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带斜缝内填板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759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带斜缝内填板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加固结构,第一钢框架柱、钢框架失效柱及第二钢框架柱依次平行分布,两根第一钢框架梁的一端固定于第一钢框架柱的侧面,两根第一钢框架梁的另一端固定于钢框架失效柱的侧面,第一钢框架柱、钢框架失效柱及两根第一钢框架梁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第一内填钢板,两根第二钢框架梁的一端固定于钢框架失效柱的侧面,两根第二钢框架梁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钢框架柱的侧面,且钢框架失效柱、第二钢框架柱及两根第二钢框架梁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第二内填钢板,其中,第一内填钢板上及第二内填钢板上开设有若干斜缝,该结构能够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带斜缝内填板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加固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利用带斜缝内填板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建筑结构向着大型化、复杂化发展,而意外事件(如撞击、地震、爆炸等)的不断发生会引发结构的连续倒塌,使得建筑结构的安全使用受到了巨大威胁,其低概率、高损失的特点往往会造成结构灾难性的坍塌、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以及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如何防止建筑结构因局部破会而发生连续倒塌,保证结构在意外荷载作用下的整体牢固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常用于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是备用荷载路径法(又称拆除构件法),通过拆除钢框架结构的关键承重构件(柱)来考察剩余结构是否具有足够的抗倒塌能力来实现结构的再平衡。而钢框架结构在关键竖向构件失效后一般会通过梁机制、压拱机制、空腹机制和悬链线机制来平衡外部荷载。因此,可根据钢框架结构的抗倒塌机制来对其进行加固,进而提高钢框架结构的抗倒塌性能。目前,针对钢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如何预防和避免结构发生连续倒塌的应对对策和加固措施较少,使得钢框架结构的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带斜缝内填板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框架柱(11)、钢框架失效柱(2)、第二钢框架柱(12)、两根第一钢框架梁(31)及两根第二钢框架梁(32);第一钢框架柱(11)、钢框架失效柱(2)及第二钢框架柱(12)依次平行分布,两根第一钢框架梁(3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钢框架柱(11)的侧面,两根第一钢框架梁(31)的另一端固定于钢框架失效柱(2)的侧面,第一钢框架柱(11)、钢框架失效柱(2)及两根第一钢框架梁(31)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第一内填钢板(41),两根第二钢框架梁(32)的一端固定于钢框架失效柱(2)的侧面,两根第二钢框架梁(32)的另一端固定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带斜缝内填板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框架柱(11)、钢框架失效柱(2)、第二钢框架柱(12)、两根第一钢框架梁(31)及两根第二钢框架梁(32);第一钢框架柱(11)、钢框架失效柱(2)及第二钢框架柱(12)依次平行分布,两根第一钢框架梁(3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钢框架柱(11)的侧面,两根第一钢框架梁(31)的另一端固定于钢框架失效柱(2)的侧面,第一钢框架柱(11)、钢框架失效柱(2)及两根第一钢框架梁(31)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第一内填钢板(41),两根第二钢框架梁(32)的一端固定于钢框架失效柱(2)的侧面,两根第二钢框架梁(32)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钢框架柱(12)的侧面,且钢框架失效柱(2)、第二钢框架柱(12)及两根第二钢框架梁(32)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第二内填钢板(42),其中,第一内填钢板(41)上及第二内填钢板(42)上开设有若干斜缝,其中,第一内填钢板(41)上的斜缝与第二内填钢板(42)上的斜缝对称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带斜缝内填板预防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内填钢板(41)上的斜缝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宝钟炜辉郝际平谭政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