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空心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01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主要解决现有砌块结构不合理,砌块墙体力学性能低,抗震性能差等突出问题。技术要点:砌块(1)上设有孔洞(2),孔洞下部(4)的形状为圆柱体,孔洞顶部的形状为带圆弧(5)的顶环体;孔洞(2)的位置与砌块(1)对中;砌块(1)端头的二个侧面分别设有2条扣榫槽(3);砌块顶部的两侧面(6)向内倾斜,砌块顶面中部设置有一条凹槽(7)。用该砌块砌成的墙体砌缝由于形成坚固的扣榫,不易开裂和倒塌,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用的混凝土砌块。长期以来,国内外的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砌块进行了不断探索与改进,但由于设计思路局限于粘土砖的传统模式,迄今为止尚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现有的混凝土砌块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平面端头挂浆困难砌块仍然沿用粘土砖长方体的外形,用砌块组砌出来的墙体,看起来很直,很平整。但实际上砌块的两个端头是直立的平面,施工时头缝挂浆困难,头缝砂浆不饱满,造成头缝抗剪能力很低。2.直圆孔使强度降低现有的砌块,立足于过分追求大的空心率,孔洞为直圆孔,造成剩下的横断面积较小,而使墙体的强度降低,尤其是混凝土砌块采用薄壁构件,使得墙体的力学性能指标下降。3.孔洞不对中砌块的孔洞不对中,填孔的暗柱断面错位,有效断面削弱,暗柱的力学功能下降。4.顶面易形成通缝砌块的顶面为平面,砌块墙体就构成了水平通长灰缝,削弱了抗剪能力和抗震性能。由于现有混凝土砌块的结构存在以上不足之处,造成砌块墙体强度低,砌块建筑普遍存在质变、开裂、下沉、甚至破坏现象,至于漏雨、不隔热、不保温等问题也是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混凝土砌块的发展,是一个尚未圆满解决的技术难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施工方便,自重轻,砌块墙体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指标和抗震能力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以满足高速发展的建筑行业的需要。2.技术方案①混凝土空心砌块,砌块上设有孔洞,其特征在于孔洞下部的形状为圆柱体,孔洞顶部的形状为带圆弧的顶环体;孔洞的位置与砌块对中;砌块端头的2个侧面分别设有2条扣榫槽;砌块顶部的两侧面向内倾斜,砌块顶面中部设置有1条凹槽。②所述的孔洞下部圆柱体的直径Φ为120mm~140mm,所述的孔洞顶部的带圆弧的顶环体,其圆弧半径R为36mm~40mm。③所述的砌块顶面中部的凹槽横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3.有益效果本技术以全新的理论概念,砌块设计构思巧妙,砌块结构具有以下特点①在砌块端头侧面设置了两道扣榫槽,施工砌筑时注满的砂浆凝固后,在两块砌块之间形成艮绽榫,将相邻的砌块拉结,形成竖缝有扣榫,极大地提高了砌块墙体的抗剪能力。②将原来直圆孔的顶部改成带圆弧的顶环体,这样使砌筑的墙体实质上形成了类似蜂窝状的空间结构,自然比用实心粘土砖和现有的空心砌块组砌的墙体具有更高更好的力学性能指标。③砌块顶部的两侧面向内倾斜,砌块顶面中部设置有1条凹槽,施工时相邻的两砌块之间也形成一条凹槽,砂浆注满后,砌块顶面实际生成3道卡键,消除了现有砌块的水平通长灰缝,也极大地提高了砌块墙体的水平抗剪能力。综上所述,用本技术砌成的墙体,两砌块的端面之间,两层砌块之间都有高强砂浆凝固后形成的有扣榫联接,极大地提高了砌缝的抗剪能力。平时在高原地区日温差大,气温冷热变化频繁,特有的砌缝就能经受热胀冷缩的考验。特别是当发生地震时,由于竖缝有扣榫,水平缝有卡键,墙体不易开裂和倒塌,能有效避免或减轻因房屋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且由于孔洞与砌块对中,使填孔的暗柱断面容易对齐,避免错位。扣榫槽向内凹,砌块的外形规则,制作、运输、堆放和施工都很方便。是一种具有良好市场开发前景的产品。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及实施的优选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不限于附图所示。混凝土空心砌块1,砌块1上设有孔洞2,孔洞下部4的形状为圆柱体,孔洞顶部的形状为带圆弧5的顶环体;孔洞2的位置与砌块1对中;砌块1端头的2个侧面分别设有2条扣榫槽3;砌块顶部的两侧面6向内倾斜,砌块顶面中部设置有1条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凹槽7。孔洞下部4圆柱体的直径Φ为130mm,孔洞顶部的圆弧5的半径R为38mm。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空心砌块(1),砌块(1)上设有孔洞(2),其特征在于孔洞下部(4)的形状为圆柱体,孔洞顶部的形状为带圆弧(5)的顶环体;孔洞(2)的位置与砌块(1)对中;砌块(1)端头的二个侧面分别设有二条扣榫槽(3);砌块顶部的两侧面(6)向内倾斜,砌块(1)顶面中部设置有一条凹槽(7)。2.按照权利要求1的混凝土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孔洞下部(4)圆柱体的直径Φ为120mm~140mm,孔洞顶部为带圆弧(5)的顶环体,圆弧(5)半径R为36mm~40mm。3.按照权利要求1的混凝土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砌块(1)顶面中部的凹槽(7)的横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主要解决现有砌块结构不合理,砌块墙体力学性能低,抗震性能差等突出问题。技术要点:砌块(1)上设有孔洞(2),孔洞下部(4)的形状为圆柱体,孔洞顶部的形状为带圆弧(5)的顶环体;孔洞(2)的位置与砌块(1)对中;砌块(1)端头的二个侧面分别设有2条扣榫槽(3);砌块顶部的两侧面(6)向内倾斜,砌块顶面中部设置有一条凹槽(7)。用该砌块砌成的墙体砌缝由于形成坚固的扣榫,不易开裂和倒塌,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文档编号E04C1/00GK2491520SQ01247229公开日2002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潘清泉, 刘家寿, 潘海波 申请人:云南昱通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空心砌块(1),砌块(1)上设有孔洞(2),其特征在于孔洞下部(4)的形状为圆柱体,孔洞顶部的形状为带圆弧(5)的顶环体;孔洞(2)的位置与砌块(1)对中;砌块(1)端头的二个侧面分别设有二条扣榫槽(3);砌块顶部的两侧面(6)向内倾斜,砌块(1)顶面中部设置有一条凹槽(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清泉刘家寿潘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昱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