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3884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由储气筒总成、多功能电磁放水阀、底盘线束、翘板开关及蓄电池构成,多功能电磁放水阀安装于储气筒总成的排水孔上,多功能电磁放水阀通过底盘线束与翘板开关、蓄电池相连并构成回路;多功能电磁放水阀包含电磁阀本体,电磁阀本体的内腔分别为进水腔及放水腔,在进水腔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卡环、挡圈、压簧及电磁铁,电磁铁上连接有阀芯,阀芯的一端与电磁铁相连另一端穿过放水腔的通孔从电磁阀本体的底部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可实现在较远的位置对储气筒进行远程控制放水,或者近距离对储气筒进行手动放水,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制动系统储气筒的布置必须便于放水,然而受制于空间因素的影响,现有技术中的某些车型由于其储气筒布置位置导致其存在不便于放水的问题。例如,对于底盘较低的车型,其储气筒距离地面非常近,导致对储气筒放水时不得不趴在地面上进行;而对于某些专用汽车,由于货箱及防护装置的存在,操作人员若不钻进车架下面,将很难触及放水开关,因此,给操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可实现在较远的位置对储气筒进行远程控制放水,或者近距离对储气筒进行手动放水,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由储气筒总成、多功能电磁放水阀、底盘线束、翘板开关及蓄电池构成,其中,所述多功能电磁放水阀安装于储气筒总成的排水孔上,多功能电磁放水阀通过底盘线束与翘板开关、蓄电池相连并构成回路;所述多功能电磁放水阀包含电磁阀本体,电磁阀本体的内腔设有上下贯穿的台阶式通孔,所述台阶式通孔在电磁阀本体的内腔中分别构成上部的进水腔及下部的放水腔,所述进水腔的孔径大于放水腔的孔径;所述多功能电磁放水阀的进水腔与储气筒总成相连通,且在进水腔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相互压接的卡环、挡圈、压簧及电磁铁,卡环卡接于进水腔内,电磁铁压接于进水腔与放水腔相接端的腔壁,电磁铁上连接有阀芯,阀芯的一端与电磁铁相连,阀芯的另一端穿过放水腔的通孔并从电磁阀本体的底部伸出;其中,所述电磁铁的外径大于放水腔的孔径,阀芯的外径小于放水腔的孔径;在本技术的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中,当需要对储气筒总成进行放水时,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按下翘板开关,通过蓄电池对多功能电磁放水阀供电,当多功能电磁放水阀通电后,电磁阀本体将产生电磁力,推动电磁铁向上运动,使得电磁铁离开进水腔与放水腔相接端的腔壁,从而打开多功能电磁放水阀的放水腔达到储气筒总成远程自动排水的目的;若需要进行储气筒总成手动排水时,则可用手施力向上推动阀芯,通过阀芯推动电磁铁向上运动并克服压簧的弹力,使得电磁铁离开进水腔与放水腔相接端的腔壁,从而打开多功能电磁放水阀的放水腔达到储气筒总成排水的目的。进一步地,在所述进水腔与电磁铁相接的腔壁处设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可进一步保障电磁铁被压簧压接于进水腔与放水腔相接端的腔壁处时,对放水腔所起到的密闭性。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从放水腔伸出的一端上还连接有拉环,设置拉环可便于操作人员对储气筒总成进行手动排水时直接通过推动拉环来推动阀芯及电磁铁。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与阀芯为一体成型。本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的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可同时实现在较远的位置对储气筒进行远程控制放水,或者近距离对储气筒进行手动放水,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需要钻到车架下面对储气筒进行放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的多功能电磁放水阀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多功能电磁放水阀,2-储气筒总成,3-底盘线束,4-翘板开关,5-蓄电池,11-电磁阀本体,12-卡环,13-挡圈,14-压簧,15-电磁铁,16-阀芯,17-密封垫圈,18-拉环,111-进水腔,112-放水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由储气筒总成2、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底盘线束3、翘板开关4及蓄电池5构成。其中,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安装于储气筒总成2的排水孔上,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通过底盘线束3与翘板开关4、蓄电池5相连并构成回路。具体的,翘板开关4安装于驾驶室内,从而更加方便驾驶员操作,本技术的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主要通过翘板开关4控制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通断电,从而对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进行控制,达到远程控制储气筒总成2进行排水的目的。