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源双视角安检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78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仪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单源双视角安检机,包括X发射器、X射线接收板、输送系统、保护罩,还包括有狭缝筒,所述狭缝筒设置在X发射器的外侧,X射线通过设置在狭缝筒上的狭缝发射出来,所述狭缝筒上开设有两条狭缝,两条狭缝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所述X射线接收板设置在保护罩的内上侧狭缝投射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改造,就能实现由平面到立体的安检图像改进,从而帮助安检员快速辨识待检测物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源双视角安检机
本技术涉及仪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单源双视角安检机。
技术介绍
安检机又称为安全检查仪。目前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是基于X射线的安全检查仪,安检机通过借助输送带将被检查行李送入X射线检查通道进而通过X射线的发射、干涉、捕捉完成检查。行李进入X射线检查通道,会对包裹检测传感器产生阻挡,该检测信号被送往系统控制部分,产生X射线触发信号,触发X射线射线源发射X射线束。一束经过准直器的扇形X射线束穿过输送带上的被检物品,X射线被被检物品吸收后,轰击安装在通道内的双能量半导体探测器。探测器把X射线转变为信号,这些很弱的信号被放大,并送到信号处理机箱做进一步处理。目前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X射线发射器的投照方向是沿垂直方向,或者是从上至下,或者是从下至上。捕捉信号的接收器与X射线发射器对应呈180°设置。利用这种方式形成的安检图像是一个正投影二维图像。安检人员通过观察这一二维图像对行李中所携带的物品进行判断。但是,这样的安检图像形成过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如果物品通过安检机时其角度与X射线方向匹配合适,通过X-ray投影后,就会在安检图像上以一个点状或者是线状呈现,安检员无法准确识别,有可能造成漏检;第二,当爆炸物或者违禁品被遮挡在立体结构的下方时,由于立体结构对于爆炸物或者违禁品形成遮挡,因此会干扰自动探测计算,从而降低探测的准确定;第三,由于一个方向的投影信息较少,所以很多物品在安检图像上无法准确被反应出来,有可能造成误检或者漏检等;第四,当行李中物品较多,单方向投影后各层物品重叠在同一安检图像中,安检员判断时间增加,有些情况下还需要开箱复检,从而造成安检工作效率低,人流通过速度缓慢。为了获得信息更加充分的安检图像,譬如三维安检图像,目前有公司开发了旋转式的X射线发射源,在安检过程中,X射线发射源不断转动,与其匹配的接收器同样不断旋转,从而形成多幅不同角度的安检图像,利用拟合算法将这些数据拟合起来,还原形成一个三维图像,这样的结构可以极大降低漏检、误检,同时由于图像更加接近真实物品形态,所以安检员辨认容易。但是,这种安检机对于X射线发射源的旋转精度要求很高,整体安检机造价高,成本高,因此并不能广泛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单射线源存在的问题,公开一种新的单源双视角安检机,从而可以低成本改善安检信息,避免误检、漏检,提高安检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以下技术方案:单源双视角安检机,包括X发射器、X射线接收板、输送系统、保护罩,还包括有狭缝筒,所述狭缝筒设置在X发射器的外侧,X射线通过设置在狭缝筒上的狭缝发射出来,所述狭缝筒上开设有两条狭缝,两条狭缝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所述X射线接收板设置在保护罩的内上侧狭缝投射处。优选为,两条狭缝之间的夹角在0-45°之间,其中包含45°。输送系统主要是由输送带以及输送带的动力系统组成,待检测的物品放置在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的运动,待检测的物品被带到X发射器和X射线接收板形成的X射线扫描区域内。X发射器与X射线接收板相对应,X射线接收板设置在保护罩的内上侧,并且具体设置在狭缝的投射处,当X射线经由狭缝发射出后,可以被X射线接收板接受,从而可以采集经行李物品干涉后的X发射器发射出的信号,这一射线信号经过采集、处理后形成对应的安检图像。在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我们进一步公开两条狭缝之间的夹角为45°。同时,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其中一条狭缝设置在垂直方向上,另一条狭缝设置在与水平面呈45°的平面方向上。另外,作为另一优选,我们公开两条狭缝之间的夹角为30°相对应地,一条狭缝设置在垂直方向上,另一条狭缝设置在与水平面呈60°的平面方向上。