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及制备、用途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61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15
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包括纤维纱芯及其外部裹有的外混合层,外混合层由聚合物与香味料混合而成,香味料为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纤维纱芯为单根长丝或多根长丝绞缠在一起的长丝束,纤维纱芯的制作原料为可生物降解材料,制作时,纤维纱芯外表面通过裹上熔融态混合物或混合液的方式以生成外混合层,应用时,复合纤维纱可应用于香烟领域中的香味产生部件。本设计不仅能够抑制香料的不必要挥发,能使应用时香料挥发的较均匀,而且环保性较强,工作效率较高,适合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及制备、用途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纤维纱,尤其涉及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及制备、用途工艺,具体适用于能够抑制香料的不必要挥发,且能确保应用时香料挥发的较均匀。
技术介绍
目前,消费者对烟草香味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传统的纯烟草产生的烟香味道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在高档香烟中,差异化香型的香烟既体现了产品形象、个性,又充实了品牌内涵、提升了产品的价格档次。常用的香烟中添加香料的方式是将香精喷洒在烟丝上,以烟丝为载体进行附着,或是直接在滤嘴中添加香料。类似方法很难抑制香料的不必要挥发,同时对香烟使用时香味的浓淡变化难以控制。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抑制香料的不必要挥发、应用时香料挥发的不均匀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香料的不必要挥发、应用时香料挥发的较均匀的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及制备、用途工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包括纤维纱芯;所述纤维纱芯的外部裹有外混合层,所述外混合层由聚合物与香味料混合而成,所述香味料为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所述纤维纱芯为单根长丝或多根长丝绞缠在一起的长丝束。所述纤维纱芯的制作原料为可生物降解材料。所述纤维纱芯的制作原料为聚乙烯、聚乳酸、醋酸纤维素、淀粉基聚酯、纸、棉、麻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或任意多种混合。所述纤维纱芯的外径为0.05―0.50毫米。所述纤维纱芯与复合纤维纱的半径比为1:1.1―1:2;所述单根长丝为中空或实心结构,其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纤维、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纤维或横截面为异形的异形纤维;所述纤维纱芯为中空或实心结构,其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异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纤维纱芯内的长丝为中空或实心结构,其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纤维、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纤维或横截面为异形的异形纤维。所述聚合物为聚己内酯、聚已二酸丁二醇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氧丙烯、聚丙烯、聚乙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衣康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或任意多种混合。所述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的制作原料为薄荷醇、丁香油酚、绿薄荷、薄荷油、可可粉、香草、肉桂、水果香料、欧亚甘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或任意多种混合。一种上述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纤维纱芯经过烘道以进行烘干除水,再将纤维纱芯穿经熔融态混合物或混合液,以将聚合物与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的混合物包覆在纤维纱芯上以得到包覆纱,然后将通过熔融态混合物所得的包覆纱送入模具,并经过空气冷却后收卷以得到所述的复合纤维纱,或者,将通过混合液所得的包覆纱送入烘道,并经过烘干后收卷以得到所述的复合纤维纱;当纤维纱芯穿经熔融态混合物时,熔融态混合物为聚合物与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混合均匀之后的所得物,纤维纱芯浸渍在该熔融态混合物中以完成包覆;当纤维纱芯穿经混合液时,混合液为聚合物与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一同溶解在乙醇中的所得物,纤维纱芯浸润在该混合液中以完成包覆。所述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的重量为聚合物重量的1.0%―10.0%。一种上述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的用途工艺;所述用途工艺是指将所述复合纤维纱应用于香烟领域中的香味产生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及制备、用途工艺中,所述复合纤维纱包括纤维纱芯及其外部裹有的外混合层,该外混合层由聚合物与香味料混合而成,香味料为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且纤维纱芯为单根长丝或多根长丝绞缠在一起的长丝束,在应用的过程中,当复合纤维纱未被使用时,外混合层对混合在其内部的香味料有包裹作用,能够抑制香味料的挥发,当复合纤维纱被使用时,如作为香烟中的香味产生部件,且香烟被点燃时,外混合层会逐渐融化或分解,被裹于其内部的香味料会逐渐外露与挥发,挥发速度均匀,香味持久、醇厚。此外,纤维纱芯的比表面积大,利于将外混合层裹在其外表面,也利于添加更多的香味料,进而得到更佳的香味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抑制香料的不必要挥发、应用时香料挥发的较均匀,而且利于提高香味料的使用效果。2、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及制备、用途工艺中,纤维纱芯的制作原料为可生物降解材料,优选为聚乙烯、聚乳酸、醋酸纤维素、淀粉基聚酯、纸、棉、麻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或任意多种混合,而生物降解材料的环保性更强,更利于扩大应用范围,此外,聚合物也可以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本设计的可生物降解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利于可生物降解,环保性更强。