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牡丹根系泥土分离的养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53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有利于牡丹根系泥土分离的养殖器,包括容器本体和振动装置,容器本体包括多层环状结构和容器底部且多层环状结构由上至下拼接在容器底部上侧形成倒圆台状,环状结构包括容器壁主体、活动容器壁环、容器底部,容器壁主体与活动容器壁环有多个,多个容器壁主体和多个活动容器壁环交叉叠放形成容器上部件,由上至下的第一层环状结构为容器壁主体,容器上部件的底部与容器底部的顶部拼接;每一个活动容器壁环与相邻的两个容器壁主体之间通过一个活动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根系上的泥土大部分或者完全从根系上脱落,就可以直接通过根桩将整株牡丹连根拔起,这样就成功起挖了牡丹,同时不会对有价值的根系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利于牡丹根系泥土分离的养殖器
本技术涉及植物培育装置,具体涉及有利于牡丹根系泥土分离的养殖器。
技术介绍
凤丹,多年生矮灌木,是传统的要用牡丹种植品种,根皮可以入药,称为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四川、河南、山东等地。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牡丹皮和牡丹酚的毒性小。凤丹耐旱耐贫瘠,半耐阴,瓣化程度低,花色以白色为主,杂以粉色,种、苗资源多,适中范围广,是目前油用牡丹主推品种。凤丹皮生产在定植后的3-4年(一般不超过4年),即可起挖牡丹皮。起挖的传统方式是:在晴天时起挖,起挖时尽量做到挖出的根系完整,不能将根折损扭断,否则会降低牡丹皮的质量,具体操作方法是,起挖之前将凤丹距茎茬10-15cm以上的枝叶全部砍去,然后从畦头第一株开始,用两齿锄将植株四周的土挖空,深度约30-40cm,使根系充分暴露,用手抓住根桩将整整株慢慢提起,轻轻抖落掉附着在根上的泥土。上述方法是人工采摘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很传统,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起挖效率也很低,最重要的是,在用锄头起挖的过程中难免会伤到根系,造成牡丹皮的价值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有利于牡丹根系泥土分离的养殖器,减少人力的耗费,提高起挖效率,同时避免牡丹皮受到损伤,降低价值损失。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有利于牡丹根系泥土分离的养殖器,包括容器本体和振动装置,容器本体包括多层环状结构和容器底部且多层环状结构由上至下拼接在容器底部上侧形成倒圆台状,环状结构包括容器壁主体、活动容器壁环、容器底部,所述容器壁主体与活动容器壁环有多个,多个容器壁主体和多个活动容器壁环交叉叠放形成容器上部件,由上至下的第一层环状结构为容器壁主体,容器上部件的底部与容器底部的顶部拼接;每一个活动容器壁环与相邻的两个容器壁主体之间通过一个活动轴连接;所述容器底部的底部与振动装置的顶部连接。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中已经提到牡丹根系的起挖过程,需要人工使用二齿锄将牡丹根系挖出使根系充分暴露,用手抓住根桩将整整株慢慢提起,轻轻抖落掉附着在根上的泥土,这个起挖的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人工采用二齿锄将牡丹根系挖出,人工使用锄头挖的时候完全依靠人工自我判断,对于避免根系受伤完全不能掌控,当锄头入地后失误就会导致这个牡丹根系的根皮的价值大打折扣;第二个问题,用手抓住根桩将整整株慢慢提起,轻轻抖落掉附着在根上的泥土,由于牡丹根系起挖时间需要在晴天能够保证牡丹根系的药用价值最高,而人工在炎热的夏天难免会动作幅度大,从而增加了根桩受伤的几率,同样也会造成根系损伤,价值大打折扣。本技术通过一个容器对牡丹进行养殖,这样可以避免人工使用锄头,避免了上述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本技术将容器本体分为多个层状的结构,包括容器壁主体、活动容器壁环和容器底部,同时在容器底部下侧设置了振动装置,在需要将牡丹起挖时,使用振动装置产生振动,而养殖牡丹的泥土属于疏松肥沃型的,在振动装置的振动之下,容器底部会跟着振动,而活动容器壁环由于一圈只有一个通过活动轴进行固定的位置,活动容器壁环会产生偏移,导致容器上部件出现空隙,泥土在振动下会持续松动,边缘的泥土会从空隙中落下从而脱离了容器本体,同时,泥土是可以传输振动的,牡丹根系的泥土与根系之间较为紧密,但是在振动下也会逐渐脱离,这就是牡丹根系与泥土之间毫无损伤的分离了,待振动一定的时间之后,根系上的泥土大部分或者完全从根系上脱落,就可以直接通过根桩将整株牡丹连根拔起,这样就成功起挖了牡丹,同时不会对有价值的根系造成任何损伤。进一步地,在容器底部与振动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固定部件和连接桩,所述固定部件的底部连接在振动装置的顶部,所述固定部件的顶部与容器底部通过连接桩连接。