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压力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638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2: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脚踝压力保护套,包括踝套及开口脚套,所述开口脚套与踝套连接在一起,且踝套与开口脚套之间设置有后跟垫布,所述后跟垫布用于支撑脚后跟;所述踝套的压力值为30‑40mmHg,所述开口脚套的压力值为30‑40mmHg;还包括肌腱护条,所述肌腱护条设置于踝套上;还包括防滑护条,且所述防滑互条设置于开口脚套上;还包括脚套罗口,所述脚套罗口设置于开口脚套的开口处,且脚套罗口为单层罗口;还包括踝套罗口,所述踝套罗口设置于踝套开口处,且踝套罗口为双层罗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在剧烈运动时对脚踝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能促进脚部血液回流,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且方便脚汗挥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踝压力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袜子,尤其涉及一种脚踝压力保护套。
技术介绍
一般人们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如登山、打球、踢球等运动),脚的运动量以及运动幅度十分大,故而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极易对脚的脚踝造成扭伤等伤害,普通袜子在剧烈运动过程中无法对脚踝起到保护作用,为了能在剧烈运动中能对脚踝起到良好的保护,专利CN205005934U提出了一种可拆式脚踝保护透气防臭袜,但这种可拆式脚踝保护透气防臭袜在穿戴时是与鞋子直接接触的,在运动中鞋子与可拆式脚踝保护透气防臭袜之间的摩擦很大,对可拆式脚踝保护透气防臭袜磨损比较大,可拆式脚踝保护透气防臭袜的使用寿命短。故而非常有必要开发一款脚踝保护套,该中脚踝套能与任意一款袜子搭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脚踝压力保护套。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脚踝压力保护套,包括踝套及开口脚套,所述开口脚套与踝套连接在一起,且踝套与开口脚套之间设置有后跟垫布,所述后跟垫布用于支撑脚后跟;所述踝套设有压力值为30-40mmHg的弹性纤维,所述开口脚套设有压力值为30-40mmHg的弹性纤维。本方案所提供的脚踝压力保护套可以与任意一款袜子配合使用。穿戴时先将脚踝压力保护套穿戴上去,然后再穿戴上袜子,在使用时袜子可以穿戴上。由于脚踝压力保护套与鞋子之间还隔了一层袜子,避免了脚踝压力保护套直接与鞋子接触,大大降低了脚踝压力保护套的磨损,提高了脚踝压力保护套的使用寿命。其中本案中的弹性纤维优选橡筋纤维。同时在本方案中,压力值是由开口脚套的开口处向踝套的开口处依次递减的,促使血液能够从脚部顺利回流。本保护套能够在剧烈运动时对脚踝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能促进脚部血液回流,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可选的,还包括肌腱护条,所述肌腱护条设置于踝套上。肌腱护条的作用一则是为了保护肌腱,二则是为了使袜子与踝套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便于袜子内的气体流通顺畅,运动时脚汗更易挥发。可选的,还包括防滑护条,且所述防滑护条设置于开口脚套上。防滑护条的作用一则是为了增大开口脚套与袜子之间的摩擦,二则是为了使袜子与开口脚套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便于袜子内的气体流通顺畅,运动时脚汗更易挥发。可选的,还包括脚套罗口,所述脚套罗口设置于开口脚套的开口处,且脚套罗口为单层罗口。设置脚套罗口是为了增加穿戴时脚部的舒适感。可选的,还包括踝套罗口,所述踝套罗口设置于踝套开口处,且踝套罗口为双层罗口。踝套罗口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踝套往下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剧烈运动时对脚踝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能促进脚部血液回流,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且方便脚汗挥发。附图说明:图1是脚踝压力保护套的结构示意简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踝套罗口,2、肌腱护条,3、后跟垫布,4、防滑护条,5、脚套罗口,6、开口脚套,7、踝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如附图1所示,一种脚踝压力保护套,包括踝套7及开口脚套6,开口脚套6与踝套7连接在一起,且踝套7与开口脚套6之间设置有后跟垫布3,后跟垫布3用于支撑脚后跟;踝套7设有压力值为30-40mmHg的弹性纤维,开口脚套6设有压力值为30-40mmHg的弹性纤维。本方案所提供的脚踝压力保护套可以与任意一款袜子配合使用。穿戴时先将脚踝压力保护套穿戴上去,然后再穿戴上袜子,在使用时袜子可以穿戴上。由于脚踝压力保护套与鞋子之间还隔了一层袜子,避免了脚踝压力保护套直接与鞋子接触,大大降低了脚踝压力保护套的磨损,提高了脚踝压力保护套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本方案中,压力值是由开口脚套6的开口处向踝套7的开口处依次递减的,促使血液能够从脚部顺利回流。本保护套能够在剧烈运动时对脚踝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能促进脚部血液回流,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肌腱护条2,肌腱护条2设置于踝套7上。肌腱护条2的作用一则是为了保护肌腱,二则是为了使袜子与踝套7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便于袜子内的气体流通顺畅,运动时脚汗更易挥发。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防滑护条4,且防滑护条设置于开口脚套6上。防滑护条4的作用一则是为了增大开口脚套6与袜子之间的摩擦,二则是为了使袜子与开口脚套6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便于袜子内的气体流通顺畅,运动时脚汗更易挥发。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脚套罗口5,脚套罗口5设置于开口脚套6的开口处,且脚套罗口5为单层罗口。设置脚套罗口5是为了增加穿戴时脚部的舒适感。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踝套罗口1,踝套罗口1设置于踝套7开口处,且踝套罗口1为双层罗口。踝套罗口1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踝套7往下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踝压力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踝套及开口脚套,所述开口脚套与踝套连接在一起,且踝套与开口脚套之间设置有后跟垫布,所述后跟垫布用于支撑脚后跟;所述踝套内设有压力值为30‑40mmHg的弹性纤维,所述开口脚套设有压力值为30‑40mmHg的弹性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踝压力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踝套及开口脚套,所述开口脚套与踝套连接在一起,且踝套与开口脚套之间设置有后跟垫布,所述后跟垫布用于支撑脚后跟;所述踝套内设有压力值为30-40mmHg的弹性纤维,所述开口脚套设有压力值为30-40mmHg的弹性纤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踝压力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肌腱护条,所述肌腱护条设置于踝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玉汪一艇谢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方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