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结构、驱动方法、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197490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5: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像素结构、驱动方法、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该像素结构包括:发光二极管、六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该六个晶体管中包括四个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和两个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像素结构、驱动方法、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中,通过在具有七个晶体管的像素结构采用五个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和两个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组合方案,既可以为更高性能的OLED驱动提供方案,也可以改善现有OLED驱动方式的诸多不足之处,增加电容保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结构、驱动方法、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像素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结构、驱动方法、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面板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作为一种自发光的显示器件,与传统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相比,不仅不需要背光源,还具有重量轻、抗震性好、响应时间快、视角广、能耗低、低温特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结构、驱动方法、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结构,包括:发光二极管、六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该六个晶体管中包括四个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和两个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像素结构的驱动方法,包括:在初始化阶段,第三晶体管M1、第六晶体管M5和第四晶体管M6、导通,第一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3、第五晶体管M4关断,以写入参考电压,对第二晶体管M3的控制端进行初始化,并对发光二极管进行阳极复位;在补偿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二极管、六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该六个晶体管中包括四个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和两个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二极管、六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该六个晶体管中包括四个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和两个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六个晶体管包括第一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3)、第三晶体管(M1)、第四晶体管(M6)、第五晶体管(M4)和第六晶体管(M5),其中第一晶体管(M2),包含:第一端,用来接收像素数据信号;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用来接收第一路信号,并根据第一路信号使该像素数据信号自第一端传送至第二端;第二晶体管(M3),包含: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二晶体管(M3)用来根据第二晶体管(M3)的该控制端及第二晶体管(M3)的第一端的电位差,驱动该发光二极管,其中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耦接于第一晶体管(M2)的第二端;第三晶体管(M1),包含:第一端,用来接收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端,电性耦接于第二晶体管(M3)的第一端;以及控制端,用来接收第二路信号,并根据第二路信号使第一电源电压提供至第二晶体管(M3)和第六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5),包含:第一端,电性耦接于第三晶体管(M1)的第二端;第二端,电性耦接于第二晶体管(M3)的该控制端;以及控制端,用来接收第三路信号,根据第五路信号使第一电源电压自第一端传送至第二端;第四晶体管(M6),包含:第一端,电性耦接于第二晶体管(M3)的第二端;第二端,电性耦接于该发光二极管;以及控制端,用来接收第四路信号,并根据第四路信号使该驱动电流提供至该发光二极管;第五晶体管(M4),包含:第一端,用来接收参考电压;第二端,电性耦接于第四晶体管(M6)的第二端及该发光二极管;以及控制端,用来接收第五路信号,以使第二参考电压自第五晶体管(M4)的第一端传送至第五晶体管(M4)的第二端,该电容包含:第一端,电性耦接于第六晶体管(M5)的第二端、第二晶体管(M3)的该控制端;以及第二端,电性耦接于第五晶体管(M4)的第二端、第四晶体管(M6)的第二端及该发光二极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正芳楼均辉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