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立体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家用或者服务型机器人上的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动化机械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高,机器人也不仅仅是在工业制造的流水线上运行的机器,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机器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公开号为:CN207139820U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由头部、躯干部、臂部、腿部和脚部构成的仿人形躯体,还包括蓄电池组、中央处理器、移动通信模块、触控传感器、摄像头、数字拾音器、显示屏、语音喇叭、超声波传感器、待机开关、USB插接口、差速驱动轮和万向轮。其采用的是一块平面的显示屏用于显示或者人机交互,其显示的是平面图形或者是平面模拟的3D图形,在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的今天这种显示屏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对机器人显示交互的需求,目前缺乏一种机器人用的立体显示器,用于显示机器人的眼睛耳朵等五官,或者是一些表达情绪或者是用于交互的图形符号,做到机器人显示屏显示出不仅能看见的图形信息同时还能显示出图形实体的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最接近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立体显示器,其包括:外壳(1)、升降显示单元(2)、定位板(3)、底座(4)和控制器(5),所述外壳(1)呈顶部开口结构,安装在所述底座(4)上部,所述升降显示单元(2)具有多个,呈矩阵状排列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组成立体显示界面,所述定位板(3)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每个所述升降显示单元(2)和所述定位板(3)均为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器(5)和所述升降显示单元(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显示单元(2)运行;其特征为:每个所述升降显示单元(2)均包括:LED灯(201)、上管(202)、下管(203)、永磁体(204)和电磁线圈(205);所述定位板(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立体显示器,其包括:外壳(1)、升降显示单元(2)、定位板(3)、底座(4)和控制器(5),所述外壳(1)呈顶部开口结构,安装在所述底座(4)上部,所述升降显示单元(2)具有多个,呈矩阵状排列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组成立体显示界面,所述定位板(3)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每个所述升降显示单元(2)和所述定位板(3)均为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器(5)和所述升降显示单元(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显示单元(2)运行;其特征为:每个所述升降显示单元(2)均包括:LED灯(201)、上管(202)、下管(203)、永磁体(204)和电磁线圈(205);所述定位板(3)包括:安装孔(301)、套筒(303);每个所述升降显示单元(2)均对应一个安装孔(301);所述LED灯(201)、所述上管(202)、所述下管(203)和所述永磁体(204)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套筒(303)套设在所述下管(203)和所述永磁体(204)外部,所述套筒(303)上端连接所述定位板(3)下端,所述套筒(303)下端连接所述外壳(1)内底部;在所述套筒(303)内,所述外壳(1)内底部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电磁线圈(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201)和所述上管(202)位于所述定位板(3)的上方,且所述上管(202)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301)的内径,所述下管(203)穿过所述安装孔(301),所述下管(203)与所述安装孔(301)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203)外周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动槽(2031),每个所述滑动槽(2031)的底部设置有弹性触点(2032),两个所述弹性触点(2032)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所述LED灯(201)的两极,导线穿过所述上管(202)和所述下管(203)内部,所述安装孔(301)圆周上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电凸块(302),所述导电凸块(302)与所述滑动槽(2031)滑动连接,实现所述下管(203)与所述安装孔(301)的相对滑动,两个所述导电凸块(302)分别通过所述定位板(3)内的导线连接直流电源DC1和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立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205)具有磁芯结构,其产生的磁场方向平行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慧,李娟,胡晶晶,平怀荣,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联合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