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油螺杆式空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70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油螺杆式空压机,包括壳体,壳体内的一端焊接固定有螺杆主机及电机,螺杆主机与壳体顶壁贴合,电机位于螺杆主机下方,壳体内另一端焊接固定有油箱,油箱与螺杆主机、电机之间设置有联轴盘;壳体顶部设置有风机,风机上设置有贯穿壳体的第一出风管道及第二出风管道,第一出风管道的出口正对于螺杆主机与联轴盘之间,第二出风管道的出口正对于联轴盘与油箱之间,螺杆主机、电机与联轴盘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道,联轴盘与油箱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道,联轴盘、电机与壳体底壁之间形成第三通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壳体内进行高效散热,使壳体内的温度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温度水平,从而增加壳体内零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油螺杆式空压机
本技术涉及空压机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无油螺杆式空压机。
技术介绍
无油螺杆压缩机中,气体在压缩时不与润滑油接触,无油压缩机的转子并不直接接触,相互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阳转子通过同步齿轮带动阴转子高速旋转,同步齿轮在传输动力的同时,还确保了转子间的间隙。无油螺杆压缩机所谓“无油”,指的是气体在被压缩过程中,完全不与油接触,即压缩机的压缩腔或转子之间没有油润滑,但压缩机中的轴承、齿轮等零部件,仍是用普通润滑方式进行润滑的,只是在这些润滑部位和压缩腔之间,采取了有效的隔离轴封。而现有的空压机主机转子和电机在工作时,温升较高,零件长期在高温下工作,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一般只能在10年之内,因此如何对空压机内部降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主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无油螺杆式空压机,可对壳体内进行高效散热,使壳体内的温度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温度水平,从而增加壳体内零件的使用寿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油螺杆式空压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的一端焊接固定有螺杆主机及电机,所述螺杆主机与所述壳体顶壁贴合,所述电机位于所述螺杆主机下方,所述壳体内另一端焊接固定有油箱,所述油箱与所述螺杆主机、所述电机之间设置有联轴盘,所述联轴盘焊接固定于所述壳体顶壁,所述联轴盘内部具有联轴腔,所述螺杆主机的转轴及所述电机主机的转轴穿设于所述联轴腔内、且均设置有传动齿轮,两块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联轴盘与所述油箱之间连通设置有供油液循环的进油管道及出油管道,所述进油管道及所述出油管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联轴腔的上、下两端连通,所述进油管道及所述出油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油箱的底部,所述进油管道及所述出油管道上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油箱内于所述进油管道的端部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壳体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机,所述风机上具有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一出风管道及第二出风管道,所述第一出风管道的出口正对于所述螺杆主机与所述联轴盘之间,所述第二出风管道的出口正对于所述联轴盘与所述油箱之间,所述螺杆主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联轴盘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道,所述联轴盘与所述油箱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道,所述联轴盘、所述电机与所述壳体底壁之间形成第三通风道,所述壳体底部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杆主机与所述电机之间形成有隔热通道。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过滤网。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油螺杆式空压机,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一通风道、第二通风道及第三通风道,风机通过第一通风道、第二通风道及第三通风道,可对壳体内进行高效散热,使壳体内的温度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温度水平,从而增加壳体内零件的使用寿命;风机设置于壳体外部,风机产生的热量可直接向外界传递,不会影响壳体内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壳体;200、螺杆主机;300、电机;400、油箱;500、联轴盘;510、联轴腔;520、传动齿轮;530、进油管道;531、循环泵;540、出油管道;550、单向阀;600、风机;610、第一出风管道;620、第二出风管道;700、第一通风道;710、第二通风道;720、第三通风道;730、出风口;740、隔热通道;750、过滤网;800、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油螺杆式空压机,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的一端焊接固定有螺杆主机200及电机300,所述螺杆主机200与所述壳体100顶壁贴合,所述电机300位于所述螺杆主机200下方,所述壳体100内另一端焊接固定有油箱400,所述油箱400与所述螺杆主机200、所述电机300之间设置有联轴盘500,所述联轴盘500焊接固定于所述壳体100顶壁,所述联轴盘500内部具有联轴腔510,所述螺杆主机200的转轴及所述电机300主机的转轴穿设于所述联轴腔510内、且均设置有传动齿轮520,两块所述传动齿轮520相互啮合传动;所述联轴盘500与所述油箱400之间连通设置有供油液循环的进油管道530及出油管道540,所述进油管道530及所述出油管道54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联轴腔510的上、下两端连通,所述进油管道530及所述出油管道540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油箱400的底部,所述进油管道530