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液压马达驱动的单螺杆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69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凑型液压马达驱动的单螺杆泵,该单螺杆泵包括吸入室、定子、排出体,定子型腔内为转子,吸入室中的联轴杆接转子,联轴杆通过液压马达输出轴传递动力,输出轴与联轴杆之间为延长轴,液压马达输出轴沿延长轴的中心轴向固定于其内后部,延长轴后部安装有双列轴承,双列轴承内置于过渡连接盘的内腔中,过渡连接盘后端与液压马达相接,过渡连接盘前端与支撑延长轴的直联架固接,直联架的前端与吸入室后端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带承受轴向力的双列轴承,承担单螺杆泵输送物料时产生的作用在液压马达上的轴向反作用力,结构紧凑,有效缩小了整体长度,使得单螺杆泵能轻巧的安装在乳化炸药车的车厢底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液压马达驱动的单螺杆泵
本技术涉及单螺杆泵,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液压马达驱动的单螺杆泵。
技术介绍
单螺杆泵是容积式泵,其与常见的离心泵相比能够提供较大的输出压力,用于输送高压粘稠特殊介质;但就安装空间来说,单螺杆泵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轴向长度较长,占地面积较大,在一些安装空间受限制的情况下很难使用。如:在一些矿用乳化炸药车上安装单螺杆泵,因为车厢尺寸有限,通用单螺杆泵无法满足安装要求。尤其国内对于环保要求愈来愈高的情况下,乳化炸药已经在工业和民爆行业越来越普及,但是现有的单螺杆泵不仅无法输送乳化炸药,且现有的单螺杆泵由于其结构太长也无法车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节能环保的紧凑型液压马达驱动的单螺杆泵。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紧凑型液压马达驱动的单螺杆泵,该单螺杆泵包括吸入室、定子、排出体,吸入室的前端接定子,定子的前端接排出体,定子的型腔内装有转子,吸入室中装有将动力传递给转子的联轴杆,联轴杆前端与转子通过第一万向节相接,所述联轴杆通过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传递动力,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联轴杆之间设有延长轴,该延长轴的前端与联轴杆后端通过第二万向节相接,液压马达的输出轴沿延长轴的中心轴向固定于其内的后部,延长轴后部安装有双列轴承,双列轴承内置于过渡连接盘的内腔中,过渡连接盘的后端与液压马达相接,过渡连接盘前端与用于支撑延长轴的直联架固接,直联架的前端与吸入室后端相接。所述过渡连接盘为一套筒,沿套筒内腔的圆周设有凸出的一挡圈,且该挡圈的内径与延长轴尾端相匹配套于其上,所述延长轴上设有加粗的环形台,双列轴承位于该套筒内挡圈与延长轴环形台之间,该套筒内的后部与液压马达本体前部相匹配,且套装固定于其上。所述直联架是由上、下、前、后板面一体成型的矩形框,矩形框下板面底端设有底座,矩形框前板面的中部开有圆形口,该口内安装有轴套,延长轴穿过该轴套与联轴杆后端通过第二万向节相接,矩形框后板面的中部开有圆形口与过渡连接盘前端相接。沿所述套筒外圆周的前端设有环形台阶,直联架后部的圆形开口套装固定在该环形台阶上。所述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入端与汽车自身发动机输出端之间为带传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直联式单螺杆泵的直联架和液压马达之间通过特殊的过渡连接盘(类似转换连接支架)连接,内置一盘带承受轴向力的双列轴承,通过内置轴承的过渡连接盘,可以承担单螺杆泵输送物料时产生的作用在液压马达上的轴向反作用力,使得整个单螺杆泵的轴向长度大大减小,解决了普通直联式单螺杆泵轴向长度过长的问题,与传统的轴承架结构的单螺杆泵相比长度缩短优势明显,解决了普通单螺杆泵的轴向长度过长的问题,使得单螺杆泵能轻巧的安装在乳化炸药车的车厢底下,结构紧凑。本技术采用与过渡连接盘相匹配的延长轴满足传动需求,采用与传统不同的驱动方式即可实现对单螺杆泵的拖动,与传统的直联式单螺杆泵(使用减速电机通过法兰连接来拖动泵)相比,不用外接三项工业电源,仅仅依靠汽车自身发动机转动时输出的转动机械能,通过皮带传动,将发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单螺杆泵转动,把其他泵无法输送的硝铵基乳化炸药,通过本技术的单螺杆泵将乳化好的炸药输送到工位上,扩展了单螺杆泵的使用范围,且该驱动方式不用额外电源,仅使用汽车发动机的余力即可,耗电少,满足绿色节能环保理念。采用本技术的车载单螺杆泵特别适合在一些野外矿用间断作业的场合,跟随汽车的运动足迹随处都可以作业,不用外接电源,简单易操作、结实耐用、实用性很强,而且成本较低,经济可比性能好,对液压马达和单螺杆泵都准确匹配,即可派生出一个新系列的优势产品。对其中大小不同的五个规格单螺杆泵做过实验和市场推广,使用效果都很好,可广泛应用在中国民爆行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紧凑型液压马达驱动单螺杆泵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图1结构中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排出体;2.定子;3.转子;4.