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医用氧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579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3:35
一种多功能医用氧疗装置,包括装置底座、负压吸气部、肺复张训练腔及雾化呼吸腔,其中负压吸气部设置在装置底座上部,且负压吸气部顶部设置有肺复张训练腔及雾化吸气腔,负压吸气部包括腔体依次连通的进氧腔、连通腔、液瓶及混气腔,其中液瓶顶部设置有混气腔,液瓶内底部设置有进气单元,该混气腔与液瓶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连接的螺纹封盖,且螺纹封盖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液瓶及混气腔的连通孔;所述连通腔内设置有通气软管,该通气软管一端连通设置于进氧腔侧壁的进氧口,另一端连通液瓶内底部的进气单元。该氧疗装置可进行呼气正压治疗、吸氧负压治疗以及雾化治疗,且实现了氧疗装置的小型化、便捷化,即可组装使用也可分体式使用,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医用氧疗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氧疗装置,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医用氧疗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对慢阻肺及肺部手术恢复期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通常采取增大患者呼出及吸入肺内气体流阻的治疗手段,用以锻炼患者的肺部扩张力以及防止术后肺部粘连,但是该过程应为循序渐进的康复过程,该康复过程中应配合呼气正压治疗、吸氧负压治疗以及雾化治疗三种治疗手段,而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用一台小型且便于患者携带的设备实现,且现有的氧疗康复设备通常体积较大,不适合患者长期携带,影响治疗效果。通过公开专利检索,发现涉及医用氧疗装置文献较少,下面给出与本申请相关的两篇公开专利文献,通过结构的比对可以充分体现本技术申请的创造性:一种混合氧吸入/呼气延阻慢阻肺康复装置(CN201620326962.0)公开了一种混合氧吸入/呼气延阻慢阻肺康复装置,由壳体组成,壳体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练进气口及训练出气口,壳体前、后端面分别设置有进氧口及出氧口;壳体内密封设置有空氧混合室,该空氧混合室所对应壳体外部设置有空氧混合气通道,空氧混合气通道顶部设置有与空氧混合室相连通的混氧口,空氧混合室底部设置有与出氧口相连通的出氧通道。本技术根据慢阻肺患者病理改变特点,既要提高吸氧质量又要兼顾病人内源性PEEPi得到有效调整,通过单一壳体内部分成的不同密封室将两项功能融为一体,在需要吸氧时,单向活瓣开启,氧气与空气同时进入空氧混合室内,再经由出氧通道以及出氧口供病人吸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节约了氧气同时又完成了氧疗循环。一种便携式慢阻肺辅助治疗装置(CN201520333062.4)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慢阻肺辅助治疗装置,由壳体,纯氧进气口,吸氧口,混气道及混气口组成,壳体顶部设置有纯氧进气口及吸氧口,壳体一侧设置有混气道,该混气道输入端通过输氧管与纯氧进气口相连通,输出端设置于混气口外部,混气道输出端还通过混气口设置的单向活瓣控制开闭。本技术克服了传统慢阻肺辅助治疗装置功能相对单一,携带不便,不适于患者长期使用的技术难题,通过采用便携式壳体,采用纯氧进气口经由输氧管与混气道相连通,使得纯氧经由混气道输出端与空气进行混合;同时配合混气口设置的单向活瓣可控制混气道输出端开闭,在不使用时降低纯氧的消耗量,有效提高了病人外出携带的使用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配合多项保障性结构,使得该装置安全性大大提高。综上,上述对比文献与本技术申请在氧疗装置内部腔体的结构、功能、使用方式、实现治疗手段等方面均不相同,由此可以验证本技术的新颖性及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用氧疗装置,该氧疗装置可实现一体三用,即可进行呼气正压治疗、吸氧负压治疗以及雾化治疗,且实现了氧疗装置的小型化、便捷化,即可组装使用,也可分体式使用,适应性强。一种多功能医用氧疗装置,包括装置底座、负压吸气部、肺复张训练腔及雾化呼吸腔,其中负压吸气部设置在装置底座上部,且负压吸气部顶部设置有肺复张训练腔及雾化吸气腔,所述负压吸气部包括腔体依次连通的进氧腔、连通腔、液瓶及混气腔,其中液瓶顶部设置有混气腔,液瓶内底部设置有进气单元,该混气腔与液瓶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连接的螺纹封盖,且螺纹封盖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液瓶及混气腔的连通孔;所述连通腔内设置有通气软管,该通气软管一端连通设置于进氧腔侧壁的进氧口,另一端连通液瓶内底部的进气单元。而且,所述进气单元包括挡板、固定块及进气管,其中挡板通过固定块与液瓶内壁固定连接,挡板底部设置有波纹面,进气管顶部复合在波纹面上,且与波纹面连接处设有出气间隙,进气管底部密封穿装通气软管。而且,所述进氧腔上还设有液位平衡孔,且进氧腔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封堵液位平衡孔的单向膜片。而且,所述混气腔上还设有混气孔及吸气孔,其中混气腔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封堵混气孔的单向膜片。