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片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25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片切割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底部的传送装置,与传送装置电气连接且位于机体上部的控制箱,与控制箱体电气连接的操作机构,设置在机体侧面且分别与控制箱电气连接的数据显示屏以及控制面板;操作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轴,第一支撑轴上套接有热切刀,第一支撑轴上还套接有第一枢转套,第一枢转套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一端,第一转轴通过第一枢转套枢转连接在第一支撑轴上;传送装置包括前端转辊,前端转辊上设置有前端传送板,前端传送板T接有中间支撑板,中间支撑板尾端与后端传送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高效切割、清洁环保、能智能计数的膜片切割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片切割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片切割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膜片切割机,自动化程度高的价格高昂,在小规模的膜片生产企业中使用会大大提升生产成本;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简单的膜片切割机采用冷刀切割则会使膜片上有毛刺,影响膜片质量,而且膜片切割机的切刀间距调节困难,膜片抵押效果不理想,生产中容易有偏移,同时还不具备统计膜片长度计数功能。因此,需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制造出一种能高效切割、清洁环保、智能计数的膜片切割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通过前期研究,实现了一种高效切割、清洁环保、能智能计数的膜片切割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种膜片切割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底部的传送装置,与所述传送装置电气连接且位于所述机体上部的控制箱,与所述控制箱体电气连接的操作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侧面且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气连接的数据显示屏以及控制面板;所述操作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上套接有热切刀,所述第一支撑轴上还套接有第一枢转套,所述第一枢转套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枢通过所述第一枢转套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轴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前端转辊,所述前端转辊上设置有前端传送板,所述前端传送板T接有中间支撑板,所述中间支撑板尾端与后端传送板连接。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前端传送板、中间支撑板、后端传送板组合形成工字形传送台。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转轴上套接有枢转压套。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传送装置中还设置有后端转辊。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后端转辊采用多根转辊设置在不同高度上的组合。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热切刀采用2组刀头。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热切刀采用纵向上带有弧度且向外延伸的刀刃。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热切刀位于中间支撑板两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膜片切割机;第一支撑轴上套接有热切刀,通过热切到套接在第一支撑轴上,可按照实际生产膜片的切割宽度需求对切刀进行调节;通过第一枢转套将第一转轴枢转连接在第一支撑轴上,便于生产前调试膜片位置,下压第一转轴便于将膜片抵压住;传送装置包括前端转辊,前端转辊上设置有前端传送板,前端传送板T接有中间支撑板,中间支撑板尾端与后端传送板连接,通过传送装置实现膜片的传送,和支撑。(2)、前端传送板、中间支撑板、后端传送板组合形成工字形传送台,热切刀的刀头位于中间支撑板两侧。在满足对膜片的支撑效果的同时,使得热切刀切割膜片时不会受到传送台的影响,损坏台面。(3)、第一转轴上套接有枢转压套。通过按压套在满足按压膜片的功能的同时,通过第一转轴上转轴的转数进行膜片长度的计算,通过显示屏显示计算长度。(4)、热切刀采用纵向上带有弧度且向外延伸的刀刃,通过热切刀便于膜片的快速切割,采用弧度且向外延伸的刀刃,也更有利于切刀的受力。(5)、后端转辊采用多根转辊设置在不同高度上的相互配合设置实现膜片的回收,同时也配合第一转轴辅助进行膜片的两端抵压;特别是将靠近后端传送板位置的后端转辊高度低于后端传送板,更有利于与第一转轴配合对膜片进行两端抵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0-机体,1-控制箱,11-数据显示屏,12-控制面板,2-操作机构,21-第一支撑轴,211-热切刀,22-第一转轴,221-第一枢转套,222-枢转压套,3-传送装置,31-前端传送板,311-前端转辊,32-后端传送板,321-后端转辊,33-中间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述。如图1~2所示,一种膜片切割机,机体10底部设置有传送装置3,与传送装置3电气连接的位于机体10上部的控制箱1,与控制箱1电气连接的操作机构2,设置在机体10侧面且分别与控制箱1电气连接的数据显示屏11以及控制面板12;传送装置3包括前端转辊311,前端转辊311上设置有前端传送板31,前端传送板31一侧T接有中间支撑板33,然后中间支撑板33后连接有后端传送板32,前端传送板31、中间支撑板33、后端传送板32组合形成工字形传送台;操作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轴21,第一支撑轴21上套接有热切刀211,第一支撑轴21外侧套接有第一枢转套221,通过第一枢转套221将第一转轴22枢转连接在第一支撑轴21上;第一转轴22上套接有枢转压套222。具体的,传送装置3中还设置有后端转辊321,后端转辊321采用多根转辊设置在不同高度上的相互配合设置,通过工字形传送台将膜片传送至操作机构2下,进行切膜操作。具体的,操作机构2中的热切刀211采用2组刀头,且热切刀211采用纵向上带有弧度且向外延伸的刀刃,分别设置在中间支撑板33两侧。两组热切刀211是枢转套接在第一支撑轴21,第一支撑轴21上设置有刻度尺(未图示),便于调节刀头间距,同时还设置有紧固装置(未图示),便于限位,防止热切刀211在使用过程中滑动偏移,第一枢转套221将第一转轴22枢转连接在第一支撑轴21上,枢转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卡扣(未图示),便于限位锁定。进一步的,后端转辊321采用多根转辊设置在不同高度上的相互配合设置实现膜片的回收,同时也配合第一转轴22辅助将膜片两端施加压力进行抵压。更进一步的,将靠近后端传送板32位置依次设置有三根后端转辊321,靠近后端传送板32为第一根后端转辊321高度低于后端传送板32,更有利于与第一转轴22配合对膜片进行两端抵压;第二根后端转辊321高度高于第一根后端转辊321高度,这一设置更有利于防止膜片在切割过程中发生偏移。本技术的膜片切割机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工字形传送台将膜片传送至操作机构2下,通过调节热切刀211间距,调整膜片切割宽度,而后将第一转轴22围绕第一支撑轴21枢转下压将膜片抵住,在传送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转轴22的转数进行膜片长度的计量,同时抵压住膜片进行热切割,膜片进入端通过第一转轴22和膜片出口端通过三根后端转辊321配合进行膜片抵压,从而实现稳定的切膜操作。本技术实现了一种高效切割、清洁环保、能智能计数的膜片切割机。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片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底部的传送装置,与所述传送装置电气连接且位于所述机体上部的控制箱,与所述控制箱体电气连接的操作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侧面且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气连接的数据显示屏以及控制面板;所述操作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上套接有热切刀,所述第一支撑轴上还套接有第一枢转套,所述第一枢转套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一枢转套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轴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前端转辊,所述前端转辊上设置有前端传送板,所述前端传送板T接有中间支撑板,所述中间支撑板尾端与后端传送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片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底部的传送装置,与所述传送装置电气连接且位于所述机体上部的控制箱,与所述控制箱体电气连接的操作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侧面且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气连接的数据显示屏以及控制面板;所述操作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上套接有热切刀,所述第一支撑轴上还套接有第一枢转套,所述第一枢转套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一枢转套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轴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前端转辊,所述前端转辊上设置有前端传送板,所述前端传送板T接有中间支撑板,所述中间支撑板尾端与后端传送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切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维洛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