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耀武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各型肥胖的智能系统贴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2201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动态化辨证治疗各型肥胖的智能系统贴膏及其可工业化生产的制备方法,针对肥胖的病因病机,分别用白术等34味中药,经煎煮等步骤制成四种不同配方的贴膏,分别贴敷于人体上部(大椎穴)、中部(膻中穴、神阙穴)、下部(双涌泉穴)的相关穴位,通过上、中、下三部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整体施治贴膏系统,依托人体自身五脏一体系统的自动动态化整体调控机制,实现智能化地辩证施治。本发明专利技术智能系统贴膏,具有清胃泻火,化痰利湿,理气消脂,解郁导滞,活血化瘀,益气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主治:各型肥胖,见体重超过一定范围,腹大膏厚。可伴有头身困重,脘痞胸满,或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或面晦唇暗,或四肢不温等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各型肥胖的智能系统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动态化辨证治疗各型肥胖的智能系统贴膏,还涉及上述系统贴膏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组织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阴阳。阴阳之间的运动变化,包括阴阳之间相互交感、相互对立、互根互用、制约消长及相互转化的关系。中医学将人体与大自然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必须保持阴阳的平衡。阴阳平衡和谐,脏腑经络功能正常,气血运行有序,形神相得,则人体保持健康状态。平衡的破坏意味着疾病的发生,阴阳偏盛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阴偏盛导致实寒证,阳偏盛导致实热证;阴阳偏衰所形成的病证是虚证。阴偏衰导致虚热证,阳偏衰导致虚寒证。因而调整阴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五脏的生理功能。如:肝属木,故肝喜调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功能;心属火,故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脾属土,故脾运化水谷,化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各型肥胖的智能系统贴膏,其系统架构集成是:分别用四种不同配方的中药贴膏,分别贴敷于人体上部、中部、下部,组成上、中、下“三位一体”的整体施治贴膏系统,多位点、多通路,多环节,多效应地依托人体自身五脏一体系统的自动动态化整体调控机制,实现智能化地辩证施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各型肥胖的智能系统贴膏,其系统架构集成是:分别用四种不同配方的中药贴膏,分别贴敷于人体上部、中部、下部,组成上、中、下“三位一体”的整体施治贴膏系统,多位点、多通路,多环节,多效应地依托人体自身五脏一体系统的自动动态化整体调控机制,实现智能化地辩证施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贴膏,其特征在于,分别用四种不同配方的中药贴膏,分别贴敷于人体上部的大椎穴、中部的膻中穴和神阙穴、下部的双涌泉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贴膏,其特征在于,四种不同配方的中药贴膏,其原料药物包括十二经各经引经药,病证引经药,及能载药上行的桔梗,引药下行的牛膝,用以引导众药直入本经,到达病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贴膏,其特征在于,四种不同配方的中药贴膏,其原料药物所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份分别是:A.上部大椎穴贴膏:葛根0.5-1、桔梗0.5-1、桂枝0.5-1、防风0.5-1、竹叶0.5-1、白芷0.1-0.5;B.中部I膻中穴贴膏:芦根0.5-2、南沙参0.5-1、黄芪0.5-1、桃仁0.5-1、红花0.5-1、川芎0.5-1、牛膝0.5-1、当归0.5-1、赤芍0.5-1、生地黄0.5-1、桔梗0.5-1、枳壳0.5-1、香附0.5-1、甘草0.1-0.5;II神阙穴贴膏:柴胡0.5-1、山楂0.5-1、陈皮0.5-1、茯苓0.5-1、白术0.5-1、丁香0.5-1、苍术0.5-1、木香0.5-1、决明子0.1-0.5、升麻0.1-0.5;C.下部双涌泉穴贴膏:肉桂0.5-1、吴茱萸0.5-1、黄连0.5-1、知母0.5-1、大黄0.1-0.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贴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依次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的:A.上部大椎穴贴膏:(1)加水煎煮葛根、桔梗、桂枝、防风、竹叶、白芷6味各药的一半量;(2)取第(1)步中6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3)将第(1)步中的清膏与第(2)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4)取适量蜂蜜加热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适量蜂蜡熔化,再将第(3)步中的细粉B,适量透皮剂,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膏状药;B.中部I膻中穴贴膏:(1)加水煎煮芦根、南沙参、黄芪、桃仁、红花、川芎、牛膝、当归、赤芍、生地黄、桔梗、枳壳、香附、甘草14味各药的一半量;(2)取第(1)步中14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3)将第(1)步中的清膏与第(2)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4)取适量蜂蜜加热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适量蜂蜡熔化,再将第(3)步中的细粉B,适量透皮剂,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膏状药;II神阙穴贴膏:(1)加水煎煮柴胡、山楂、陈皮、茯苓、白术、丁香、苍术、木香、决明子、升麻10味各药的一半量;(2)取第(1)步中10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3)将第(1)步中的清膏与第(2)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4)取适量蜂蜜加热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适量蜂蜡熔化,再将第(3)步中的细粉B,适量透皮剂,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膏状药;C.下部双涌泉穴贴膏:(1)加水煎煮肉桂、吴茱萸、黄连、知母、大黄5味各药的一半量;(2)取第(1)步中5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3)将第(1)步中的清膏与第(2)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4)取适量蜂蜜加热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适量蜂蜡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耀武
申请(专利权)人:左耀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