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志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围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50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别由两块相配合的板材B1、B2构成,在B1、B2板中分别设有发泡水泥体、加强筋及加强肋;且在B1、B2板的外表层还设有抗裂材料增强的水泥面层;在B1板的发泡水泥材料中设有与加强肋机械固定的钢结构型钢骨架,且钢结构型钢骨架的一部分外露;并在其上设有钢结构型钢骨架连接件;在B2板内设有内置连接件及固定孔;在B1、B2板的周边还设有连接槽;且B2板中内置连接件与B1板中的钢结构型钢骨架机械固定。(*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集承重、保温、防水、装饰为一身的装配式、可承重建筑围护结构。目前,钢结构建筑已具有了安装速度快、抗震性能较好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易实现程序化、多样化及产业化生产等优点。但是,与其相配套的建筑钢结构围护材料,大多是以金属压型钢板、石膏板岩棉、玻璃棉为主的建筑材料,用此类建材配套钢结构建筑,尤其是民用住宅所形成的建筑体系仍存在有耐火性能差、易产生冷桥、综合造价较高等不足之处,而且房屋的舒适感也令人感觉不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单独或与建筑主体钢结构一起承受建筑荷载的、且具有耐火、承重、防水、保温、装饰、快装等优良综合性能的B型建筑围护结构,它是用发泡水泥材料与钢结构型钢骨架结合在一起,并将型钢骨架部分包含在发泡水泥材料之中,所形成的具有承载能力的B1型板材;且在型钢骨架外露侧面,并配套设置发泡水泥类B2型板材而构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围护结构,分别由两块相配合的板材B1、B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板材B1、B2中分别设有发泡水泥体、钢筋水泥加强筋及加强肋;且在板材B1、B2的外表层还设有抗裂材料增强的水泥面层;在板材B1的发泡水泥材料中设有与加强肋机械固定的钢结构型钢骨架,且钢结构型钢骨架的一部分外露;并在其上设有钢结构型钢骨架连接件;在板材B2内设有内置连接件及固定孔;在板材B1、B2的周边还设有连接槽;且B2板中内置连接件与B1板中的钢结构型钢骨架机械固定。其中,在所述的B1型板材一侧的外表层设有抗裂材料增强的水泥面层;在发泡水泥与水泥面层的结合部位设有钢筋水泥加强筋;在其发泡水泥材料中设有与加强肋机械固定的钢结构型钢骨架,且钢结构型钢骨架的一部分外露;并在其上设有钢结构型钢骨架连接件;在其周边还设有连接槽。在所述的B2型板材的一侧的外表层设有抗裂材料增强的水泥面层;在发泡水泥与水泥面层的结合部位设有钢筋水泥加强筋;在其另一侧设有内置连接件及固定孔;在其周边还设有连接槽。本技术也可将设在板材的外表面上的钢结构型钢骨架与建筑主体钢结构机械固定而构成。其中,所述的发泡水泥材料的密度为150kg/m3-400kg/m3;导热系数为0.035~0.08W/MK;且其不需要高温蒸养;并其具有不透水性(即在发泡水泥体的表面滴上水珠,水珠不会立刻穿过孔壁而渗透到发泡水泥体的深处);及具有闭孔泡孔结构(即泡孔之间均为泡孔壁相隔,不串通)。在所述的发泡水泥中,还可加入适当的纤维材料,或有机树脂,以增加其韧性。所述的纤维类材料,可选用高分子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或纤维素。所述的发泡水泥,可用比重大于400Kg/m3、导热系数大于0.08W/MK的此类或其它类发泡水泥、发泡石膏、轻质保温材料与胶凝材料混合物构成。所述的发泡水泥面层可以由具有一定弹性的面层构成,其内可不设置钢筋水泥加强筋。如树脂水泥面层、弹性涂料等。所述的发泡水泥面层,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例如砖缝图案、各种仿石图案、瓦棱形状、各种装饰线条及其它装饰图案。所述的发泡水泥面层,还可以制成各种颜色或与其它各种颜色装饰材料复合使用,例如面层使用彩色水泥,涂刷各种建筑涂料、复合木纹装饰、铝板、铝塑料装饰、玻璃钢装饰,以及瓷砖、其它金属类、塑料类装饰材料。所述的连接槽,可以为搭接式连接槽,且搭接式连接槽的形状可为瓦棱板搭接形状;所述的连接槽,也可以为插接式连接槽;或为对接式连接槽。在所述的连接槽的结合处,可以加入密封材料,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如各种材质的密封胶、以及聚氨脂发泡沫体。当建筑围护结构做为外墙体使用时,在板材B1的内侧面层可设有隔汽层,以利于在严寒地区作为外墙体时的防潮。