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高温热油泵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369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能耗高温热油泵冷却系统,包括热油泵,冷却循环水来管道经第一电磁阀连接热油泵循环水入端,冷却循环水回水管道经第二电磁阀连接热油泵循环水出端,反应注水来管道连接调节阀一端及第三电磁阀一端,调节阀另一端连接注水罐和第四电磁阀一端,第三电磁阀另一端连接热油泵循环水入端,第四电磁阀一端连接热油泵循环水出端;反应注水来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器电连接,压力控制器输出端电连接第一至第四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改制;其将热油泵冷却水由循环水改为除盐水,解决了热油泵循环水易结垢问题,延长了高温机封使用寿命且节约了高温泵循环水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能耗高温热油泵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温热油泵冷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低能耗低能耗高温热油泵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是有炼制中加氢装置精制柴油外送泵、分馏塔底重沸炉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机械密封泄漏,四台泵均需要采用循环水作为冷却、密封介质,而循环水硬度较高,高温时容易结垢堵塞密封通道。频繁更换机械密封,不仅加大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也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另外,机泵均是加氢装置的关键设备,如果同时出现问题,只能作停工处理,这就给装置的平稳运行带来了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低能耗高温热油泵冷却系统。其技术方案是:低能耗高温热油泵冷却系统,包括热油泵、反应注水来管道和注水罐,热油泵上设有热油出入管道,冷却循环水来管道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热油泵循环水的输入端,冷却循环水回水管道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热油泵循环水的输出端,反应注水来管道与调节阀的一端及第三电磁阀的一端管道连接,调节阀的另一端管道连接注水罐和第四电磁阀的一端,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热油泵循环水的输入端,第四电磁阀的一端连接热油泵循环水的输出端;所述调节阀左侧的反应注水来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器的控制端电连接,压力控制器的一路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压力控制器的另一路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压力开关或为电接点压力表。所述压力控制器包括稳压电源、电阻、二极管、三极管和继电器,稳压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与继电器的一端、二极管的负极及压力传感器的一端相连接,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稳压电源的负极输出端与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稳压电源的一输入端连接继电器触点的动端及第一电源端子,稳压电源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磁阀的一电源端、第二电磁阀的一电源端、第三电磁阀的一电源端及第四电磁阀的一电源端,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电源端及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电源端连接继电器触点的常闭端,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电源端及第四电磁阀的另一电源端连接继电器触点的常开端。所述稳压电源的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或380V,其输出电压为直流12V;所述电阻的阻值为4.7kΩ;所述二极管的型号为1N4007;所述三极管的型号为8050;所述继电器的工作电压为直流12V,其触点电流容量大于等于第一电磁阀至第四电磁阀工作电流之和;所述第一电磁阀至第四电磁阀的工作电压均为交流220V或380V。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改制、使用安全方便;其将热油泵冷却水由循环水改为反应系统注水的除盐水,解决了热油泵循环水易结垢问题,延长了高温机封使用寿命且节约了高温泵循环水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一种低能耗高温热油泵冷却系统,包括热油泵1、反应注水来管道2和注水罐3,热油泵1上设有热油出管道10、热油入管道9,冷却循环水来管道4通过第一电磁阀11连接热油泵1循环水的输入端,冷却循环水回水管道5通过第二电磁阀12连接热油泵1循环水的输出端,反应注水来管道2与调节阀6的一端及第三电磁阀13的一端管道连接,调节阀6的另一端管道连接注水罐3和第四电磁阀14的一端,所述第三电磁阀13的另一端连接热油泵1循环水的输入端,第四电磁阀14的一端连接热油泵1循环水的输出端;所述调节阀6左侧的反应注水来管道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与压力控制器8的控制端电连接,压力控制器8的一路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磁阀11和第二电磁阀12,压力控制器8的另一路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磁阀13和第四电磁阀14。所述压力传感器7为压力开关或为电接点压力表。所述压力控制器8包括稳压电源DC、电阻R、二极管D、三极管T和继电器J,稳压电源DC的正极输出端与继电器J的一端、二极管D的负极及压力传感器7的一端相连接,压力传感器7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与三极管T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T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稳压电源DC的负极输出端与三极管T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稳压电源DC的一输入端连接继电器触点J1的动端及第一电源端子M1,稳压电源DC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第一电磁阀11的一电源端、第二电磁阀12的一电源端、第三电磁阀13的一电源端及第四电磁阀14的一电源端,第一电磁阀11的另一电源端及第二电磁阀12的另一电源端连接继电器触点J1的常闭端,第三电磁阀13的另一电源端及第四电磁阀14的另一电源端连接继电器触点J1的常开端。所述稳压电源DC的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或380V,其输出电压为直流12V;所述电阻R的阻值为4.7kΩ;所述二极管D的型号为1N4007;所述三极管T的型号为8050;所述继电器J的工作电压为直流12V,其触点电流容量大于等于第一电磁阀11至第四电磁阀14工作电流之和;所述第一电磁阀11至第四电磁阀14的工作电压均为交流220V或380V。运行时,第一电源端子M1、第二电源端子M2连接电源。完全打开调节阀6,反应注水来管道2内的除盐水直接进入注水罐3,进入压力传感器7的压力较低,其触点断开,此时三极管T无偏置电压而截至,第一电磁阀11及第二电磁阀12工作,循环水通过第一电磁阀11及第二电磁阀12供给热油泵1冷却用循环水;慢慢关小调节阀6,使进入压力传感器7的压力逐渐提高至0.1—0.3Mpa(此数值可根据需要设置电接点压力表或选择压力开关)时,压力传感器7的触点闭合经电阻R触发三极管T导通,继电器J吸合,继电器触点J1翻转,第一电磁阀11及第二电磁阀12失电关闭,第三电磁阀13及第四电磁阀14得电工作,投用反应注水来管道2内的除盐水代替冷却循环水。当反应注水来管道2内的除盐水由于某种原因而压力降低或消失时,压力控制器8自动控制将热油泵1的冷却循环水切换回冷却循环水来管道4及冷却循环水回水管道5,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改制、使用安全方便;其将高温机泵冷却水由循环水改为反应系统注水的除盐水,解决了热油泵循环水易结垢问题,延长了高温机封使用寿命且节约了高温泵循环水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能耗高温热油泵冷却系统,包括热油泵、反应注水来管道和注水罐,热油泵上设有热油出入管道,冷却循环水来管道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热油泵循环水的输入端,冷却循环水回水管道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热油泵循环水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反应注水来管道与调节阀的一端及第三电磁阀的一端管道连接,调节阀的另一端管道连接注水罐和第四电磁阀的一端,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热油泵循环水的输入端,第四电磁阀的一端连接热油泵循环水的输出端;所述调节阀左侧的反应注水来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器的控制端电连接,压力控制器的一路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压力控制器的另一路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低能耗高温热油泵冷却系统,包括热油泵、反应注水来管道和注水罐,热油泵上设有热油出入管道,冷却循环水来管道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热油泵循环水的输入端,冷却循环水回水管道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热油泵循环水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反应注水来管道与调节阀的一端及第三电磁阀的一端管道连接,调节阀的另一端管道连接注水罐和第四电磁阀的一端,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热油泵循环水的输入端,第四电磁阀的一端连接热油泵循环水的输出端;所述调节阀左侧的反应注水来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控制器的控制端电连接,压力控制器的一路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压力控制器的另一路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高温热油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压力开关或为电接点压力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高温热油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器包括稳压电源、电阻、二极管、三极管和继电器,稳压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与继电器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鹏孙广辉赵海云刘洪刚郭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