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气味治理的多工艺组合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598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气味治理的多工艺组合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吸附降解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由水膜除尘器、引风机、碱洗塔、喷淋水泵、管束除尘除雾器组成;水膜除尘器、引风机、碱洗塔、管束除尘除雾器依次相连,所述碱洗塔还与碱液池相连,所述碱液池还通过喷淋水泵与第一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循环水泵与综合水池相连;所述水膜除尘器通过第二循环水泵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所述水膜除尘器还通过过滤器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与综合水池相连;所述吸附降解系统由树脂吸附装置、UV光氧催化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组成。可对干化产生的尾气进行净化,降低VOCs浓度,最终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气气味治理的多工艺组合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治理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干燥机干化产生的有机废气气味治理的多工艺组合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含水率的中药渣、抗生素菌渣等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能源化利用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脱水干化是其减量化或能源化处置的重要工艺环节,一般先采用机械压滤方式脱除物料细胞外水至含水率约60%,然后需要利用外部热源对其干燥以去除更多的水分。然而,干化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种类繁多,是连续持久且组分多变的过程,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目前,国内有机废气处理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是等离子体法、UV光氧、燃烧法、活性炭吸附等方法。现有技术对高浓度、大风量、含水含尘等高温高湿成分复杂多变有机废气的处置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降低废气中VOCs、异味及其它有害组分的含量,使废气能够达标排放,不产生二次污染,满足工程的连续稳定运行并兼顾投资和运营成本,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处置模式,是有机废气气味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有机废气气味治理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废气气味治理的多工艺组合系统和方法,可以对干化产生的尾气进行净化,降低VOCs浓度,最终达标排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渣、抗生素菌渣废弃物干化废气气味治理的多工艺组合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吸附降解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由水膜除尘器、引风机、碱洗塔、喷淋水泵、管束除尘除雾器组成;水膜除尘器、引风机、碱洗塔、管束除尘除雾器依次相连,所述碱洗塔还与碱液池相连,所述碱液池还通过喷淋水泵与第一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循环水泵与综合水池相连;所述水膜除尘器通过第二循环水泵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所述水膜除尘器还通过过滤器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与综合水池相连;所述吸附降解系统由树脂吸附装置、UV光氧催化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组成;所述树脂吸附装置、UV光氧催化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依次相连,树脂吸附装置与管束除尘除雾器相连。目前较为成熟的废气处理技术有冷凝法、吸收法、焚烧法、吸附法、生物处理法等,但由于中药渣、抗生素菌渣废弃物干化废气的成分复杂、高温高湿,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反应再次生成新的杂质,处理难度较大。为此,本申请系统研究了中药渣、抗生素菌渣废弃物干化废气的组成特点,及不同处理工艺对废气脱除效果的影响,经过大规模实验摸索后发现:采用碱洗、除雾、树脂吸附、光催化、活性炭吸附的工艺组合,可有效地脱除废气中VOCs、异味及其它有害组分的含量,使废气能够达标排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综合水池一侧通过第三循环水泵与冷却塔相连,所述冷却塔还与综合水池直接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树脂吸附装置为一用一备两套树脂吸附装置并联而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膜除尘器与干燥机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吸附箱与排气筒相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中药渣、抗生素菌渣废弃物干化废气气味治理的多工艺组合处理方法,包括:将废气经水膜除尘器降温除尘、碱洗,再进行除雾除尘;将降温除雾除尘后的废气依次进行树脂吸附、UV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后,排放;所述水膜除尘器的洗涤水通过循环泵和换热器与综合水池中的水换热;所述碱洗塔排出的废水通过喷淋泵、换热器与综合水池中的水换热。