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黄麻纤维品质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材料加工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黄麻纤维品质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黄麻,属椴树科黄麻属,韧皮纤维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短日照作物,别名火麻、绿麻、络麻、水络麻、野洋麻、圆果黄麻、圆蒴黄麻、苦麻叶、牛泥茨、三珠草、天紫苏、麻骨头等,是一种长而柔软的、有光泽的植物纤维,可以织成高强度的粗糙的细丝。黄麻纤维是最廉价的天然纤维之一,种植量和用途的广泛都仅次于棉花,具有吸湿性能好、散失水分快等特点,主要用于纺织麻袋、粗麻布等。纤维的颜色从白色到褐色,长1-4米。黄麻纤维是一种廉价而又性能优异的天然纤维素纤维,特有的纤维性能展现了产品良好的实用性和外观风格,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由于黄麻纤维在提取加工中仍然受传统工艺的限制,导致黄麻纤维的品质得不到提高,与棉花、亚麻等天然纤维相比,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导致黄麻纤维纺织品在低层次产品上恶性竞争,制约着产品性能的开发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黄麻纤维品质的加工方法,最终制备得到的黄麻纤维在强度、细度、长度、纺织性方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黄麻纤维品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漂洗处理后的黄麻纤维置于醋酸钾‑乙醇混合溶剂中,在300‑350转/分钟下搅拌混合15‑20分钟,加入纤维改性剂,用量为混合溶剂质量的5.0‑5.5%,该纤维改性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醋酸锌13‑16份、硼砂6.0‑7.0份、氨基磺酸5.0‑6.0份、松香酸钠皂4.0‑4.5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3‑2.5份、二羟甲基脲占1.4‑1.6份、氢氧化钠占1.0‑1.4份、三聚磷酸钠占1.0‑1.2份、水600‑700份;(2)将步骤(1)混合物料加热至40‑45℃,滴加松节油‑乙醇混合消泡剂,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黄麻纤维品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漂洗处理后的黄麻纤维置于醋酸钾-乙醇混合溶剂中,在300-350转/分钟下搅拌混合15-20分钟,加入纤维改性剂,用量为混合溶剂质量的5.0-5.5%,该纤维改性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醋酸锌13-16份、硼砂6.0-7.0份、氨基磺酸5.0-6.0份、松香酸钠皂4.0-4.5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3-2.5份、二羟甲基脲占1.4-1.6份、氢氧化钠占1.0-1.4份、三聚磷酸钠占1.0-1.2份、水600-700份;(2)将步骤(1)混合物料加热至40-45℃,滴加松节油-乙醇混合消泡剂,并保温低速搅拌1-2小时,搅拌速度为80-100转/分钟,然后置于离心机中在1500-1800转/分钟下离心处理10-12分钟,倒去上层液,使用质量浓度为0.12-0.14%的苏打水继续离心洗涤2-3次,减压抽滤后在50-55℃下干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运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盛达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