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建筑用防冻裂房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343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变电站建筑用防冻裂房檐,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变电站建筑的房檐局部结构,包括房檐本体、沟槽、凸镜、太阳能电池板、加热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雪水在房檐上结冰对建筑构成危害,且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融雪除冰,不需要使用变电站内的电力及设备资源,并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节省了变电站内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建筑用防冻裂房檐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变电站建筑的房檐局部结构。
技术介绍
坡屋面屋顶檐口处结构复杂,细部处理较多,使得檐口的施工工艺复杂。在北方冬季温差较大时由于冻胀因素的影响导致房檐排水功能的失效。不但影响建筑的使用和美观,而且增加了后期的维修费用却又难以解决。且在北方冬季寒冷时期任何人力清冰清雪的活动都存在较大的风险,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成本,增加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费用,不适合大规模进行。同时传统的电加热融冰融雪装置不适合在数量巨大的变电站广泛应用,浪费变电站内资源且需要相应设备参与工作,同时还需要较大的人力资源进行巡检维护。因此,改进和完善建筑构造、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技术,取代传统的人力除雪除冰活动减少运营成本,分析现浇钢筋混凝土坡屋面的渗漏原因并加以控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资源。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想要达到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变电站内建筑冬季冰雪的危害,设计出一种避免消耗变电站内电力资源,避免额外添加运行设备,减少人力资源需求量的自主的除雪除冰结构。一种变电站建筑用防冻裂房檐,其特征是:包括房檐本体、沟槽、凸镜、太阳能电池板及加热线圈;所述房檐本体上设置有沟槽及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沟槽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且其平行于房檐本体的边沿设置在房檐本体上;所述沟槽较高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凸镜,且沟槽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线圈;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支架与房檐本体连接,且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电线与加热线圈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加热线圈的数量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一致。所述沟槽内表面上设置有防水涂层。所述凸镜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加热线圈外表面设置有防腐蚀涂层。通过上述设计,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避免雪水在房檐上结冰对建筑构成危害,且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融雪除冰,不需要使用变电站内的电力及设备资源,并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节省了变电站内的人力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房檐本体、2-沟槽、3-凸镜、4-太阳能电池板、5-加热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一种变电站建筑用防冻裂房檐,其特征是:包括房檐本体1、沟槽2、凸镜3、太阳能电池板4及加热线圈5;所述房檐本体1上设置有沟槽2及太阳能电池板4;所述沟槽2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且其平行于房檐本体1的边沿设置在房檐本体1上;所述沟槽2较高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凸镜3,且沟槽2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线圈5;所述凸镜3可以反射阳光加热沟槽2内的雪水,防止雪水结冰发生冻胀威胁建筑的抗渗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支架与房檐本体1连接,且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电线与加热线圈5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工作后给加热线圈5输送电流,使加热线圈5发热加热周围的雪水,促进雪水蒸发并且防止雪水冰冻。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加热线圈5的数量与太阳能电池板4的数量一致。所述沟槽2内表面上设置有防水涂层,防止雪水从沟槽2表面渗透进入房檐,对室内机器及环境造成影响。所述凸镜3的形状为长方形,使凸镜3能够全部设置在沟槽2内部,便于反射阳光照射沟槽2内部,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所述加热线圈5外表面设置有防腐蚀涂层,防止积累的雪水腐蚀加热线圈5造成事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建筑用防冻裂房檐,其特征是:包括房檐本体(1)、沟槽(2)、凸镜(3)、太阳能电池板(4)及加热线圈(5);所述房檐本体(1)上设置有沟槽(2)及太阳能电池板(4);所述沟槽(2)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且其平行于房檐本体(1)的边沿设置在房檐本体(1)上;所述沟槽(2)较高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凸镜(3),且沟槽(2)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线圈(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支架与房檐本体(1)连接,且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电线与加热线圈(5)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加热线圈(5)的数量与太阳能电池板(4)的数量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建筑用防冻裂房檐,其特征是:包括房檐本体(1)、沟槽(2)、凸镜(3)、太阳能电池板(4)及加热线圈(5);所述房檐本体(1)上设置有沟槽(2)及太阳能电池板(4);所述沟槽(2)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且其平行于房檐本体(1)的边沿设置在房檐本体(1)上;所述沟槽(2)较高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凸镜(3),且沟槽(2)的底部设置有加热线圈(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支架与房檐本体(1)连接,且太阳能电池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成哲刘勇赵英男王鹏宇凌云頔王亚凡姜超黄峻航张宇阳李生珠许云赫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