吸入室;5.过渡连接盘;6.双列轴承;7.液压马达;8.环形台;9.挡圈;10.直联架;101.上板面;102.下板面;103.前板面;104.后板面;105.底座;11.环形台阶;12.延长轴;13.轴套;14.第一万向节;15.第二万向节;16.液压马达的输出轴;17.联轴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紧凑型液压马达驱动的单螺杆泵,该单螺杆泵包括吸入室4、定子2、排出体1,吸入室4的前端接定子2,定子2的前端接排出体1,定子2的型腔内装有转子3,吸入室4中装有将动力传递给转子的联轴杆17,联轴杆17前端与转子通过第一万向节14相接,所述联轴杆17通过液压马达的输出轴16传递动力,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入端与汽车自身发动机输出端之间为带传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16与联轴杆17之间为延长轴12,液压马达的输出轴16沿延长轴12的中心轴向固定于其内的后部,延长轴12上套装有过渡连接盘5。如图2所示,过渡连接盘5为一套筒,沿套筒内的圆周设有凸出的一挡圈9将套筒分为前、后部,且该挡圈9的内径与延长轴12尾端相匹配套于其上,所述延长轴12上设有加粗的环形台8将其分为前段和后段,延长轴后段上安装有双列轴承6,且双列轴承6位于该套筒内挡圈9与延长轴环形台8之间,该套筒内的后部与液压马达本体前部相匹配,且套装固定于其上。过渡连接盘5前端为用于支撑延长轴的直联架10,直联架10的前端与吸入室4后端相接触。直联架10是由上板面101、下板面102、前板面103、后板面104一体成型的矩形框,矩形框下板面底端设有底座105,矩形框前板面103的中部开有圆形口,该口内安装有轴套13,延长轴12穿过该轴套13与联轴杆17后端通过所述第二万向节15相接,矩形框后板面104的中部开有圆形口,沿套筒外圆周的前端设有环形台阶11,直联架10后部的圆形开口套装固定在该环形台阶11上。使用时,矿用工况一般较苛刻,使得单螺杆泵能轻巧的安装在乳化炸药车的车厢底下,依靠汽车自身发动机转动时输出的转动机械能,通过皮带传动,将发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单螺杆泵转动,把已经乳化好的炸药输送到工位上,不用额外使用电源,仅仅使用汽车发动机的余力即可。直联架和液压马达之间安装有过渡连接盘,过渡连接盘中内置一盘带承受轴向力的双列轴承,通过内置轴承的过渡连接盘,承担单螺杆泵输送物料时产生的作用在液压马达上的轴向反作用力,与原有直联式单螺杆泵的轴向长度相比,使得整个单螺杆泵的轴向长度大大减小:如:对于输送流量为10方每小时的相同规格大小的NM063-02S的泵来说,采用本技术,整个泵的总长度能缩短700毫米。对于输送流量为6方每小时的相同规格大小的NM053-02S的泵来说,采用本技术的结构,整泵的总长度将缩短500毫米。对于不同规格型号大小的泵,采用本技术的结构,不仅整个泵的总长度均有缩短,且能够把其他泵无法输送的硝铵基乳化炸药输送到工位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液压马达驱动的单螺杆泵,该单螺杆泵包括吸入室、定子、排出体,吸入室的前端接定子,定子的前端接排出体,定子的型腔内装有转子,吸入室中装有将动力传递给转子的联轴杆,联轴杆前端与转子通过第一万向节相接,所述联轴杆通过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传递动力,其特征在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16)与联轴杆(17)之间设有延长轴(12),该延长轴(12)的前端与联轴杆(17)后端通过第二万向节(15)相接,液压马达的输出轴(16)沿延长轴(12)的中心轴向固定于其内的后部,延长轴(12)后部安装有双列轴承(6),双列轴承(6)内置于过渡连接盘(5)的内腔中,过渡连接盘(5)的后端与液压马达(7)相接,过渡连接盘(5)前端与用于支撑延长轴(12)的直联架(10)固接,直联架(10)的前端与吸入室(4)后端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液压马达驱动的单螺杆泵,该单螺杆泵包括吸入室、定子、排出体,吸入室的前端接定子,定子的前端接排出体,定子的型腔内装有转子,吸入室中装有将动力传递给转子的联轴杆,联轴杆前端与转子通过第一万向节相接,所述联轴杆通过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传递动力,其特征在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16)与联轴杆(17)之间设有延长轴(12),该延长轴(12)的前端与联轴杆(17)后端通过第二万向节(15)相接,液压马达的输出轴(16)沿延长轴(12)的中心轴向固定于其内的后部,延长轴(12)后部安装有双列轴承(6),双列轴承(6)内置于过渡连接盘(5)的内腔中,过渡连接盘(5)的后端与液压马达(7)相接,过渡连接盘(5)前端与用于支撑延长轴(12)的直联架(10)固接,直联架(10)的前端与吸入室(4)后端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液压马达驱动的单螺杆泵,其特征在于:过渡连接盘(5)为一套筒,沿套筒内腔的圆周设有凸出的一挡圈(9),且该挡圈(9)的内径与延长轴(12)尾端相匹配套于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三邵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耐驰兰州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