进一步还包括图形数据处理器,所述图形数据处理器与与X射线接收板连接。通过图形数据处理器,将不同狭缝发射出来的X射线衍射图像进行拟合,形成具有三维色效果的扫描图形。更进一步的,我们还公开所述图形数据处理器与显示屏幕连接。通过图形数据处理器与显示屏幕的连接,将经过处理后的扫描图形反应在显示屏幕上。安检员可以直观的看到拟合后的图形。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通过两个视角可以形成立体图像,相较于传统的单视角的安检仪来说,安检图像显示更加全面,可以看到弯折物品的形状,及弯折物品遮挡下方的物品状态。其次,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旋转式X射线发射源实现立体安检图像来说,本技术中公开的技术方案无需增加新的射线发射源,同时也无需进行同轴校准,仅通过狭缝的设计来实现三维安检图像。对设备的要求较低,可以低成本实现立体图像获得。同时,由于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还原待检测物品的立体状态,因此,不仅对物品的外观判断更加准确,而且可以有效识别是否存在物品遮挡,安检准确性高,漏检率可以显著降低。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无需将无限或者接近无限的图像信息进行整合,仅需要两个视角的图像拟合,因此拟合时间短。这使得安检图像获取时间缩短,可以有效提高安检通过流量。本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改造,就能实现由平面到立体的安检图像改进,从而帮助安检员快速辨识待检测物品。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单元双视角安检机立体示意图。图2为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该理解的是,下述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对其进行的无实质性变化的改变、修改、或者等效变更,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单源双视角安检机,包括X发射器1、X射线接收板2、输送系统、保护罩4,还包括有狭缝筒5,所述狭缝筒5设置在X发射器1的外侧,X射线通过设置在狭缝筒上的狭缝发射出来,如图2所示,所述狭缝筒上开设有两条狭缝,两条狭缝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在本实施例中两条狭缝的夹角为45°,特别的关注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所述X射线接收板设置在保护罩的内上侧狭缝投射处。输送系统主要是由输送带3以及输送带的动力系统组成,待检测的物品放置在输送带3上。通过输送带的运动,待检测的物品分别穿过垂直和45°方向两个X射线区域,在穿过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视角方向的射线,因此其在X射线接收板2上形成的图形就具有了两个视角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形数据处理器6,将两组不同角度形成的X射线衍射图像进行拟合,并形成更为准确的扫描图形。更进一步的,在本实例中图形数据处理器6与显示屏幕7连接。通过图形数据处理器与显示屏幕的连接,将经过处理后的扫描图形反应在显示屏幕上。安检员可以直观的看到拟合后的图形。如图1中所示的,X射线接收板2可以覆盖X发射器形成的信号,其设置在保护罩的内上侧狭缝投射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单源双视角安检机,包括X发射器、X射线接收板、输送系统、保护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狭缝筒,所述狭缝筒设置在X发射器的外侧,X射线通过设置在狭缝筒上的狭缝发射出来,所述狭缝筒上开设有两条狭缝,两条狭缝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所述X射线接收板设置在保护罩的内上侧狭缝投射处。

【技术特征摘要】
1.单源双视角安检机,包括X发射器、X射线接收板、输送系统、保护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狭缝筒,所述狭缝筒设置在X发射器的外侧,X射线通过设置在狭缝筒上的狭缝发射出来,所述狭缝筒上开设有两条狭缝,两条狭缝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所述X射线接收板设置在保护罩的内上侧狭缝投射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源双视角安检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道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正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