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站室外平台检查口防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3691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站室外平台检查口防水系统,设置于地铁车站室外平台,包括,带有滴水条的检修盖板构件、排水槽构件和平台面层构件;检修盖板构件为检修口的封堵盖板,检修盖板构件的下方设置有排水槽构件,平台面层构件内部预埋有排水管。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系统内部设置排水通道及合理的防水构造,实现了高效防水的功能,有效提高室外平台检修口防水盖板的防水性能,避免检修口漏水对地铁设备造成的损毁,保障地铁车站的安全运营。防水盖板系统工艺简单、施工方便、防水效果好、可靠性强,提升了工程品质。特别是防水盖板模块化程度高,便于产品的产业化推广。在地铁工程及其他类似工程中,该防水盖板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站室外平台检查口防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查口防水盖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室外平台使用的检查口防水盖板。
技术介绍
车站室外平台主要应用于地铁车站室外平台,车站室外平台检查口防水盖板作为车站设备、管线检查口的盖板使用。在地铁车站设计中,部分地面平台需设置检查口,用于设备或管线维护情况下车站工作人员进入相关区域使用。检查口盖板的防水效果直接影响车站的安全运营。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大量建设,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经常需要在出入口等室外位置设置管线或人员的检查口,用于设备或管线维护情况下车站工作人员进入相关区域使用。此种室外检查口上方需要设置防水盖板,避免雨水进入地铁车站内部。目前,该种室外平台防水盖板一般以胶条密封洞口四周的方式进行防水,该防水方式存在施工质量难控制、节点易老化、排水差等问题,运营使用后漏水问题严重,对车站运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解决因施工质量、节点老化造成的防水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避免漏水对地铁运营安全造成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已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防水、排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检查口防水盖板系统。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站室外平台检查口防水系统,设置于地铁车站室外平台,包括,带有滴水条的检修盖板构件、排水槽构件和平台面层构件;所述检修盖板构件为检修口的封堵盖板,检修盖板构件的下方设置有排水槽构件,所述平台面层构件内部预埋有排水管。所述检修盖板构件包括盖板面层、面层结合层、混凝土板、角钢和“L”型滴水条;在所述混凝土板上部自上而下设置盖板面层和面层结合层,在混凝土板四周设置有角钢,所述角钢下部焊接有“L”型滴水条。所述排水槽构件包括橡胶条、固定钢条、方钢管、钢排水槽、排水口和铁脚;所述方钢管、钢排水槽和铁脚焊接为一体,构成洞口基础构件;在钢排水槽一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方钢管上部焊接两条固定钢条,两条固定钢条之间填塞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高于固定钢条。所述平台面层构件包括地面面层、结合层、填充层、结构板和排水管;所述结构板上部自上而下设置有地面面层、结合层和填充层;所述排水管位于填充层中,连接排水口通至室外平台侧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系统内部设置排水通道及合理的防水构造,实现了高效防水的功能,有效提高室外平台检修口防水盖板的防水性能,避免检修口漏水对地铁设备造成的损毁,保障地铁车站的安全运营。防水盖板系统工艺简单、施工方便、防水效果好、可靠性强,提升了工程品质。特别是防水盖板模块化程度高,便于产品的产业化推广。在地铁工程及其他类似工程中,该防水盖板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及推广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地面层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盖板下层平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向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1中B-B向剖面节点示意图;图5是图2中C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0、平台检修盖板构件11、盖板面层12、面层结合层13、混凝土板14、角钢15、“L”型滴水条20、排水槽构件21、橡胶条22、固定钢条23、方钢管24、钢排水槽25、排水口26、铁脚30、平台面层构件31、地面面层32、结合层33、填充层34、结构板35、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地铁车站室外平台,作为车站设备、管线检修口的盖板使用。