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261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歙砚打磨装置,包括传动箱,所述传动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动箱、固定装置、支板、横板、斜板、打磨结构、输出装置、输出轴、打磨刀片、电机、转盘、传动柱、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固定杆、第三传动杆、第一固定块、第一滑槽、滑板、第二固定块、第二滑槽、梯形滑块、拉簧、翘板、第三固定块和第一滚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机械打磨装置只能平面打磨,斜度的打磨方法不够方便,角度无法得到控制,从而造成产品斜面加工不精准的问题,该歙砚打磨机具备斜面加工精准的优点,便于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打磨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歙砚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歙砚生产
,具体为歙砚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歙砚的制作以雕刻艺术为中心,歙砚的雕琢,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一般以浮雕浅刻为主,不采用立体的镂空雕,但由于受到砖雕的影响,之间也会出现深刀雕刻。歙砚生产时需要对砚台进行打磨,但是现有的机械打磨装置只能平面打磨,斜度的打磨方法不够方便,角度无法得到控制,从而造成产品斜面加工不精准的现象,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打磨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歙砚打磨装置,具备斜面加工精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机械打磨装置只能平面打磨,斜度的打磨方法不够方便,角度无法得到控制,从而造成产品斜面加工不精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歙砚打磨装置,包括传动箱,所述传动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打磨结构,所述传动箱内壁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表面套设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远离传动柱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内部贯穿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歙砚打磨装置,包括传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打磨结构(3),所述传动箱(1)内壁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所述转盘(5)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柱(6),所述传动柱(6)的表面套设有第一传动杆(7),所述第一传动杆(7)远离传动柱(6)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8),所述第二传动杆(8)的内部贯穿活动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传动箱(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传动杆(8)底部的前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传动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歙砚打磨装置,包括传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打磨结构(3),所述传动箱(1)内壁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所述转盘(5)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柱(6),所述传动柱(6)的表面套设有第一传动杆(7),所述第一传动杆(7)远离传动柱(6)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8),所述第二传动杆(8)的内部贯穿活动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传动箱(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传动杆(8)底部的前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传动杆(10),所述传动箱(1)内壁的后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13),所述滑板(13)的底部与第三传动杆(10)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4),所述第二固定块(1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5),所述第二滑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16),所述滑板(13)的顶部贯穿第一固定块(11)并延伸至梯形滑块(16)的正面与梯形滑块(1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簧(17),所述拉簧(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翘板(18),所述传动箱(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19),所述第三固定块(19)与翘板(18)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翘板(18)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20),所述第一滚轮(20)与梯形滑块(16)滑动连接,所述传动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秋生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古城歙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