如图3~图4所示,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包含电磁阀本体11,电磁阀本体11的内腔设有上下贯穿的台阶式通孔,台阶式通孔在电磁阀本体11的内腔中分别构成上部的进水腔111及下部的放水腔112,进水腔111的孔径大于放水腔112的孔径。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的进水腔111与储气筒总成2相连通,且在进水腔111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相互压接的卡环12、挡圈13、压簧14及电磁铁15,卡环12卡接于进水腔111内,电磁铁15压接于进水腔111与放水腔112相接端的腔壁。电磁铁15上连接有阀芯16,阀芯16的一端与电磁铁15相连,阀芯16的另一端穿过放水腔112的通孔并从电磁阀本体11的底部伸出;本实施例中,电磁铁15与阀芯16为一体成型,且电磁铁15的外径大于放水腔112的孔径,阀芯16的外径小于放水腔112的孔径。具体的,在进水腔111与电磁铁15相接的腔壁处设有密封垫圈17,密封垫圈17可进一步保障电磁铁15被压簧14压接于进水腔111与放水腔112相接端的腔壁处时,对放水腔112所起到的密闭性。同时,在阀芯16从放水腔112伸出的一端上还连接有拉环18,设置拉环18可便于操作人员对储气筒总成2进行手动排水时直接通过推动拉环18来推动阀芯16及电磁铁15。当需要对储气筒总成2进行远程放水时,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按下翘板开关4,使得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底盘线束3、翘板开关4、蓄电池5之间构成的回路闭合,从而通过蓄电池5对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供电。当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通电后,电磁阀本体11将产生电磁力,推动电磁铁15向上运动,使得电磁铁15离开进水腔111与放水腔112相接端的腔壁,从而打开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的放水腔112达到储气筒总成2远程自动排水的目的。若需要进行储气筒总成2手动排水时,则可用手施力向上推动拉环18,从而通过拉环18推动阀芯16及电磁铁15向上运动并克服压簧14的弹力,使得电磁铁15离开进水腔111与放水腔112相接端的腔壁,从而打开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的放水腔112,达到储气筒总成2排水的目的。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储气筒总成(2)、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底盘线束(3)、翘板开关(4)及蓄电池(5)构成,其中,所述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安装于储气筒总成(2)的排水孔上,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通过底盘线束(3)与翘板开关(4)、蓄电池(5)相连并构成回路;所述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包含电磁阀本体(11),电磁阀本体(11)的内腔设有上下贯穿的台阶式通孔,所述台阶式通孔在电磁阀本体(11)的内腔中分别构成上部的进水腔(111)及下部的放水腔(112),所述进水腔(111)的孔径大于放水腔(112)的孔径;所述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的进水腔(111)与储气筒总成(2)相连通,且在进水腔(111)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相互压接的卡环(12)、挡圈(13)、压簧(14)及电磁铁(15),卡环(12)卡接于进水腔(111)内,电磁铁(15)压接于进水腔(111)与放水腔(112)相接端的腔壁,电磁铁(15)上连接有阀芯(16),阀芯(16)的一端与电磁铁(15)相连,阀芯(16)的另一端穿过放水腔(112)的通孔并从电磁阀本体(11)的底部伸出;其中,所述电磁铁(15)的外径大于放水腔(112)的孔径,阀芯(16)的外径小于放水腔(112)的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气筒电磁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储气筒总成(2)、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底盘线束(3)、翘板开关(4)及蓄电池(5)构成,其中,所述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安装于储气筒总成(2)的排水孔上,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通过底盘线束(3)与翘板开关(4)、蓄电池(5)相连并构成回路;所述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包含电磁阀本体(11),电磁阀本体(11)的内腔设有上下贯穿的台阶式通孔,所述台阶式通孔在电磁阀本体(11)的内腔中分别构成上部的进水腔(111)及下部的放水腔(112),所述进水腔(111)的孔径大于放水腔(112)的孔径;所述多功能电磁放水阀(1)的进水腔(111)与储气筒总成(2)相连通,且在进水腔(111)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相互压接的卡环(12)、挡圈(13)、压簧(14)及电磁铁(15),卡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闪陈廷海曹亮龙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