及所述出油管道540上均设置有单向阀550,设置于所述进油管道530的所述单向阀550将所述油箱400至所述联轴盘500单向导通,设置于所述出油管道540上的所述单向阀550将所述联轴盘500至所述油箱400单向导通,所述油箱400内于所述进油管道530的端部设置有循环泵531;所述壳体100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机600,所述风机600上具有贯穿所述壳体100的第一出风管道610及第二出风管道620,所述第一出风管道610的出口正对于所述螺杆主机200与所述联轴盘500之间,所述第二出风管道620的出口正对于所述联轴盘500与所述油箱400之间,所述螺杆主机200、所述电机300与所述联轴盘500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道700,所述联轴盘500与所述油箱400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道710,所述联轴盘500、所述电机300与所述壳体100底壁之间形成第三通风道720,所述壳体100底部靠近所述电机300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730。上述提供的一种无油螺杆式空压机,所述壳体100内部形成有所述第一通风道700、所述第二通风道710及所述第三通风道720,所述风机600产生的风通过所述第一通风道700、所述第二通风道710及所述第三通风道720,对所述壳体100内的所述螺杆主机200、所述电机300、所述联轴盘500及油箱400均可起到散热作用,使所述壳体100内的温度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温度水平,从而增加所述壳体100内零件的使用寿命;所述风机6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外部,所述风机600产生的热量可直接向外界传递,不会影响所述壳体100内温度。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主机200与所述电机300之间形成有隔热通道740;所述螺杆主机200及所述电机300均会产生热量,在所述风机600的作用下,所述隔热通道740内的热空气可尽快地向外排出,有利于所述螺杆主机200与所述电机300的散热。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730上设置有过滤网750;所述过滤网750可由不锈钢丝网编织而成,避免一些杂物进入所述壳体100内,影响空压机正常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0底部设置有万向轮800;所述万向轮800的设置有利于空压机的移动,同时有利于所述壳体100底部的通风,进一步增强空压机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0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的结构使所述壳体100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且适合批量生产,可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油螺杆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的一端焊接固定有螺杆主机(200)及电机(300),所述螺杆主机(200)与所述壳体(100)顶壁贴合,所述电机(300)位于所述螺杆主机(200)下方,所述壳体(100)内另一端焊接固定有油箱(400),所述油箱(400)与所述螺杆主机(200)、所述电机(300)之间设置有联轴盘(500),所述联轴盘(500)焊接固定于所述壳体(100)顶壁,所述联轴盘(500)内部具有联轴腔(510),所述螺杆主机(200)的转轴及所述电机(300)主机的转轴穿设于所述联轴腔(510)内、且均设置有传动齿轮(520),两块所述传动齿轮(520)相互啮合传动;所述联轴盘(500)与所述油箱(400)之间连通设置有供油液循环的进油管道(530)及出油管道(540),所述进油管道(530)及所述出油管道(54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联轴腔(510)的上、下两端连通,所述进油管道(530)及所述出油管道(540)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油箱(400)的底部,所述进油管道(530)及所述出油管道(540)上均设置有单向阀(550),所述油箱(400)内于所述进油管道(530)的端部设置有循环泵(531);所述壳体(100)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机(600),所述风机(600)上具有贯穿所述壳体(100)的第一出风管道(610)及第二出风管道(620),所述第一出风管道(610)的出口正对于所述螺杆主机(200)与所述联轴盘(500)之间,所述第二出风管道(620)的出口正对于所述联轴盘(500)与所述油箱(400)之间,所述螺杆主机(200)、所述电机(300)与所述联轴盘(500)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道(700),所述联轴盘(500)与所述油箱(400)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道(710),所述联轴盘(500)、所述电机(300)与所述壳体(100)底壁之间形成第三通风道(720),所述壳体(100)底部靠近所述电机(300)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7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油螺杆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的一端焊接固定有螺杆主机(200)及电机(300),所述螺杆主机(200)与所述壳体(100)顶壁贴合,所述电机(300)位于所述螺杆主机(200)下方,所述壳体(100)内另一端焊接固定有油箱(400),所述油箱(400)与所述螺杆主机(200)、所述电机(300)之间设置有联轴盘(500),所述联轴盘(500)焊接固定于所述壳体(100)顶壁,所述联轴盘(500)内部具有联轴腔(510),所述螺杆主机(200)的转轴及所述电机(300)主机的转轴穿设于所述联轴腔(510)内、且均设置有传动齿轮(520),两块所述传动齿轮(520)相互啮合传动;所述联轴盘(500)与所述油箱(400)之间连通设置有供油液循环的进油管道(530)及出油管道(540),所述进油管道(530)及所述出油管道(54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联轴腔(510)的上、下两端连通,所述进油管道(530)及所述出油管道(540)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油箱(400)的底部,所述进油管道(530)及所述出油管道(540)上均设置有单向阀(550),所述油箱(400)内于所述进油管道(530)的端部设置有循环泵(531);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添生邱才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汉诺斯压缩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