本申请研究发现:中药渣、抗生素菌渣废弃物干化废气呈酸性,因此,本申请首先对废气进行碱洗,以去除酸性有机气体组分;碱洗后,废气的含湿量较大,不适用于活性炭吸附,因此,本申请在碱洗增加了除雾除尘设备,以有效降低废气的含湿量;同时,采用树脂吸附处理替代常规的活性炭处理,利用大孔树脂理化性质稳定,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的影响的特点,对废气进行初步分离、纯化、除杂、浓缩,经树脂吸附后的废气在UV光氧催化下可更快速地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提高了整体处理效率和脱除率;废气中残留的部分有机物最后再通过活性炭吸附被有效去除,同时,由于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含量较少,可以有效地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树脂,在工作间歇期,采用120~150℃的蒸汽或热空气吹脱再生后循环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吹脱的废气经UV光氧催化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气为中药渣、抗生素菌渣等废弃物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碱洗液采用pH大于7的碱性循环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高温、高湿、高浓度且成分复杂多变的工业有机废气进行分步连续净化处置,保证气味处理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及所需设备简单,易操作,工艺参数便于控制,原料及仪器设备使用成本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图。其中,1-干燥机,2-水膜除尘器,3-引风机,4-碱洗塔,5-碱液池,6-喷淋水泵,7-管束除尘除雾器,8-树脂吸附装置1,9-树脂吸附装置2,10-UV光氧催化器,11-活性炭吸附箱,12-排气筒,13-循环水泵1,14-冷却塔,15-循环水泵2,16-过滤器,17-循环水泵3,18-换热器1,19-换热器2,20-综合水池。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一种有机废气气味治理的多工艺组合系统和方法,包括:预处理系统、吸附降解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水膜除尘器、引风机、碱洗塔、喷淋水泵、管束除尘除雾器、连接管路;所述吸附降解系统包括树脂吸附装置、UV光氧催化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树脂吸附装置对VOCs、异味组分等有机废气进行富集吸附,由一用一备两套树脂吸附装置组成,工作间歇期装置的树脂吸附材料可以采用120~150℃的蒸汽或热空气吹脱再生后循环使用,脱附的废气与蒸汽混合物经冷凝除水后通入UV光氧催化装置分解。所述树脂吸附装置为装填树脂的圆柱形筒状结构吸附柱,所用的树脂为球形固体颗粒状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其孔径为比表面积≥1000m2/g。所述UV光氧催化装置所用UV管采用呈矩阵形式分布的短波段UV管与长波段UV管交叉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短波段UV管产生的紫外线波长为185nm,所述长波段UV管产生的紫外线波长为254nm。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为由若干组装填活性炭的抽屉柜组成的吸附箱,所用活性炭为蜂窝活性炭,其基材为100×100×100mm的正方体结构,孔径2×2mm,正面承压≥1MPa,侧面承压≥0.5MPa,可以有效增加气体与活性炭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吸附效率。大孔吸附树脂、UV管、活性炭用量根据所需要处理的废气量、废气组分及浓度设定。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碱液池5、综合水池20、冷却塔14、换热器1(18)、换热器2(19)、循环水泵1(13)、循环水泵2(15)、循环水泵3(17)等;其中碱液池5为碱洗塔4提供pH大于7的碱性循环水,换热器1(18)用于水膜除尘器2循环水的降温,换热器2(19)用于碱洗塔4循环水的降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渣、抗生素菌渣废弃物干化废气气味治理的多工艺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系统、吸附降解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由水膜除尘器、引风机、碱洗塔、喷淋水泵、管束除尘除雾器组成;水膜除尘器、引风机、碱洗塔、管束除尘除雾器依次相连,所述碱洗塔还与碱液池相连,所述碱液池还通过喷淋水泵与第一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循环水泵与综合水池相连;所述水膜除尘器通过第二循环水泵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所述水膜除尘器还通过过滤器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与综合水池相连;所述吸附降解系统由树脂吸附装置、UV光氧催化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组成;所述树脂吸附装置、UV光氧催化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依次相连,树脂吸附装置与管束除尘除雾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渣、抗生素菌渣废弃物干化废气气味治理的多工艺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系统、吸附降解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由水膜除尘器、引风机、碱洗塔、喷淋水泵、管束除尘除雾器组成;水膜除尘器、引风机、碱洗塔、管束除尘除雾器依次相连,所述碱洗塔还与碱液池相连,所述碱液池还通过喷淋水泵与第一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循环水泵与综合水池相连;所述水膜除尘器通过第二循环水泵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所述水膜除尘器还通过过滤器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与综合水池相连;所述吸附降解系统由树脂吸附装置、UV光氧催化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组成;所述树脂吸附装置、UV光氧催化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依次相连,树脂吸附装置与管束除尘除雾器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水池一侧通过第三循环水泵与冷却塔相连,所述冷却塔还与综合水池直接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吸附装置为一用一备两套树脂吸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加富于圣涛沙响玲霍燕徐鹏举董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百川同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