所述的加强肋,可以是钢筋桁架;或小截面型钢;或在其壁上带孔洞的小截面型钢。所述的抗裂材料,可以是钢丝网、纤维材料、纤维材料网格布、纤维素或有机树脂等。所述的钢筋水泥加强筋,是由钢筋及包含在钢筋周围的一定厚度的水泥所形成的钢筋水泥型体所构成,且钢筋应与加强肋或在发泡水泥中具有锚固作用的其它钢筋相连接。所述的钢筋水泥加强筋,通过面层抗裂材料及水泥本身的作用与水泥面层连成一整体,既增强了与发泡水泥的连接强度,又同时满足了面层内钢筋具有一定保护层厚度的要求。所述的小截面型钢或钢筋桁架加强肋可用其它类筋骨材料所构成。所述的型钢骨架中的型钢,可用比它更小截面的型钢做成的桁架及桁架拼成的骨架而构成。所述的型钢骨架、桁架,也可用木质骨架、桁架及其组合成的骨架而构成。所述的内置连接件,可在板材的四周及中心部位任意位置设置,以用于实现与钢骨架的螺栓(钉)连接或铆接;在固定孔的位置,连接钉将内置连接件与钢骨架固定。固定孔可二次修复。当用于外墙板时,可合理选择连接槽的形式,并可配合密封胶、聚氨脂现场发泡,以解决拼缝的防水问题。所述的B1、B2板,可做成曲面、角板、槽板等异形板。所述的B2板可以用没有水泥发泡的其它类板而构成,例如用于外墙时,B2板可以用石膏板构成。本技术在用于屋面时B1板的水泥面层可以制作成瓦棱形状,型钢骨架可以外露,B2板可以不用。所述的B1板中钢结构型钢骨架可由横杆、横杆桁架、立柱、斜杆、型钢骨架连接件而构成,并与B2板相配合而组成密柱式建筑围护结构。所述的B1板中钢结构型钢骨架可由横杆、竖杆、斜杆、型钢骨架连接件而构成;并与B2板相配合而组成整体桁架式建筑围护结构。本技术可根据其受力的要求,且在运输条件允许的尺寸内,将其尺寸分解,以确定组成建筑围护结构的B1型板的内在结构,可在工厂内分别制作完成B1、B2板。在施工现场,再采用螺栓或焊接的方法,按图纸要求将B1型板中钢结构型钢骨架相互连接;并将各种建筑管线铺设在型钢骨架的外露部位,再通过B2板上的内置连接件,用螺栓或铆接的方式,将B2板与外露的型钢骨架固定。外墙板的防水,靠B型板边的搭接式、插接式或对接式连接槽配套密封材料完成。由于B型墙板的型钢骨架外露钢骨架的连接节点可以设在方便连接的任何位置。本技术是一种可以焊接或螺接方式连接的大型轻质建筑板材及墙板结构,特别是在民用建筑中用于外墙、分户墙、屋面等建筑结构;在工业建筑中可以用于外墙、防火隔板及隔墙板等建筑结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实现工厂化生产,集承重、保温、防火、防水、隔热、隔音、装饰等优良性能为一身,是既能发挥钢结构建筑优势,又能克服其缺陷的、而有效推动实现建筑产业化的新型建筑板材及与民用建筑配套的建筑围护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建筑围护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的搭接式B1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的插接式B1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技术的对接式B1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1为本技术的搭接式B2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2为本技术的插接式B2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3为本技术的对接式B2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建筑围护结构实施例1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建筑围护结构实施例2示意图。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分别由两块与其配合的板材B1、B2构成,在板材B1、B2中分别设有发泡水泥体1;及钢筋水泥加强筋2,及加强肋6;且在板材B1、B2的外表层还设有抗裂材料3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围护结构,分别由两块相配合的板材B1、B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板材B1、B2中分别设有发泡水泥体、钢筋水泥加强筋及加强肋;且在板材B1、B2的外表层还设有抗裂材料增强的水泥面层;在B1板的发泡水泥材料中设有与加强肋机械固定的钢结构型钢骨架,且钢结构型钢骨架的一部分外露;并在其上设有钢结构型钢骨架连接件;在B2板内设有内置连接件及固定孔;在板材B1、B2的周边还设有连接槽;且B2板中内置连接件与B1板中的钢结构型钢骨架机械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志
申请(专利权)人:樊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