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义专利>正文

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45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它是由外基层板和上、下两层内基层板结构组成的外墙板内的上、中、下三个腔体,上、中腔体内设有纵横交错相互垂直的拉结筋条,拉结筋条构成的框架结构内放置开有通孔的聚苯乙烯板,通孔内分别设有圆柱体与上、下内基层板相连和外基层板与内基层板相连。下腔体内镶嵌有等间距排列的拉结块体与内基层板和外基层板相互连接。该墙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隔声隔热效果好,特别达到了墙板内可纵横穿管穿线方便快捷的目的,同时不破坏墙体的整体强度,重点解决了新型墙体材料外墙板在寒冷地区应用中存在的一直无法克服的“冷桥”难题。该墙板还具有高强、轻质、节能等诸多优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用墙板,特别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用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的技术专利的轻质复合墙板,它包括墙板上、下面层8和9及其间的隔热内芯层2,基中,墙板上、下面层8和9间设有加强板层,其特征在于加强板层由沿宽度方向呈十字形的垂直加强板3和水平加强板4组成,并在厚度方向均布设置圆柱支承筋5,同时在墙板的上下、左右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安装凸榫1和凹槽7,及安装连接孔6。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制造模具化生产,工艺简单,造价低,保温隔热,高强轻质体簿,防水防潮耐火等特点。然而,墙体内无法穿管穿线,安装通讯网络线、电源线、采暖管线时容易破坏墙体的整体强度,同时未解决寒冷地区外墙板“冷桥”现象的发生。其二解决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外墙板在寒冷地区应用中存在的一直无法克服的“冷桥”难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外基层板1和上、下两层内基层板2、3结构组成的外墙板内的上、中、下三个腔体4、5、6,上、中腔体4、5内设有纵横交错相互垂直的拉结筋条11、12、13、14,拉结筋条11、12、13、14构成的框架结构内放置开有通孔的聚苯乙烯板7、8,通孔内分别设有圆柱体9、10与上、下内基层板2、3相连和外基层板1与内基层板2相连。下腔体3内镶嵌有等间距排列的拉结块体15与内基层板3和外基层板1相互连接。本技术优点是a、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加工。b、达到了新型条型板内部纵横穿管穿线方便快捷的目的,且不破坏墙体的整体强度。c、该保温外墙板尤其具有隔声隔热等特点,而且增加了热阻系数,减少了墙板的导热系数。d、尤其是解决了新型条型板材安装接缝处在寒冷地区存在的一直无法克服的“冷桥”难题。图2是本技术纵向凸凹槽立体示意图。图3要本技术纵向两端凹槽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横向一端凹槽,另一端双凸榫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图2的B-B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纵向两端头一端为凹槽一端为双凸榫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圆柱体9与聚苯乙烯板7连接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圆柱体10与聚苯乙烯板8连接示意图附图说明图10拉结块体与内基层板连接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上、中、下三个腔体结构示意图由图1-图11可知,本技术是由外基层板1和上、下两层内基层板2、3结构组成的外墙板内的上、中、下三个腔体4、5、6,上、中腔体4、5内设有纵横交错相互垂直的拉结筋条11、12、13、14,拉结筋条11、12、13、14构成的框架结构内放置开有通孔的聚苯乙烯板7、8,通孔内分别设有圆柱体9、10与上、下内基层板2、3相连和外基层板1与内基层板2相连。下腔体3内镶嵌有等间距排列的拉结块体15与内基层板3和外基层板1相互连接。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纵向两端头设有凹槽13、14。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纵向两端头分别是一端为凹槽15,另一端为单凸榫16。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纵向两端头一端为凹槽17,另一端为双凸榫18。所述的保温外墙板横向一侧为凹槽19,另一侧为单凸榫20。所述的保温外墙板横向一侧为凹槽21,另一侧为双凸榫22。所述的保温外墙板上腔体4中设置的拉结筋条11、12与中腔体5内设置的拉结筋条13、14之间为交错排列结构。本技术所述的保温外墙板可以由多块墙板通过凸凹槽相互连接,构成保温墙体,由于本技术墙板内的上腔体均布聚苯乙烯板和中腔体及凸榫处同样均布聚苯乙烯板,且上腔体中设置的拉结筋条与中腔体内设置的拉结筋条之间为交错排列结构,使墙体避免了“冷桥”现象的发生。权利要求1.一种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由聚苯乙烯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基层板(1)和上、下两层内基层板(2)、(3)结构组成的外墙板内的上、中、下三个腔体(4)、(5)、(6),上、中腔体(4)、(5)内设有纵横交错相互垂直的拉结筋条(11)、(12)、(13)、(14),拉结筋条(11)、(12)、(13)、(14)构成的框架结构内放置开有通孔的聚苯乙烯板(7)、(8),通孔内分别设有圆柱体(9)、(10)与上、下内基层板(2)、(3)相连和外基层板(1)与内基层板(2)相连。下腔体(3)内镶嵌有等间距排列的拉结块体(15)与内基层板(3)和外基层板(1)相互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纵向两端头设有凹槽(16)、(17)。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纵向两端头分别是一端为凹槽(18),另一端为单凸榫(19)。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外墙板纵向两端头一端为凹槽(20),另一端为双凸榫(2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外墙板横向一侧为凹槽(22),另一侧为单凸榫(23)。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外墙板横向一侧为凹槽(24),另一侧为双凸榫(25)。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腔体(4)中设置的拉结筋条(11)、(12)与中腔体(5)内设置的拉结筋条(13)、(14)之间为交错排列结构。专利摘要一种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它是由外基层板和上、下两层内基层板结构组成的外墙板内的上、中、下三个腔体,上、中腔体内设有纵横交错相互垂直的拉结筋条,拉结筋条构成的框架结构内放置开有通孔的聚苯乙烯板,通孔内分别设有圆柱体与上、下内基层板相连和外基层板与内基层板相连。下腔体内镶嵌有等间距排列的拉结块体与内基层板和外基层板相互连接。该墙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隔声隔热效果好,特别达到了墙板内可纵横穿管穿线方便快捷的目的,同时不破坏墙体的整体强度,重点解决了新型墙体材料外墙板在寒冷地区应用中存在的一直无法克服的“冷桥”难题。该墙板还具有高强、轻质、节能等诸多优点。文档编号E04C2/30GK2595914SQ0321135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义 申请人:李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复合保温外墙板,由聚苯乙烯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基层板(1)和上、下两层内基层板(2)、(3)结构组成的外墙板内的上、中、下三个腔体(4)、(5)、(6),上、中腔体(4)、(5)内设有纵横交错相互垂直的拉结筋条(11)、(12)、(13)、(14),拉结筋条(11)、(12)、(13)、(14)构成的框架结构内放置开有通孔的聚苯乙烯板(7)、(8),通孔内分别设有圆柱体(9)、(10)与上、下内基层板(2)、(3)相连和外基层板(1)与内基层板(2)相连。下腔体(3)内镶嵌有等间距排列的拉结块体(15)与内基层板(3)和外基层板(1)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
申请(专利权)人:李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