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362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涉及发泡剂加工技术领域。所述发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氯氟甲烷12‑18份、正戊烷10‑12份、顺丁橡胶6‑8份、碳酸钙4‑8份、纳米二氧化硅2‑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3份、分散剂2‑3份、含氟二苯醚二胺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发泡剂能提高传统硬质聚氨酯泡沫的韧性,增加聚氨酯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同时减少聚氨酯材料的发泡时间,使所得泡沫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压和高耐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剂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
技术介绍
聚氨酯泡沫是以异氰酸酯和聚醚为主要原料,在发泡剂、催化剂、阻燃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通过专用设备混合,经高压喷涂现场发泡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聚氨酯泡有软泡和硬泡两种,软泡为开孔结构,硬泡为闭孔结构;软泡又分为结皮和不结皮两种,常用于沙发家具、枕头、坐垫、玩具、服装和隔音内衬;硬泡是一种具有保温与防水功能的新型合成材料,主要应用在建筑物外墙保温、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冷库保温隔热、管道保温材料、建筑板材、冷藏车及冷库隔热材等。聚氨酯泡沫的特点在于有多变的聚合物结构,可满足大范围的应用需要,但是由于传统的发泡材料和工艺限制,聚酯胺泡沫尤其硬泡由于其为闭孔结构,在韧性方面有所欠缺,但是此类泡沫多用于建筑材料,韧性的高低同样对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有所影响,所以提升此类泡沫的韧性为现阶段的一大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使用本专利技术发泡剂能提高传统硬质聚氨酯泡沫的韧性,增加聚氨酯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同时减少聚氨酯材料的发泡时间,使所得泡沫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压和高耐磨的优点。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所述发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氯氟甲烷12-18份、正戊烷10-12份、顺丁橡胶6-8份、碳酸钙4-8份、纳米二氧化硅2-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3份、分散剂2-3份、含氟二苯醚二胺1-2份。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所述发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氯氟甲烷14份、正戊烷11份、顺丁橡胶7份、碳酸钙6份、纳米二氧化硅2.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分散剂2.5份、含氟二苯醚二胺1.5份。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乙烯基双硬脂酰胺与硬脂酸单甘油酯质量比2∶1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大小为60-90nm。所述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顺丁橡胶于反应釜中加热至70-80℃,再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料备用;(2)将三氯氟甲烷、正戊烷和碳酸钙混合搅拌后加入到步骤(1)中的混合物料中,再加入分散剂,继续搅拌均匀得混合基料备用;(3)将含氟二苯醚二胺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基料中搅拌均匀后,倒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本专利技术发泡剂。优选的,步骤(1)中混合搅拌的时间为20-30min,且为保温搅拌。优选的,步骤(2)中混合物料需先将温度降至50-60℃后再加入三氯氟甲烷、正戊烷和碳酸钙混等物质,并保温搅拌15-20min。优选的,步骤(3)中混合基料需先降温至40-45℃后再加入含氟二苯醚二胺,搅拌20-25min后,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粉碎,粉碎后粒径大小为10-20um。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发泡剂添加有三氯氟甲烷、正戊烷和碳酸钙使其无机发泡和有机发泡相结合,同时添加顺丁橡胶,能有效提升聚氨酯的发泡效率,同时增强所得泡沫的孔隙率,加强泡沫保温防震的性能。(2)本专利技术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含氟二苯醚二胺能使有效提升发泡剂对聚氨酯的改性,增强发泡后泡沫的韧性,并且使泡沫具有高耐磨、耐压性能。(3)本专利技术添加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本身具有发泡性能,并且发泡过程相对温和,能有效改善本专利技术发泡剂对聚氨酯发泡的孔隙大小,达到均匀分布的效果,整体提升泡沫的耐用性和稳定性。(4)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材料安全环保,无污染物产生,符合现在节能环保的主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所述发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氯氟甲烷12份、正戊烷10份、顺丁橡胶6份、碳酸钙4份、纳米二氧化硅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份、分散剂2份、含氟二苯醚二胺1份。所述分散剂为乙烯基双硬脂酰胺与硬脂酸单甘油酯质量比2∶1的混合物;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大小为60-90nm。所述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顺丁橡胶于反应釜中加热至70-80℃,再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料备用;(2)将三氯氟甲烷、正戊烷和碳酸钙混合搅拌后加入到步骤(1)中的混合物料中,再加入分散剂,继续搅拌均匀得混合基料备用;(3)将含氟二苯醚二胺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基料中搅拌均匀后,倒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本专利技术发泡剂。其中,步骤(1)中混合搅拌的时间为20-30min,且为保温搅拌;步骤(2)中混合物料需先将温度降至50-60℃后再加入三氯氟甲烷、正戊烷和碳酸钙混等物质,并保温搅拌15-20min;步骤(3)中混合基料需先降温至40-45℃后再加入含氟二苯醚二胺,搅拌20-25min后,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粉碎,粉碎后粒径大小为10-20um。实施例2: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所述发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氯氟甲烷18份、正戊烷12份、顺丁橡胶8份、碳酸钙8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份、分散剂3份、含氟二苯醚二胺2份。所述分散剂为乙烯基双硬脂酰胺与硬脂酸单甘油酯质量比2∶1的混合物;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大小为60-90nm。所述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顺丁橡胶于反应釜中加热至70-80℃,再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料备用;(2)将三氯氟甲烷、正戊烷和碳酸钙混合搅拌后加入到步骤(1)中的混合物料中,再加入分散剂,继续搅拌均匀得混合基料备用;(3)将含氟二苯醚二胺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基料中搅拌均匀后,倒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本专利技术发泡剂。其中,步骤(1)中混合搅拌的时间为20-30min,且为保温搅拌;步骤(2)中混合物料需先将温度降至50-60℃后再加入三氯氟甲烷、正戊烷和碳酸钙混等物质,并保温搅拌15-20min;步骤(3)中混合基料需先降温至40-45℃后再加入含氟二苯醚二胺,搅拌20-25min后,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粉碎,粉碎后粒径大小为10-20um。实施例3: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所述发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氯氟甲烷14份、正戊烷11份、顺丁橡胶7份、碳酸钙6份、纳米二氧化硅2.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分散剂2.5份、含氟二苯醚二胺1.5份。所述分散剂为乙烯基双硬脂酰胺与硬脂酸单甘油酯质量比2∶1的混合物;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大小为60-90nm。所述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顺丁橡胶于反应釜中加热至70-80℃,再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料备用;(2)将三氯氟甲烷、正戊烷和碳酸钙混合搅拌后加入到步骤(1)中的混合物料中,再加入分散剂,继续搅拌均匀得混合基料备用;(3)将含氟二苯醚二胺加入到步骤(2)中的混合基料中搅拌均匀后,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氯氟甲烷12‑18份、正戊烷10‑12份、顺丁橡胶6‑8份、碳酸钙4‑8份、纳米二氧化硅2‑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3份、分散剂2‑3份、含氟二苯醚二胺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氯氟甲烷12-18份、正戊烷10-12份、顺丁橡胶6-8份、碳酸钙4-8份、纳米二氧化硅2-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3份、分散剂2-3份、含氟二苯醚二胺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氯氟甲烷14份、正戊烷11份、顺丁橡胶7份、碳酸钙6份、纳米二氧化硅2.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分散剂2.5份、含氟二苯醚二胺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乙烯基双硬脂酰胺与硬脂酸单甘油酯质量比2∶1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大小为60-9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聚氨酯韧性的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其周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新京桥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