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沥滤液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3242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沥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调节池,采用回流水进行稀释,调节水质水量;(2)再经过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依次由混凝池、芬顿池、沉淀池组成,去除部分COD及金属离子;(3)滤液再经过膜生物反应器(MBR),进一步降低COD,并去除氨氮;(4)再经过砂滤池,进一步除去SS,反冲洗废水引入步骤(1)调节池中;(5)滤液再经过反渗透膜(DTRO),使滤液达标排放,膜浓缩液和膜清洗液回流至步骤(1)调节池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和氨氮的垃圾沥滤液进行有效处理,出水达到国家达标排放,并且使膜浓缩液真正达到循环处理,不外排,解决了膜浓缩液处理难,成本高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沥滤液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适用于垃圾中转站的高有机浓度垃圾沥滤液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以其占地面积小,隐蔽性好,美化环境等优点,引领者垃圾中转站行业的发展。但其沥滤液是一种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其COD浓度最高可达八万毫克每升,是一般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氨氮含量高达1000~6000mg/L,是一般生活污水的几十倍。此外,垃圾沥滤液中还含有十几种重金属离子,成分极其复杂,如若处理不好,不仅会污染土壤和地表水源,还会造成地下水污染,进而危害到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垃圾沥滤液主要采取与城市污水合并进行的处理方式,城市污水量较大,可对渗滤液起到稀释作用,但这对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负荷,造成环境污染和风险隐患。近年来,垃圾沥滤液通常参照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膜处理法等。膜处理法一般采用两级反渗透膜(DTRO),虽然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起到污水净化的作用,但是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膜浓缩液由于有机物和金属离子浓度非常高而难以处理。针对垃圾沥滤液高有机物浓度、高氨氮含量的特点,采用预处理系统“混凝+芬顿+沉淀”可大大降低COD的浓度,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膜生物反应器(MBR)不仅能够去除COD,同时还能去除氨氮,可节省一级反渗透膜(DTRO),大大降低膜浓缩液的产生量。通过调节预处理系统中沉淀池内的酸碱度,使得垃圾滤液中的大量金属离子生产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同时,砂滤池的反冲洗废水有效的将低调节池的冲击负荷,使反渗透膜(DTRO)产生的膜浓缩液循环处理成为可能,真正实现膜浓缩液的零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沥滤液的处理方法,能有效快速的降低COD的含量,还可有效脱氮除磷,并在处理过程中有效除去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同时尽可能减少浓缩液的产生量,反冲洗废水也可大大降低膜浓缩液的浓度,使反渗透膜(DTRO)产生的膜浓缩液循环处理成为可能,真正实现膜浓缩液的零排放。一种垃圾沥滤液的高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调节池:主要调节进水水量、水质,同时接受回流水的冲击负荷,所述回流水包括从预处理阶段(混凝+芬顿+沉淀)产生的污泥压滤后的上清液、从砂滤池过来的反冲洗废水和反渗透膜(RO)产生的膜浓缩液和膜清洗液;(2)预处理工艺:垃圾沥滤液经调节池调节后进入预处理工艺,预处理工艺由混凝池、芬顿池和沉淀池构成,在混凝阶段内调节酸碱度,加入助凝剂和混凝剂,去除部分悬浮物和COD后备用;在芬顿阶段加入试剂1和试剂2,进一步去除COD,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物法做准备;在沉淀池中加入试剂3,使溶液呈碱性,除去大部分金属离子;(3)经过预处理的出水进入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对垃圾沥滤液中的剩余高浓度有机物进行生化降解,同时去除沥滤液中高浓度的氨氮;(4)对经过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进行砂滤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SS和浊度,为后续的反渗透膜处理做准备;(5)垃圾沥滤液经过滤后的出水进入反渗透膜(DTRO),进一步降低COD、BOD的含量,去除氨氮,及阻截废水中的金属盐类,使垃圾沥滤液达标排放;(6)本工艺节省一级DTRO,大大降低膜浓缩液的产生量。同时采用“预处理(混凝+芬顿+沉淀)+膜生物反应器(MBR)”高效的去除有机物、氨氮、重金属盐类的处理工艺,再加上砂滤池的反冲洗废水有效的将低调节池的冲击负荷,使反渗透膜(DTRO)产生的膜浓缩液循环处理成为可能,真正实现膜浓缩液的零排放。进一步的,所述助凝剂和混凝剂为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铝(PAC)。其加入量聚合氯化铝为1000~1100mg/L之间,聚丙烯酰胺加入量为0.8~1mg/L左右,PAM的投加时间为距离PAC投加之后7-10分钟,反应时间为30~40分钟,沉淀时间为1~1.5小时。进一步的,所述试剂1和试剂2为硫酸亚铁和双氧水。首先调pH为4~5左右,双氧水的加入量在mH2O2:mCOD(质量比)=3~5之间,硫酸亚铁的加入量在nFeSO4:nH2O2=5~7之间,反应为4~5小时,沉淀时间为1.5~2小时。进一步的,所述试剂3为石灰乳,目的在于调节酸碱度,使大部分重金属形成沉淀,沉淀时间为1~1.5小时。进一步的,所述膜生物反应器(MBR)采用内置式,超滤膜组件。