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临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00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临时支架,涉及立杆安装领域,该临时支架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立杆与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均包括固定连接端和可调连接端,所述固定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地面相连接,所述可调连接端包括高度调节机构和第二连接件,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能够调整第二连接件与相应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底部的距离,以适应不平整地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质量较轻,体积较小,且安装难度较低,能够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临时支架
本技术涉及立杆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临时支架。
技术介绍
在进行测绘、拍摄、临时监控等工作时,通常需要将相应的设备如照相机、雷达测速仪、红绿灯等通过相应的临时支架固定,目前常用的临时支架大多为三脚架,但是三脚架只能用于支撑重量较轻的设备,针对临时监控设备、临时红绿灯等较为笨重,或对安装高度有一定要求的设备,则需要加装带有较大且笨重底盘的临时支架,以起到稳定设备的目的,但该临时支架由于体积和质量都较大,不仅搬运比较麻烦,且安装和拆卸的难度都较大,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临时支架,质量较轻,体积较小,且安装难度较低,能够降低成本。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临时支架,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立杆与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均包括固定连接端和可调连接端,所述固定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地面相连接,所述可调连接端包括高度调节机构和第二连接件,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能够调整第二连接件与相应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底部的距离,以适应不平整地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撑杆上开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撑杆与第一连接槽相对应之处设置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相互卡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丝杆、螺母、位于固定连接端底部的第一地脚,所述第一地脚上设置有圆柱销,所述丝杆的一端与圆柱销连接,另一端穿过相应的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底部,通过螺母固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丝杆座、可调丝杆和第二地脚,所述可调丝杆的顶端位于相对应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的上方,底端位于相对应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的下方,所述第二地脚固定在可调丝杆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可调丝杆的底部,所述可调丝杆通过丝杆座与相对应的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相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的长度小于等于1.2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黄、白相间的斜条纹。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均为中空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均采用冷弯内卷边槽钢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便携式临时支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均包括固定连接端和可调连接端,固定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地面相连接,可调连接端包括高度调节机构和第二连接件,由于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相互拆分后体积较小,便于运输,且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地面连接,避免使用笨重的地盘,质量较轻,便于运输和安装,同时,高度调节机构能够调整第二连接件与相应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底部的距离,以适应不平整地面,能够扩大使用环境,且提高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便携式临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图3为固定连接端与第一连接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可调连接端与高度调节机构和第二连接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杆,2-基座,3-第一撑杆,4-第二撑杆,5-固定连接端,6-可调连接端,7-第一连接件,8-高度调节机构,9-第二连接件,10-第一连接槽,11-第二连接槽,12-丝杆,13-螺母,14-第一地脚,15-圆柱销,16-丝杆座,17-可调丝杆,18-第二地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临时支架,包括立杆1,立杆1的底部设置有基座2,立杆1与基座2可拆卸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立杆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法兰,安装法兰通过螺栓与基座2连接。基座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撑杆3和第二撑杆4,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的长度小于等于1.2m,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的外表面设置有黄、白相间的斜条纹,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均为中空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均采用冷弯内卷边槽钢制成。第一撑杆3上开有第一连接槽10,第二撑杆4与第一连接槽10相对应之处设置有第二连接槽11,第一连接槽10与第二连接槽11相互卡接。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均包括固定连接端5和可调连接端6,固定连接端5通过第一连接件7与地面相连接,可调连接端6包括高度调节机构8和第二连接件9,高度调节机构8能够调整第二连接件9与相应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底部的距离,以适应不平整地面。参见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7包括丝杆12、螺母13、位于固定连接端5底部的第一地脚14,第一地脚14上设置有圆柱销15,丝杆12的一端与圆柱销15连接,另一端穿过相应的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底部,通过螺母13固定。参见图4所示,高度调节机构8包括丝杆座16、可调丝杆17和第二地脚18,可调丝杆17的顶端位于相对应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的上方,底端位于相对应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的下方,第二地脚18固定在可调丝杆17的顶部,第二连接件9固定在可调丝杆17的底部,可调丝杆17通过丝杆座16与相对应的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9也为一地脚,其中,第二连接件9和第二地脚18均通过圆柱销与可调丝杆17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调整丝杆座16在可调丝杆17上的高度,带动相对应的可调连接端6上下运动,调整相对应的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至水平,便于安放设备。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临时支架,包括立杆(1),所述立杆(1)的底部设置有基座(2),所述立杆(1)与基座(2)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撑杆(3)和第二撑杆(4),所述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均包括固定连接端(5)和可调连接端(6),所述固定连接端(5)通过第一连接件(7)与地面相连接,所述可调连接端(6)包括高度调节机构(8)和第二连接件(9),所述高度调节机构(8)能够调整第二连接件(9)与相应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底部的距离,以适应不平整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临时支架,包括立杆(1),所述立杆(1)的底部设置有基座(2),所述立杆(1)与基座(2)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撑杆(3)和第二撑杆(4),所述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均包括固定连接端(5)和可调连接端(6),所述固定连接端(5)通过第一连接件(7)与地面相连接,所述可调连接端(6)包括高度调节机构(8)和第二连接件(9),所述高度调节机构(8)能够调整第二连接件(9)与相应第一撑杆(3)、第二撑杆(4)底部的距离,以适应不平整地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杆(3)上开有第一连接槽(10),所述第二撑杆(4)与第一连接槽(10)相对应之处设置有第二连接槽(11),所述第一连接槽(10)与第二连接槽(11)相互卡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7)包括丝杆(12)、螺母(13)、位于固定连接端(5)底部的第一地脚(14),所述第一地脚(14)上设置有圆柱销(15),所述丝杆(12)的一端与圆柱销(15)连接,另一端穿过相应的第一撑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平周传煌陈长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之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