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的加工方法、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972920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0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膜片的加工方法、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膜片的加工方法包括:制备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制备第一膜层包括:在第一基体部分表面进行UV转印形成第一纹理层,对第一纹理层填墨以形成渐变色层,在第一基体表面的未设置渐变色层的区域丝印色彩层。制备第二膜层包括:在第二基体表面进行UV转印形成第二纹理层,对第二纹理层进行镀膜形成镀膜层,在镀膜层设置油墨层。将色彩层和第二基体贴合以形成膜片。根据本申请的膜片的加工方法,通过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构造成膜片,第一膜层可以使膜片具有渐变色彩效果,第二膜层可以增强第一膜层的光强效果,并向第一膜层折射具有纹理图案的光线,提高了膜片的外观美观性和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片的加工方法、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膜片的加工方法、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行业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外观美观性的要求愈来愈高。手机采用渐变色的外观设计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技术中,采用打印和镀膜渐变的方式实现手机的外观渐变效果,然而,上述技术存在加工设备缺乏、成本高的缺点。申请内容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膜片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点。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具有外观美观、成本低的优点。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壳体组件。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膜片的加工方法,包括:制备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其中,制备所述第一膜层包括:在第一基体部分表面进行UV转印形成第一纹理层;对所述第一纹理层填墨以形成渐变色层;在所述第一基体表面的未设置渐变色层的区域丝印色彩层。制备所述第二膜层包括:在第二基体表面进行UV转印形成第二纹理层;对所述第二纹理层进行镀膜形成镀膜层;在所述镀膜层设置油墨层;将所述色彩层和所述第二基体贴合以形成所述膜片。根据本申请的膜片的加工方法,通过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构造成膜片,第一膜层可以使膜片具有渐变色彩效果,第二膜层可以增强第一膜层的光强效果,并向第一膜层折射具有纹理图案的光线。由此,提高了膜片的外观美观性和视觉效果。而且,膜片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为透明材质;和膜片,所述膜片贴附于所述基层的内表面,所述膜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其中,所述第一膜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基体、渐变色层和色彩层;所述第二膜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基体、第二纹理层、镀膜层和油墨层,所述色彩层与所述第二基体贴合。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通过在基层内贴附膜片,第一膜层可以产生多色渐变效果,第二膜层可以将光线反射或折射至第一膜层,增强第一膜层的光强并形成具有不同纹理图案的光线。由此,可以使壳体组件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和视觉体验,提高了壳体组件的外观美观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为上述所述的壳体组件。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具有膜片的壳体组件,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外观呈现出多色渐变、具有纹理光影效果的视觉体验,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外观美观性,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整体性能。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膜片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膜层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膜层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膜片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纹理层的纹理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膜片100,第一膜层10,第一基体110,第一纹理层120,渐变色层130,色彩层140,第二膜层20,第二基体210,第二纹理层220,镀膜层230,油墨层240,离型膜30,OCA胶层40,壳体组件500,基层510,电子设备6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膜片100的加工方法、壳体组件500及电子设备600。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膜片100的加工方法包括:制备第一膜层10和第二膜层20。其中,如图2所示,制备第一膜层10包括:在第一基体110部分表面进行UV转印形成第一纹理层12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体110可以但不局限位于是PET膜(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第一基体110的部分表面采用UV转印工艺形成第一纹理层120。UV转印工艺可以理解为通过使用具有光固化性能的UV胶(UltravioletRays),将特制模具上的纹理转印至基体的表面上。第一纹理层120的纹理可以形成为具有渐变效果的纹理层。例如,第一纹理层120的纹理可以是宽度渐变的线条,或大小、密集度渐变的圆孔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纹理层120的纹理为正方形的方格,方格宽度范围可以为60微米至70微米,形成方格的线条直径范围可以为3微米至12微米。可以理解,为实现渐变效果,形成方格的线条直径可以根据渐变的方向逐渐变化,例如,在颜色最浅的区域,线条直径可以在3微米至5微米之间,在颜色最深的区域,线条直径可以在8微米至12微米之间。对第一纹理层120填墨以形成渐变色层130。也就是说,对第一纹理层120内的纹理(例如,形成方格的线条)进行填墨,由此,当对第一纹理层120内填墨时,可以在第一基体110的部分表面形成具有渐变效果的渐变色层130。在第一基体110表面的未设置渐变色层130的区域丝印色彩层140。也就是说,采用丝印工艺在第一基体110表面的未设置渐变色层130的区域丝印色彩层140。需要说明的是,色彩层140的颜色可以与渐变色层130的颜色相同,也可以与渐变色层130的颜色不同。当色彩层140采用与渐变色层130不同的颜色时,可以使第一基体110的表面形成由色彩层140向渐变色层130色彩渐变的效果。由此,提高了膜片100的外观美观性。如图3所示,制备第二膜层20包括:在第二基体210表面进行UV转印形成第二纹理层220。第二基体210可以但不局限于是PET膜。例如,可以通过UV转印工艺在第二基体210的表面形成具有折射效果或不同图案的纹理。由此,光线穿过第二纹理层220时,第二纹理层220可以向第一膜层10折射出具有纹理图案的光线。而且,可以增强第一膜层10的光强,从而提高了膜片100的视觉效果。对第二纹理层220进行镀膜形成镀膜层23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第二纹理层220进行镀膜,可以利用镀膜层230对光线进行反射,反射的光线可以传递至第一膜层10内,从而增强了第一膜层10的光强。在镀膜层230设置油墨层24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镀膜层230设置油墨层240,可以有效避免光线穿过油墨层240。最后,将色彩层140和第二基体210贴合以形成膜片100。如图5所示,第一膜层10的色彩层140和第二膜层20的第二基体210可以通过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胶层粘接贴合,从而形成膜片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其中,制备所述第一膜层包括:在第一基体部分表面进行UV转印形成第一纹理层;对所述第一纹理层填墨以形成渐变色层;在所述第一基体表面的未设置渐变色层的区域丝印色彩层。制备所述第二膜层包括:在第二基体表面进行UV转印形成第二纹理层;对所述第二纹理层进行镀膜形成镀膜层;在所述镀膜层设置油墨层;将所述色彩层和所述第二基体贴合以形成所述膜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其中,制备所述第一膜层包括:在第一基体部分表面进行UV转印形成第一纹理层;对所述第一纹理层填墨以形成渐变色层;在所述第一基体表面的未设置渐变色层的区域丝印色彩层。制备所述第二膜层包括:在第二基体表面进行UV转印形成第二纹理层;对所述第二纹理层进行镀膜形成镀膜层;在所述镀膜层设置油墨层;将所述色彩层和所述第二基体贴合以形成所述膜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彩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种颜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二纹理层进行镀膜时,对所述第二纹理层依次镀设:氧化硅层、铟层、氧化铝层和氧化钛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镀膜层丝印多层所述油墨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纹理层上纹理的深度为h1,纹理的宽度为w1,满足:4.5um≤h1≤5.5um,3um≤w1≤12u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纹理层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玉虎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