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02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其特征是:由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轻集料砼板芯(2)和若干条砂浆增强肋条(3)构成,砂浆增强肋条(3)均匀分布于轻集料砼板芯(2)中并与面层(1)相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属于预制复合建筑条形墙板产品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轻质墙板有多种类型和品种,最常用的轻质墙板有轻质条板、钢丝网架夹芯砂浆抹面轻质墙板以及龙骨平板罩面的墙板三大类。其中,轻质条板墙板是指面密度在90kg/m2以下、长宽比大于2.5的墙板。为了满足建筑市场的需要,轻质条板墙体近十年在我国发展迅速。1992年到1997年以GRC条板为主,石膏空心条板也有一定产量。1997年后出现了竖模成型的有实心UAC轻质条板,1998年后兴起机械挤出空心板,以及出现纤维水泥面板夹芯实心板、轻质砼条板、陶粒条板、泡沫砼条板、配筋蒸压加气砼实心条板。GRC空心条板为平模成型、人工生产,具有质轻、价低等优点,但其性能不稳定,已逐步被淘汰。机械挤出成型条板具有生产线简单、投资小、产量大,但存在设备磨损大,容易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等方面的缺点。纤维面板夹芯复合轻质条板为实心板,具有轻质、高强度、外观好、抗弯性强等优点,但存在面板成本高、面板与芯材之间易产生剥离、干燥收缩值大、机械化程度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机械化生产、性能好、投资少、价格低的复合有肋轻质墙板。本技术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其结构特点是由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轻集料砼板芯和若干条砂浆增强肋条构成,砂浆增强肋条均匀分布于轻集料砼板芯中并与面层相接。本技术的技术问题还可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所述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以低碱度水泥和短切型耐碱玻璃纤维为主要原料,掺入少量膨胀珍珠岩、沫微珠和粉煤灰而构成。所述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的厚度为8~15mm。所述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的密度为50~80kg/m2。所述砂浆增强肋条为纵向排列,其数量为2~6条,每条的宽度为有10~15mm。所述轻集料砼板芯由聚苯乙烯泡沫珠或轻质陶粒构成,经机械化压制而成。所述砂浆增强肋条包括内肋条和外肋条,内肋条均匀分布在板芯中,外肋条均匀分布在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上。板的长宽比为2.5。本技术具有如下突出效果1、本技术的特点是在预制芯板的表面喷射成型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因此,可以采用机械化流水生产线,一方面可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稳定。2、由于采用成型短切纤维水泥增强面层,因此提高了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3、由于设置了增强肋条,增强了上下面层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面层与板芯之间的粘结,因此,提高了产品的抗弯能力和抗冲击强度以及提高了隔声、防火等性能。4、由于将板芯制成预制件,因此可减少总体的干燥收缩值,提高机械化程度。5、由于本技术是一种轻质实心板,因此,隔音效果好,方便钉或吊挂,广泛适用于各种内墙隔板。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墙板的结构剖视图。优选实施例图1、图2构成本技术的实施例1。从图1可知,本实施例由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轻集料砼板芯2和若干条砂浆增强肋条3构成,砂浆增强肋条3均匀分布于轻集料砼板芯2中并与面层1相接。从图2可知,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的厚度为8~1 5mm,密度为50~80kg/m2。砂浆增强肋条3为纵向排列,其数量为2~6条,每条的宽度为有10~15mm。砂浆增强肋条3包括内肋条31和外肋条32,内肋条31均匀分布在板芯2中,外肋条32位于墙板的侧面并与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的砂浆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以低碱度水泥和短切型耐碱玻璃纤维为主要原料,掺入少量膨胀珍珠岩、沫微珠和粉煤灰构成,由所述低碱度水泥和膨胀珍珠岩、沫微珠和粉煤灰构成水泥砂浆层11,短切型耐碱玻璃纤维构成玻璃纤维层12。所述轻集料砼板芯2由聚苯乙烯泡沫珠或轻质陶粒构成,经机械化压制而成。板的长宽比为2.5。板的表面边缘处设有接缝槽4,板的侧面中线处设有接缝企口5。本实施例的生产工艺特点及材料选择如下1、采用钢模保证产品的尺寸;采用板面机械打磨和抛平,保证了产品的厚度尺寸,使所述尺寸偏差为±0.5mm。2、采用机械流水线提高生产效率,达到3m/min的生产速度。3、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采用机械喷射水泥砂浆和短切纤维切割成型,保证面层的纤维水泥混合均匀及提高生产效率。4、采用预制聚苯乙烯泡沫水泥板芯2,减轻了墙板整体的重量。所述聚苯乙烯泡沫由机械手铺到位,或直接采用聚苯乙烯泡沫珠砼轻质陶粒砼浇注成型。5、面层浆、肋条浆采用了外加剂和无机磨细料,以达到高性能砂浆、高流动性砂浆的效果。6、砂浆增强肋条3由水泥砂浆构成,外肋32可用机械喷射水泥砂浆方法成型,内肋31采用机械灌浆成型。7、同面层墙板下线养护,减小场地和能耗。权利要求1.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其特征是由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轻集料砼板芯(2)和若干条砂浆增强肋条(3)构成,砂浆增强肋条(3)均匀分布于轻集料砼板芯(2)中并与面层(1)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所述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以低碱度水泥和短切型耐碱玻璃纤维为主要原料,掺入膨胀珍珠岩、粉煤灰而构成;由所述低碱度水泥和膨胀珍珠岩、沫微珠和粉煤灰构成水泥砂浆层(11),短切型耐碱玻璃纤维构成玻璃纤维层(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所述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的厚度为8~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所述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的密度为50~80kg/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所述砂浆增强肋条(3)为纵向排列,其数量为2~6条,每条的宽度为有10~1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其特征是砂浆增强肋条(3)包括内肋条(31)和外肋条(32),内肋条(31)均匀分布在板芯(2)中,外肋条(32)位于墙板的侧面并与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的砂浆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所述轻集料砼板芯(2)由聚苯乙烯泡沫珠或轻质陶粒构成,经专业机械压制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所述砂浆增强肋条(3)包括内肋条(31)和外肋条(32),内肋条(31)均匀分布在板芯(2)中,外肋条(32)均匀分布在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板的长宽比为2.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复合有肋轻质墙板,其结构特点是由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轻集料砼板芯2和若干条砂浆增强肋条3构成,砂浆增强肋条3均匀分布于轻集料砼板芯2中并与面层1相接。所述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1主要由低碱度水泥和短切型耐碱玻璃纤维构成,掺入少量膨胀珍珠岩、沫微珠和粉煤灰。本技术的特点是在预制芯板的表面喷射成型纤维增强轻质砂浆面层,可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设置的增强肋条,增强了上下面层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面层与板芯之间的粘结,提高了产品的抗弯能力和抗冲击强度以及提高了隔声、防火等性能。广泛适用于各种内墙隔板。文档编号E04C2/34GK2600523SQ0225054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秩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互升合成墙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