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和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1974955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和移动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正在充电;若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充电,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若所述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在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使用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减少了移动终端内部产生的热量,提高了移动终端充电状态下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和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移动终端的频繁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用户一边充电一边使用手机,但是在上述过程中,手机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手机有产生危险的可能,从而对用户的人身造成伤害。可见,用户在移动终端充电的过程中使用移动终端,因移动终端内部产生的热量过大,导致移动终端充电状态下的安全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和移动终端,解决了用户在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使用移动终端,因移动终端内部产生的热量过大,导致移动终端充电状态下的安全性能较低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包括: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正在充电;若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充电,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若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判断充电模块,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正在充电;判断使用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充电,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降低电流模块,用于若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首先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正在充电,若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充电,再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若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则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通过上述步骤,在用户在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使用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减少了移动终端内部产生的热量,提高了移动终端充电状态下的安全性能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用户在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使用移动终端的场景,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可以在用户在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使用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减少移动终端内部产生的热量,提高移动终端充电状态下的安全性能。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正在充电;步骤S102、若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充电,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步骤S103、若所述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其中,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在此并不限定移动终端的具体种类。其中,移动终端的充电状态可以采用电源适配器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显而易见的是,移动终端内含有电池,可以在不采用外接电源的情况下,通过移动终端内部的电池给移动终端供电。对移动终端的充电过程也就是对移动终端内部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其中,用户正在使用移动终端可以是用户采用移动终端进行连接互联网服务,或者是采用移动终端进行通话服务,在此,并不限定用户采用移动终端具体完成的动作。其中,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可以让降低后的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为电池的额定电流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在此不限定降低后的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的具体的大小,例如电池容量大的移动终端可以降到电池的额定电流的一半,电池容量小的移动终端可以降到电池的额定电流的三分之一。需要说明的是,降低后的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给移动终端充的电量必须大于移动终端在充电状态下继续使用所消耗的电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以首先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正在充电,若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充电,再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若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则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通过上述步骤,从而达到了在用户在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使用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减少了移动终端内部产生的热量,提高了移动终端充电状态下的安全性能的技术效果。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包括:步骤S201、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正在充电;步骤S202、若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充电,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步骤S203、若所述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步骤S204、若检测到所述用户未使用所述移动终端后,升高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升高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为所述移动终端的电池的额定电流。其中,在判断移动终端正在充电之后,且在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移动终端之前,还可以先对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待机状态进行判断,因为移动终端的非待机状态包括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以及未有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而移动终端后台在运行程序两种状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对移动终端边充电边使用的过程中,降低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从而降低移动终端内部产生的热量,最终达到提高移动终端充电状态下的安全性能的效果。而在检测到用户未使用移动终端,且移动终端还在继续充电,在此可以升高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升高后的充电电流可以为移动终端的电池的额定电流。这样设置可以保证移动终端在边充电边使用状态下的安全性能,也能够保证移动终端充电状态下充电的速率。可选的,步骤S202可以包括:若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充电,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用户的图像;判断所述图像是否包括人脸图像;若所述图像包括人脸图像,则判断所述用户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若所述图像不包括人脸图像,则判断所述用户未使用所述移动终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用户的图像,然后检测图像中是否包括人脸图像,来判断是否有用户正在使用移动终端。另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图像中人脸图像的大小来计算用户离移动终端的距离长远。可选的,步骤S203可以包括:若所述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通过传感器检测所述用户是否靠近所述移动终端;若所述用户靠近所述移动终端,则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其中,传感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光感传感器、接近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麦克风传感器。上述传感器可以单独也可以结合起来实现测量用户离移动终端距离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先判断出用户是否正在使用移动终端,然后通过传感器检测出用户靠近移动终端后,降低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通过上述步骤,能够更加精确提高移动终端充电状态下的安全性能。可选的,步骤S203可以包括:若所述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内部产生的热量;若所述移动终端内部产生的热量超过预设热量值,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正在充电;若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充电,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若所述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正在充电;若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充电,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若所述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充电,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若所述移动终端正在充电,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用户的图像;判断所述图像是否包括人脸图像;若所述图像包括人脸图像,则判断所述用户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若所述图像不包括人脸图像,则判断所述用户未使用所述移动终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包括:若所述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通过传感器检测所述用户是否靠近所述移动终端;若所述用户靠近所述移动终端,则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包括:若所述用户正在使用所述移动终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内部产生的热量;若所述移动终端内部产生的热量超过预设热量值,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所述用户未使用所述移动终端后,升高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升高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流为所述移动终端的电池的额定电流。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