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垃圾沥滤液的处理中,运用包括“混凝+芬顿+沉淀”在内的预处理方法,可迅速降低滤液中COD的浓度,最大程度可降低一半,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物法处理垃圾沥滤液做准备;沉淀池即可降低垃圾沥滤液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又可有效除去膜浓缩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经过预处理的垃圾沥滤液通过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可进一步降低滤液中的高浓度有机物(COD)、氨氮等污染物。从MBR处理后的出水经过砂滤池过滤后尽可能降低浊度和SS,避免滤液通过后续的反渗透膜(RO)而发生阻塞。经过砂滤池的出水,通过反渗透膜(DTRO)的处理,最终达标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垃圾沥滤液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垃圾沥滤液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调节池:主要调节进水水质、水量,同时接受回流水的冲击负荷,所述回流水包括从带式压滤机的上清液、砂滤池过来的反冲洗废水和反渗透膜(DTRO)产生的膜浓缩液和膜清洗液;S2:预处理工艺:垃圾沥滤液经调节池调节后进入预处理工艺,预处理工艺由混凝池、芬顿池和沉淀池构成,在混凝池内,加入助凝剂、混凝剂,去除悬浮物和部分COD后备用;在芬顿池调节酸碱度,加入试剂1和试剂2,进一步去除COD,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物法做准备;在沉淀池中加入试剂3,以除去大部分的重金属离子;S3:经过预处理的出水进入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对垃圾沥滤液中的剩余高浓度有机物进行生化降解,同时去除沥滤液中高浓度的氨氮;S4:对经过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进行过滤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SS和浊度,为后续的反渗透膜处理做准备;S5:垃圾沥滤液经过滤后的出水进入反渗透膜(DTRO),进一步降低COD、BOD的含量,去除氨氮,及阻截废水中的重金属,使垃圾沥滤液达标排放。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垃圾沥滤液的处理中,运用包括混凝、芬顿和沉淀三个阶段在内的预处理方法,可迅速降低滤液中COD和重金属的浓度,COD最大程度可降低一半,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物法处理垃圾沥滤液做准备。经过预处理的垃圾沥滤液通过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可进一步降低滤液中的高浓度有机物(COD)、氨氮等污染物。从MBR处理后的出水经过砂滤池过滤后尽可能降低浊度和SS,避免滤液通过后续的反渗透膜(RO)而发生阻塞。经过砂滤池的出水,通过反渗透膜(DTRO)的处理,最终达标排放。本工艺采用“预处理(混凝+芬顿+沉淀)+膜生物反应器(MBR)”高效的去除有机物、氨氮、可节省一级DTRO,大大减少膜浓缩液的产生量,预处理中的沉淀池可有效去除垃圾滤液和膜浓缩液中的金属盐类,同时砂滤池的反冲洗废水可大大降低膜浓缩液的浓度,有效的降低调节池的冲击负荷,使反渗透膜(DTRO)产生的膜浓缩液循环处理成为可能,真正实现膜浓缩液的零排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沥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调节池+预处理+膜生物反应器(MBR)+砂滤池+反渗透膜(DTRO)的组合工艺,将垃圾沥滤液分别经过调节池、混凝池、芬顿池、沉淀池、膜生物反应器(MBR)、砂滤池、反渗透膜(DTRO)等处理工序;S2、在所述混凝反应池中调节酸碱度,并分别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在所述芬顿池中,首先调节pH为4‑5,再按要求加入试剂1和试剂2,去除部分COD,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出水通过所述沉淀池,加入试剂3,生成氢氧化物沉淀,除去废水中的金属离子;S3、废水再通过所述膜生物反应器(MBR)进一步去除COD,并脱除氨氮;出水进入所述砂滤池,进一步除去浊度和SS;最后经过所述反渗透膜(DTRO),使污水达标排放;S4、混凝池、芬顿池和沉淀池的污泥采用带式压滤机脱水,上清液回流至所述调节池,污泥定期外运;S5、所述砂滤池的反冲洗水引入所述调节池中,以降低所述调节池的冲击负荷;S6、所述反渗透膜(DTRO)产生的膜浓缩液和膜清洗液回流至所述调节池中,同垃圾沥滤液原液、带式压滤机脱水的上清液及砂滤池的反冲洗水一并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沥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调节池+预处理+膜生物反应器(MBR)+砂滤池+反渗透膜(DTRO)的组合工艺,将垃圾沥滤液分别经过调节池、混凝池、芬顿池、沉淀池、膜生物反应器(MBR)、砂滤池、反渗透膜(DTRO)等处理工序;S2、在所述混凝反应池中调节酸碱度,并分别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在所述芬顿池中,首先调节pH为4-5,再按要求加入试剂1和试剂2,去除部分COD,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出水通过所述沉淀池,加入试剂3,生成氢氧化物沉淀,除去废水中的金属离子;S3、废水再通过所述膜生物反应器(MBR)进一步去除COD,并脱除氨氮;出水进入所述砂滤池,进一步除去浊度和SS;最后经过所述反渗透膜(DTRO),使污水达标排放;S4、混凝池、芬顿池和沉淀池的污泥采用带式压滤机脱水,上清液回流至所述调节池,污泥定期外运;S5、所述砂滤池的反冲洗水引入所述调节池中,以降低所述调节池的冲击负荷;S6、所述反渗透膜(DTRO)产生的膜浓缩液和膜清洗液回流至所述调节池中,同垃圾沥滤液原液、带式压滤机脱水的上清液及砂滤池的反冲洗水一并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梦红田贵山李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