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栽培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55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栽培槽,其包括U型槽,U型槽的底部平行设置有多个凹槽,U型槽的顶端开口两侧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外延边,外延边的外侧弯折并向斜下方延伸或竖直向下延伸形成固定边。该栽培槽为槽型的栽培架,使得基质放置更方便,不会掉落,且回收水也不会流向其它地方;底部凹槽的设置使得回流水直接进入凹槽内,并能够从凹槽排出栽培槽,该凹槽相当于是回液的导流器,实用性极强。而且该U型槽的底部可直接放置培养基质,也可地布加支撑板后再放置培养基质,且可在支撑板上直接使用散装基质,该支撑板的设置不但增加椰糠的利用形式,也能有效的收集回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栽培槽
本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栽培槽。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农业的逐渐发展,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也随之高速发展。传统农业都是将植物在露天的环境下种植于土地中,具有靠天吃饭的不足,使得农业的收成、病害情况、营养供给情况等均比较被动。为了改变农业种植户的这些被动的耕作方式,众多农业专家以及研究学者等通过多年来的研究,逐渐出现了固定培养基质以及液体培养基质的培养方式,而固体培养基质便是将固态的营养成分混合,然后在固态基质中种植植物,如椰糠等培养基质。对于椰糠等固态的培养基质而言,在应用时,最好将培养基质放置于栽培架上,然而,目前的栽培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且其相当于一个凸台,其上必须放置培养基质被包装好的培养基质袋,而且还容易掉落,此外,浇水后,固态培养基质以及植物不能及时吸收的水污染栽培架周围环境,并使周围产生积水,很多时候还会生长藻类和/或出现异味等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在家栽培架的整体结构特征来解决这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栽培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栽培槽,其包括U型槽,所述U型槽的底部平行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U型槽的顶端开口两侧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外延边,所述外延边的外侧弯折并向斜下方延伸或竖直向下延伸形成固定边。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凹槽的外侧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以使其能够稳固放置;该凹槽为V型凹槽或U型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栽培槽的底部设置有能够灵活取放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能够将水从支撑板顶部流入支撑板底部的刚性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其上均匀设有多个贯穿支撑板上下两个端面的通孔以使水容易通过。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V型凹槽。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V型凹槽。进一步地,所述V型凹槽中两个斜边构成的角度为15~40°。进一步地,所述栽培槽中,所述凹槽的两端均设有回流水出口,回流水出口设置于所述栽培槽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栽培槽的外部并位于所述回流水出口处设有用于收集凹槽内的回流水的回收罐。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栽培槽,槽型的栽培架的设置使得基质放置更方便,不会使基质从凸台两侧掉落,且回收水也不会流向其它地方;底部凹槽的设置使得回流水直接进入凹槽内,并能够从凹槽排出栽培槽,该凹槽相当于是回液的导流器,实用性极强。而且该U型槽的底部可直接放置培养基质,如椰糠袋,也可地布加支撑板后再放置培养基质,且可在支撑板上直接使用散装基质,如椰糠,该支撑板的设置不但增加椰糠的利用形式,也能有效的收集回液。此外,栽培槽还可进行悬挂栽培,栽培槽不易因受力不均而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栽培槽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栽培槽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栽培槽的另一个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带有支撑板的栽培槽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回收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带有回收罐的栽培槽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带有回收罐的栽培槽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回收罐与挡板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0、U型槽,11、凹槽,12、V型凹槽,13、U型凹槽,14、回收罐,15、挡板,16、连接边,17、沟槽,18、外延边,19、固定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方法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多功能栽培槽,其包括U型槽10,即该栽培槽的截面为U型,栽培槽本身由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构成,顶部为开口具体的取放栽培基质、植物等等操作,,所述U型槽10的底部平行设置有多个凹槽11,多个凹槽11的设置可有效收集导流回液,所述U型槽10的顶端开口两侧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外延边18,所述外延边18的外侧弯折并向斜下方延伸或竖直向下延伸形成固定边19,外延边18和固定边19的设置使得该栽培槽的放置更灵活,如挂起来等均非常方便;且外延边18水平延伸使其与U型槽10的两个竖直边基本为垂直关系,使栽培槽挂起来时,与挂钩等部件更容易挂,外延边18上存在多个受力点,从而使操作更灵活,外延边18寿命更长。多个所述凹槽11的外侧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以使其能够稳固放置;该凹槽11为V型凹槽12或U型凹槽13,优选所述凹槽11为V型凹槽12,少量的水也能够尽快排出,存水少,流速快,不容易滋生藻类等;而U型凹槽13容易存水,且水较少时流速非常慢。如图4所示,所述栽培槽的底部设置有能够灵活取放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能够将水从支撑板顶部流入支撑板底部的刚性板,则放置时能够将培养基质放置于支撑板上,放置效果更好,不容易使栽培记载漏入凹槽内;且支撑板也不影响多余水的排出。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为其上均匀设有多个贯穿支撑板上下两个端面的通孔以使水容易通过。所述U型槽10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V型凹槽12,使底面中不同地方的水均能够有效、及时的排入凹槽11中。所述V型凹槽12中两个斜边构成的角度为15~40°,如30°,该角度使得两条斜边之间的距离较近,则使得及时水量较少也能及时排出,增加回流液流速,使回流液回收率更高。所述栽培槽中,所述凹槽11的两端均设有回流水出口,回流水出口设置于所述栽培槽的侧壁上。如图5~8所示,所述栽培槽的外部并位于所述回流水出口处设有用于收集凹槽11内的回流水的回收罐14。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附图4~6,所述回收罐14的底部为水平底面以使其稳固的放置于地面上,回收罐14的顶端开口的一个边位于回流水出口处的凹槽11的底部,回收罐14的顶端开口的另外三个边上均设有挡板15以保证回收水进入回收罐14内。所述回收罐14的顶端开口的另外三个边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边16,所述挡板15与回收罐14连接的一端的底部设有能够恰好容纳所述连接边16的沟槽,则所述挡板15与回收罐14通过连接边16与沟槽配合实现连接。即在连接时,只需要将挡板15的沟槽扣在连接边16上便可,即连接边16位于沟槽内实现二者连接,连接和拆卸均非常方便,方便灵活应用。更重要的是,将挡板15扣合在回收罐14上使得从挡板15留下来的水自然而然进入回收罐14内,而不容易进入沟槽内或回收罐14外等,但如果同样的连接方法,使挡板上设有连接边,回收罐14上设有沟槽,那么从挡板上流下来的水便会进入沟槽内。优选地,所述连接边的厚度小于回收罐的侧面的厚度;且优选挡板扣合在连接边上时,挡板的底端面两侧抵在回收罐侧面的上端面两侧,如图5所示。该设置使得连接边和回收罐主体的三个侧面分散了挡板的重力。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边的顶端面上设有具有磁性的第一磁铁片,所述沟槽的内侧底面设有与第一磁铁片相互配合的第二磁铁片,则当挡板扣合在连接边上时,第一磁铁片和第二磁铁片结合,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栽培槽,其特征在于:其包括U型槽,所述U型槽的底部平行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U型槽的顶端开口两侧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外延边,所述外延边的外侧弯折并向斜下方延伸或竖直向下延伸形成固定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栽培槽,其特征在于:其包括U型槽,所述U型槽的底部平行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U型槽的顶端开口两侧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外延边,所述外延边的外侧弯折并向斜下方延伸或竖直向下延伸形成固定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栽培槽,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的外侧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以使其能够稳固放置;该凹槽为V型凹槽或U型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的底部设置有能够灵活取放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能够将水从支撑板顶部流入支撑板底部的刚性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