以“防排结合”的理念将“防水”与“排水”有机结合,创造了一体化的防排水构件系统。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车站室外平台检查口防水系统,设置于地铁车站室外平台,包括,检修盖板构件10、排水槽构件20和平台面层构件30;所述排水槽构件20的上部设置有检修盖板构件10,检修盖板构件10为检修口的封堵盖板,所述平台面层构件30内部预埋有排水管。所述检修盖板构件10包括盖板面层11、面层结合层12、混凝土板13、角钢14和“L”型滴水条15;在所述混凝土板13上部自上而下设置盖板面层11和面层结合层12,在混凝土板13四周设置角钢14,所述角钢14下部焊接“L”型滴水条15。“L”型滴水条15的设置可以有效引导雨水滴入下方排水槽构件内,防止雨水沿盖板底部渗入洞口。所述排水槽构件20包括橡胶条21、固定钢条22、方钢管23、钢排水槽24、排水口25和铁脚26;平台检修构件10放置于橡胶条21上方,所述方钢管23、钢排水槽24和铁脚26彼此焊接,构成洞口基础构件;钢排水槽24为“U”型槽钢与方钢组合件,槽钢用于收集、排出盖板漏入的雨水,在钢排水槽24一端(1%找坡底端)设置有排水口25;所述方钢管23通过焊接与预埋铁脚26连接,方钢管23上部焊接两条固定钢条22,两条固定钢条22之间填塞有橡胶条21,所述橡胶条21高于固定钢条22。以方钢管23和钢排水槽24为主要部件焊接而成的全新构件,既达到了收集雨水的目的和有效防止渗水的作用,又避免了传统盖板下方节点易老化、易渗漏的问题,同时,一体化的设计思路更利于产业化推广。所述平台面层构件30包括地面面层31、结合层32、填充层33、结构板34和排水管35;所述结构板34上部自上而下设置有地面面层31、结合层32和填充层33;所述排水管35位于填充层33中,排水管用以排出排水槽中的雨水,排水管35与排水口25焊接形成整体,连接排水口25通至室外平台侧壁。排水管35的设置实现了整个系统的组织排水功能,真正起到了“防排结合”的作用,避免了因节点构件内积水造成的渗水问题。本专利技术检查口防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室外平台积水时,水沿平台检修盖板与钢排水槽24的缝隙等构造不闭合处,经构件侧壁及“L”型滴水条15进入钢排水槽24,钢排水槽24内的雨水经1%找坡通过排水口25流向排水管35。排水管35以2%坡度将雨水排至室外。“L”型滴水条15、钢排水槽24、排水口25与排水管35的设置体现了本专利技术“防排结合”的设计思路,同时构件的模块化为产品产业化推广提供了便利。本专利技术由于洞口一体化构件,有效解决了传统室外防水盖板防水节点易老化、排水效果不佳、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避免了洞口漏水造成的不便和损失,提升了工程品质。该结构工艺简单,工程质量可控,产品模块化程度高,便于产业化推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技术构思,也可用基本相同的结构,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站室外平台检查口防水系统,设置于地铁车站室外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滴水条的检修盖板构件(10)、排水槽构件(20)和平台面层构件(30);所述检修盖板构件(10)为检修口的封堵盖板,检修盖板构件(10)的下方设置有排水槽构件(20),所述平台面层构件(30)内部预埋有排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站室外平台检查口防水系统,设置于地铁车站室外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滴水条的检修盖板构件(10)、排水槽构件(20)和平台面层构件(30);所述检修盖板构件(10)为检修口的封堵盖板,检修盖板构件(10)的下方设置有排水槽构件(20),所述平台面层构件(30)内部预埋有排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室外平台检查口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盖板构件(10)包括盖板面层(11)、面层结合层(12)、混凝土板(13)、角钢(14)和“L”型滴水条(15);在所述混凝土板(13)上部自上而下设置盖板面层(11)和面层结合层(12),在混凝土板(13)四周设置有角钢(14),所述角钢(14)下部焊接有“L”型滴水条(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室外平台检查口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紫强高兴孙明李垚毕书孟吕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