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屠晓斌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避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499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避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避雷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防护装置,所述避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丝杆腔,所述丝杆腔下侧端壁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动力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丝杆,所述丝杆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固设有左右对称的支撑板,所述装置主体上端面固设有第一伸缩块,所述第一伸缩块上侧内壁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上端壁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本装置能够在需要工作时自动升起避雷设备,在不需要工作的时候将避雷设备自动收回,并且设置有专门的防护装置,时避雷设备在不工作时能够的到保护,有效的提高了避雷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避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避雷设备
,具体是一种新型避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一直促进科技的发展,在生活中也出现有各种避雷设备,传统的避雷设备功能、结构比较单一,安装在建筑的顶端受到在不同的天气环境下,没有防护装置,导致避雷设备容易劣化,避雷设备劣化后可能失去正常的避雷功能,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自动化的一种新型避雷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避雷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避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避雷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防护装置,所述避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丝杆腔,所述丝杆腔下侧端壁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动力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丝杆,所述丝杆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固设有左右对称的支撑板,所述装置主体上端面固设有第一伸缩块,所述第一伸缩块上侧内壁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上端壁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底端向四周延伸并且穿过第一通孔的第二伸缩块,所述第二伸缩块下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上端壁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空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底端向四周延伸并且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三伸缩块,所述第三伸缩块内设置有上侧端壁与所述螺纹柱上端抵接且开口向下的空腔,包括所述丝杆腔下端壁内设置有带轮腔,所述带轮腔上侧端壁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动力配合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带轮腔的下侧端壁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固设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带轮腔左侧内壁连通设置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设置有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左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固设有贯穿所述第一齿轮腔左侧端壁的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与所述第一齿轮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齿轮轴左端延伸入所述第二齿轮腔内且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轴心固定连接有前后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齿轮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腔左侧连通设置有第一齿条槽,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所述第四锥齿轮左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左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左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槽滑动配合连接的滑块,所述防护板上端面固设有可大角度开合的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下端和所述防护板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所述箱盖左端面固设有向左延伸的固定轴,所述装置主体上端面固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下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连接有上端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且下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金属线,所述装置主体右端面固设有风力感应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上端面固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对所述伸缩装置起到固定作用,避免伸缩装置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左右摇摆,并对所述箱盖闭合状态起到支撑作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内有与左侧相对称的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力感应装置包括连接座和风力感应器,所述装置主体右端面固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右端固设有风力感应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需要本装置进行工作时,所述第二电机开始工作,,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一旋转轴带动所述第一带轮转动,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带动所述第二带轮转动,所述第二带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轴转动,所述第一齿轮轴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轴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轴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打动所述第三齿轮轴转动,所述第三齿轮轴通过所述齿条带动所述防护板向下移动,所述防护板通过所述滑块带动所述金属线向下移动,所述金属线通过所述固定轴带动所述箱盖打开,所述箱盖拉伸所述弹簧,与此同时,所述装置主体内右侧对称部分做相同的运动,所述第以一电机开始工作,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所述螺纹杆转动,所述螺纹杆带动所述螺纹柱向上移动,所述螺纹柱通过所述支撑板带动所述第三伸缩块向上移动,所述第三伸缩块带动所述第二伸缩块向上移动,直至所述第三伸缩块、所述第二伸缩块升至极限位置,当完成工作时,将所述避雷装置收回初始状态,所述第一电机反转,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所述螺纹杆转动,所述螺纹杆带动所述螺纹柱向下移动,所述第三伸缩块、所述第二伸缩块失去所述支撑板的支撑,下降到初始状态,所述第二电机反转,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一旋转轴带动所述第一带轮转动,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带动所述第二带轮转动,所述第二带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轴转动,所述第一齿轮轴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轴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轴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打动所述第三齿轮轴转动,所述第三齿轮轴通过所述齿条带动所述防护板向上移动,所述金属线放松,所述弹簧由于回复力带动所述箱盖闭合,所述装置主体右侧各部件做与左侧相同的运动,本装置能够在需要工作时自动升起避雷设备,在不需要工作的时候将避雷设备自动收回,并且设置有专门的防护装置,时避雷设备在不工作时能够的到保护,有效的提高了避雷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避雷装置的工作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避雷装置的非工作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避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0上的避雷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0内的防护装置,所述避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丝杆腔159,所述丝杆腔159下侧端壁固设有第一电机147,所述第一电机147的输出轴动力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丝杆123,所述丝杆123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柱120,所述螺纹柱120固设有左右对称的支撑板121,所述装置主体100上端面固设有第一伸缩块117,所述第一伸缩块117上侧内壁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空腔170,所述第一空腔170上端壁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174,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底端向四周延伸并且穿过第一通孔174的第二伸缩块118,所述第二伸缩块118下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空腔171,所述第二空腔171上端壁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175,所述第二空腔171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底端向四周延伸并且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75的第三伸缩块119,所述第三伸缩块119内设置有上侧端壁与所述螺纹柱120上端抵接且开口向下的空腔172,包括所述丝杆腔159下端壁内设置有带轮腔157,所述带轮腔157上侧端壁内固设有第二电机150,所述第二电机150的输出轴动力配合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旋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避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避雷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防护装置,所述避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丝杆腔,所述丝杆腔下侧端壁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动力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丝杆,所述丝杆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固设有左右对称的支撑板,所述装置主体上端面固设有第一伸缩块,所述第一伸缩块上侧内壁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上端壁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底端向四周延伸并且穿过第一通孔的第二伸缩块,所述第二伸缩块下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上端壁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空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底端向四周延伸并且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三伸缩块,所述第三伸缩块内设置有上侧端壁与所述螺纹柱上端抵接且开口向下的空腔,包括所述丝杆腔下端壁内设置有带轮腔,所述带轮腔上侧端壁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动力配合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带轮腔的下侧端壁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固设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带轮腔左侧内壁连通设置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设置有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左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固设有贯穿所述第一齿轮腔左侧端壁的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与所述第一齿轮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齿轮轴左端延伸入所述第二齿轮腔内且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轴心固定连接有前后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齿轮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腔左侧连通设置有第一齿条槽,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所述第四锥齿轮左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左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左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槽滑动配合连接的滑块,所述防护板上端面固设有可大角度开合的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下端和所述防护板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所述箱盖左端面固设有向左延伸的固定轴,所述装置主体上端面固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下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连接有上端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且下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金属线,所述装置主体右端面固设有风力感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避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避雷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防护装置,所述避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丝杆腔,所述丝杆腔下侧端壁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动力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丝杆,所述丝杆螺纹配合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固设有左右对称的支撑板,所述装置主体上端面固设有第一伸缩块,所述第一伸缩块上侧内壁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上端壁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底端向四周延伸并且穿过第一通孔的第二伸缩块,所述第二伸缩块下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上端壁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空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底端向四周延伸并且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三伸缩块,所述第三伸缩块内设置有上侧端壁与所述螺纹柱上端抵接且开口向下的空腔,包括所述丝杆腔下端壁内设置有带轮腔,所述带轮腔上侧端壁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动力配合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下端与所述带轮腔的下侧端壁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固设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带轮腔左侧内壁连通设置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设置有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左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固设有贯穿所述第一齿轮腔左侧端壁的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与所述第一齿轮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屠晓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