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变价离子掺杂提高钛酸钡介质材料抗还原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以成分为特征的陶瓷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变价离子掺杂提高BaTiO3介质材料在还原气氛下介电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MLCC(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一般选用贵金属Pt、Pd或Pd-Ag合金作为MLCC内电极,以满足介质材料的高烧结温度的要求。但随着MLCC层数的不断增加,内电极材料的成本逐渐加大,并造成了MLCC成本居高不下的严峻问题。为了实现制作工艺的低成本化,采用Cu、Ni等贱金属作为电极材料。而这将导致MLCC的制作工艺需要在还原气氛下进行。因此需要介质材料在满足能够与内电极匹配的要求下,还应在还原气氛下烧结后满足MLCC性能的要求。传统的BaTiO3基介质材料,在还原气氛下,由于氧空位的产生引起过多的自由电子,有半导化的趋势,即失去介质材料的绝缘性能。为抑制BaTiO3介质材料半导化,通过本专利阐述的变价离子掺杂实现自由电子的消耗,进而满足贱金属-MLCC对介质材料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实现MLCC制作工艺的低成本化、采用贱金属作为电极材料,并为抑制BaTiO3介 ...
【技术保护点】
1.通过变价离子掺杂提高钛酸钡介质材料抗还原性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1)以BaTiO3为基础,外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4%的变价离子化合物X,称量配料;所述变价离子化合物X为SnO2、MnO2或NH4VO3;(2)将步骤(1)配制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再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3)将步骤(2)颗粒均匀的粉料于1000~1300℃下煅烧3小时,合成主晶相;(4)在步骤(3)合成主晶相的粉料外加质量百分比为7%的粘结剂,过80目分样筛,造粒;(5)将步骤(4)的造粒粉料压制成生坯,经排胶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通过变价离子掺杂提高钛酸钡介质材料抗还原性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1)以BaTiO3为基础,外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4%的变价离子化合物X,称量配料;所述变价离子化合物X为SnO2、MnO2或NH4VO3;(2)将步骤(1)配制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再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3)将步骤(2)颗粒均匀的粉料于1000~1300℃下煅烧3小时,合成主晶相;(4)在步骤(3)合成主晶相的粉料外加质量百分比为7%的粘结剂,过80目分样筛,造粒;(5)将步骤(4)的造粒粉料压制成生坯,经排胶后,在还原气氛下,于1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霞,王瑞杰,毕越,于仕辉,王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