而且,所述连通腔上还设有对连通腔内加注带压气体的加压管。而且,所述肺复张训练腔上设置有呼气管及出气管,其中出气管还通过外接软管密封连通手持柄,该手持柄顶部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中部制有可用手指调节通气开度的调节孔。而且,所述雾化呼吸腔底部连通有雾化瓶,雾化瓶底部连通供气管,雾化呼吸腔顶部正对雾化瓶设置有加药管,该加药管伸入到雾化瓶中;所述雾化呼吸腔上设置有呼吸口;所述雾化呼吸腔上还设置有出气口,雾化呼吸腔外壁上铰装有用于调节封堵出气口的呼气盖板,该呼气盖板中部制有与出气口连通的呼气口。而且,所述液瓶外壁上设置有可测量瓶内液位的刻度尺。本技术的优点和经济效果是:本技术的多功能医用氧疗装置,可实现一个件装置兼顾三种治疗控制手段,即:1、负压吸气部:可实现负压吸氧治疗,增大患者吸氧流阻,并通过液瓶内液位高度精确控制患者的吸氧量,治疗过程中可逐渐减少氧气供应,直至患者对空气完全适应。a)进氧腔、连通腔、液瓶及混气腔四腔体内部连通,液瓶内液体可进入到连通腔内,直至液瓶内液位与连通腔内液位平齐(此时若连通腔内尚有多余未排出气体,导致连通腔液位低于液瓶液位,应调节打开液位平衡孔上的单向膜片进行放气,直至液瓶液位与连通腔液位平齐),同时观察液瓶壁上的刻度尺,用以控制液瓶内的液量,当液瓶内通入氧气时,液瓶液位会下降,由该液位下降的高度判定液瓶内通入氧气的总量。b)通气软管一端连通进氧腔的进氧口,另一端连通液瓶底部的进气单元,该设置可实现患者负压吸氧,同时可适量在液瓶内加注药物,与氧气混合吸入患者肺部,增强治疗效果;另外,液瓶底部的进气单元可以保证在氧气供应量逐渐减少,进氧口连通的外部供氧压力下降时,液瓶内液体不会倒灌到通气软管中,防止损伤外部供氧设备。c)混气腔与液瓶通过螺纹封盖密封连接,装置使用时,可打开封盖并对液瓶内加注药液,装置使用完毕时,可打开封盖倒出液瓶内药液并方便对液瓶及连通腔内壁进行及时清理;另外,可通过打开螺纹封盖的方式将混气腔及雾化呼吸腔整体拆下,方便患者单独便携的使用雾化呼吸腔。d)连通腔上还连通有加压管,加压管外部可连接手动加压气囊,用于患者使用混气腔吸气孔吸气时,对所吸气体进行手动调节增压,减轻患者负压吸气治疗时的不适感。2、肺腑张训练腔:通过增大患者呼气流阻,实现正压呼气治疗。a)肺腑张训练腔上设置有呼气管,该呼气管可设置为单个或多个,均用于连接外接的呼吸面罩。b)出气管通过外接软管连通手持柄,患者使用时可手握手持柄,并以手指调节封堵手持柄端部的调节孔,便于患者手动对呼气压力进行精确调节,直至患者自我感觉舒适为止。3、雾化呼吸腔:通过设置雾化瓶及加药管,实现患者吸气时吸入药物雾化后的混合器;另外通过设置可调节封堵出气口的呼气盖板,实现患者呼气时增大呼气流阻,进而实现雾化呼吸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中:1-进氧腔;2-第一单向膜片;3-液位平衡孔;4-肺复张训练腔;5-呼气管;6-吸气孔;7-混气腔;8-雾化呼吸腔;9-加药管;10-呼吸口;11-雾化瓶;12-供水管;13-液瓶;14-固定块;15-挡板;16-进气管;17-加压管;18-通气软管;19-连通腔;20-外接软管;21-手持柄;22-呼气口;23-呼气盖板;24-出气口;25-连通孔;26-螺纹封盖;27-第二单向膜片;28-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医用氧疗装置,包括装置底座、负压吸气部、肺复张训练腔及雾化呼吸腔,其中负压吸气部设置在装置底座上部,且负压吸气部顶部设置有肺复张训练腔及雾化吸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气部包括腔体依次连通的进氧腔、连通腔、液瓶及混气腔,其中液瓶顶部设置有混气腔,液瓶内底部设置有进气单元,该混气腔与液瓶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连接的螺纹封盖,且螺纹封盖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液瓶及混气腔的连通孔;所述连通腔内设置有通气软管,该通气软管一端连通设置于进氧腔侧壁的进氧口,另一端连通液瓶内底部的进气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医用氧疗装置,包括装置底座、负压吸气部、肺复张训练腔及雾化呼吸腔,其中负压吸气部设置在装置底座上部,且负压吸气部顶部设置有肺复张训练腔及雾化吸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气部包括腔体依次连通的进氧腔、连通腔、液瓶及混气腔,其中液瓶顶部设置有混气腔,液瓶内底部设置有进气单元,该混气腔与液瓶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连接的螺纹封盖,且螺纹封盖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液瓶及混气腔的连通孔;所述连通腔内设置有通气软管,该通气软管一端连通设置于进氧腔侧壁的进氧口,另一端连通液瓶内底部的进气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氧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单元包括挡板、固定块及进气管,其中挡板通过固定块与液瓶内壁固定连接,挡板底部设置有波纹面,进气管顶部复合在波纹面上,且与波纹面连接处设有出气间隙,进气管底部密封穿装通气软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氧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氧腔上还设有液位平衡孔,且进氧腔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封堵液位平衡孔的单向膜片。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均宋燕峰康立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