3、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及制备、用途工艺中,在制备复合纤维纱时,先需要在纤维纱芯的外表面包覆上聚合物与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的混合物以得到包覆纱,再进行冷却或烘干处理以可得到本产品,整个流程布局清晰,前后衔接流畅,非常适合于规模化生产,工作效率较高,此外,包覆过程还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聚合物与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混合均匀之后的熔融态混合物,另一种是聚合物与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一同溶解在乙醇中的混合液,这两种选择扩大了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其能够适应于不同的操作对象,以获得最佳的包覆效果,最终得到更好质量的产品。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工作效率较高、适合规模化生产,而且可调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包括纤维纱芯;所述纤维纱芯的外部裹有外混合层,所述外混合层由聚合物与香味料混合而成,所述香味料为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所述纤维纱芯为单根长丝或多根长丝绞缠在一起的长丝束。所述纤维纱芯的制作原料为可生物降解材料。所述纤维纱芯的制作原料为聚乙烯、聚乳酸、醋酸纤维素、淀粉基聚酯、纸、棉、麻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或任意多种混合。所述纤维纱芯的外径为0.05―0.50毫米。所述纤维纱芯与复合纤维纱的半径比为1:1.1―1:2;所述单根长丝为中空或实心结构,其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纤维、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纤维或横截面为异形的异形纤维;所述纤维纱芯为中空或实心结构,其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异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纤维纱芯内的长丝为中空或实心结构,其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纤维、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纤维或横截面为异形的异形纤维。所述聚合物为聚己内酯、聚已二酸丁二醇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氧丙烯、聚丙烯、聚乙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衣康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或任意多种混合。所述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的制作原料为薄荷醇、丁香油酚、绿薄荷、薄荷油、可可粉、香草、肉桂、水果香料、欧亚甘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或任意多种混合。一种上述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纤维纱芯经过烘道以进行烘干除水,再将纤维纱芯穿经熔融态混合物或混合液,以将聚合物与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的混合物包覆在纤维纱芯上以得到包覆纱,然后将通过熔融态混合物所得的包覆纱送入模具,并经过空气冷却后收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包括纤维纱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纱芯的外部裹有外混合层,所述外混合层由聚合物与香味料混合而成,所述香味料为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所述纤维纱芯为单根长丝或多根长丝绞缠在一起的长丝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包括纤维纱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纱芯的外部裹有外混合层,所述外混合层由聚合物与香味料混合而成,所述香味料为香料添加剂或香料微胶囊;所述纤维纱芯为单根长丝或多根长丝绞缠在一起的长丝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纱芯的制作原料为可生物降解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纱芯的制作原料为聚乙烯、聚乳酸、醋酸纤维素、淀粉基聚酯、纸、棉、麻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或任意多种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纱芯的外径为0.05―0.50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纱芯与复合纤维纱的半径比为1:1.1―1:2;所述单根长丝为中空或实心结构,其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纤维、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纤维或横截面为异形的异形纤维;所述纤维纱芯为中空或实心结构,其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异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纤维纱芯内的长丝为中空或实心结构,其为横截面为圆形的纤维、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纤维或横截面为异形的异形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可挥发香味且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聚己内酯、聚已二酸丁二醇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氧丙烯、聚丙烯、聚乙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衣康酸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蕾胡睿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龙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