历五月份至八月份,选取酵母菌30份,固氮菌10份,解磷菌10份,枯草芽孢杆菌20份和耐盐杆菌30份混合后的菌种混合物1公斤用水稀释5000倍后,浇灌土地;D.重复步骤A-C的方法2.5年,土壤改良完成。实施例3一种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酵母菌50份,固氮菌20份,解磷菌15份,枯草芽孢杆菌40份,耐盐杆菌55份,动物粪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酵母菌20‑50份,固氮菌8‑20份,解磷菌4‑15份,枯草芽孢杆菌10‑40份,耐盐杆菌25‑55份,动物粪便600‑800份和调节剂250‑3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酵母菌20-50份,固氮菌8-20份,解磷菌4-15份,枯草芽孢杆菌10-40份,耐盐杆菌25-55份,动物粪便600-800份和调节剂250-3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剂为用于调节动物粪便透气性的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农作物下脚料或者木屑。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盐碱地的微生物菌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酵母菌、固氮菌、解磷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耐盐杆菌分别进行培养后扩繁至100公斤待用;S2:选取步骤S1中的酵母菌20-50份,固氮菌8-20份,解磷菌4-15份,枯草芽孢杆菌10-40份和耐盐杆菌25-55份进行菌种的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备用;S3:选取步骤S2制备的混合菌种2-10份,并将新鲜的动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生
申请(专利权)人:张元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