由于牡丹根皮的起挖时间较长,需要3-4年,振动装置作为电器类的装置不可能一直安装在容器底部,只有当需要起挖的时候才将振动装置安装在容器底部;为了避免泥土直接落在振动装置上或者避免直接破坏振动装置本身的外壳固定安装容器,在容器与振动装置之间设置固定部件和连接桩,从而固定容器,避免容器在振动的时候倒了,失去振动的意义;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可以产生振动的振动装置的种类型号很多,有的振动装置很大型,在一个振动装置上可以同时放置很多个带有牡丹的容器,同时对这些牡丹进行振动,可以节约成本和资源;有的装置较小,就只能针对一个容器进行振动,设置固定部件和连接桩可以适应上述可能出现的情况。进一步地,由上至下的活动轴按照螺旋状依次设置。由于容器壁主体、活动容器壁环和容器底部是分开的,而活动容器壁环在振动的过程中会偏移,使相邻的容器壁主体之间失去支点或失去平衡,相邻的容器壁主体之间的距离可能不一致,这样会缩短容器的寿命,因此,将活动轴由上至下设置成螺旋形的,这样能够减少或者避免容器壁主体失去平衡,尽量延长容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振动装置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进一步地,振动装置产生水平直线方向振动或者产生水平圆环方向的振动。现有技术中的振动装置有很多类,例如直线型振动筛、圆形振动筛、振动电机等等,使用产生水平方向振动的振动装置可以将泥土在振动的过程中将泥土水平抛出,降低容器壁对泥土的阻挡。圆环方向的振动可以使得泥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抛出,可以增大泥土的抛出量;直线方向的振动可以将泥土从两侧抛出,来回抛洒,也容易将泥土从容器中抛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容器本体和振动装置使得根系上的泥土大部分或者完全从根系上脱落,就可以直接通过根桩将整株牡丹连根拔起,这样就成功起挖了牡丹,同时不会对有价值的根系造成任何损伤。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未振动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振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A、图3-B、图3-C、图3-D为本技术由上至下的活动容器壁环偏移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容器壁主体,2-活动容器壁环,3-容器底部,4-连接桩,5-固定部件,6-振动装置,7-活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有利于牡丹根系泥土分离的养殖器,包括容器本体和振动装置6,容器本体包括多层环状结构和容器底部3且多层环状结构由上至下拼接在容器底部3上侧形成倒圆台状,环状结构包括容器壁主体1、活动容器壁环2、容器底部3,所述容器壁主体1与活动容器壁环2有多个,多个容器壁主体1和多个活动容器壁环2交叉叠放形成容器上部件,由上至下的第一层环状结构为容器壁主体1,容器上部件的底部与容器底部3的顶部拼接;每一个活动容器壁环2与相邻的两个容器壁主体1之间通过一个活动轴7连接;所述容器底部3的底部与振动装置6的顶部连接。在容器底部3与振动装置6之间还设置有固定部件5和连接桩4,所述固定部件5的底部连接在振动装置6的顶部,所述固定部件5的顶部与容器底部3通过连接桩4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有利于牡丹根系泥土分离的养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和振动装置(6),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多层环状结构和容器底部(3)且多层环状结构由上至下拼接在容器底部(3)上侧形成倒圆台状,环状结构包括容器壁主体(1)、活动容器壁环(2),所述容器壁主体(1)与活动容器壁环(2)有多个,多个容器壁主体(1)和多个活动容器壁环(2)交叉叠放形成容器上部件,由上至下的第一层环状结构为容器壁主体(1),容器上部件的底部与容器底部(3)的顶部拼接;每一个活动容器壁环(2)与相邻的两个容器壁主体(1)之间通过一个活动轴(7)连接;所述容器底部(3)的底部与振动装置(6)的顶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有利于牡丹根系泥土分离的养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和振动装置(6),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多层环状结构和容器底部(3)且多层环状结构由上至下拼接在容器底部(3)上侧形成倒圆台状,环状结构包括容器壁主体(1)、活动容器壁环(2),所述容器壁主体(1)与活动容器壁环(2)有多个,多个容器壁主体(1)和多个活动容器壁环(2)交叉叠放形成容器上部件,由上至下的第一层环状结构为容器壁主体(1),容器上部件的底部与容器底部(3)的顶部拼接;每一个活动容器壁环(2)与相邻的两个容器壁主体(1)之间通过一个活动轴(7)连接;所述容器底部(3)的底部与振动装置(6)的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皓向世满曾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鳌头牡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