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莹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型舞蹈形体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160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舞蹈形体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安装双面镜,双面镜外围有支撑架,支撑架设置滑槽,滑槽内设固定杆一,固定杆一连伸缩轴一,伸缩轴一连气缸一,固定杆一连把杆,把杆由外壳体、加热腔和盖子组成,外壳体内设加热腔,外壳体两端连盖子,把杆上连固定杆二,固定杆二内设气缸二,气缸二连伸缩轴二,伸缩轴二连把杆,气缸二连固定杆三,固定杆三外套接固定杆二,固定杆三支撑架,底座内安装气缸三,气缸三连伸缩轴三,伸缩轴三下端安装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不同舞者对把杆高度的需求,同时设置语音装置和监控装置,便于舞蹈老师进行远程教学指导,多方位观察学生动作,使舞蹈形体训练更加方便、科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舞蹈形体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舞蹈训练基础设施
,具体是一种智能型舞蹈形体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形体训练是一项比较优美、高雅的健身项目,主要通过舒展优美的舞蹈基础练习,结合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综合训练,可塑造人们优美的体态,培养高雅的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它也是舞蹈学习的基础,传统的舞蹈形体训练缺少专门的训练装置,主要通过把杆来训练,然而把杆一般固定在墙面上,高度不能改变,且不能移动,缺少一定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舞蹈形体训练缺少专门的训练装置,主要通过把杆来训练,然而把杆一般固定在墙面上,高度不能改变,且不能移动,缺少一定的灵活性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舞蹈形体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舞蹈形体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双面镜,所述双面镜外围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端前后均对称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架中部前后对称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内对称设固定杆一,所述固定杆一后端穿过滑槽并延伸至支撑架内,所述固定杆一后端固定连接伸缩轴一,所述伸缩轴一下端与气缸一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一安装于固定板上端,所述固定杆一前端固定连接把杆,所述把杆由外壳体、加热腔和盖子组成,所述外壳体内设加热腔,所述外壳体两端连接盖子,所述把杆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二上端敞口,所述固定杆二内设气缸二,所述气缸二工作端固定连接伸缩轴二,所述伸缩轴二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杆,所述气缸二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杆三,所述固定杆三外套接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三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底座内腔上端面固定安装气缸三,所述气缸三工作端固定连接伸缩轴三,所述伸缩轴三下端固定安装万向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和双面镜前后为两个独立的舞蹈形体训练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为保温材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腔内设电阻丝。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两端设外螺纹,盖子设内螺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螺纹连接盖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体上设温度感应装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上端前后对称设置语音装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顶端固定安装监控装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下端面与万向轮对应位置设通孔。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气缸一和气缸二来控制伸缩轴一和伸缩轴二伸缩,使把杆高度满足不同身高舞者的需求,操作方便。(2)本技术设置语音装置和监控装置,便于舞蹈老师进行远程教学指导,多方位观察学生动作,使舞蹈形体训练更加方便、科学。(3)本技术的把杆具有加热功能,避免在寒冷天气舞者与冰冰把杆接触造成身体僵硬,不利于舞蹈形体训练。(4)本技术设两个独立的舞蹈形体训练区,同时满足不同身高舞者对把杆高度的需求。(5)本技术利用气缸三控制万向轮升降,移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型舞蹈形体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智能型舞蹈形体训练装置的剖视图。图中:1-底座;2-双面镜;3-支撑架;4-支撑杆;5-滑槽;6-固定杆一;7-伸缩轴一;8-气缸一;9-固定板;10-把杆;11-外壳体;12-加热腔;13-盖子;14-固定杆二;15-气缸二;16-伸缩轴二;17-固定杆三;18-语音装置;19-监控装置;20-气缸三;21-伸缩轴三;22-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型舞蹈形体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安装双面镜2,便于在训练形体时舞者观察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所述双面镜2外围有支撑架3,通过支撑架3和双面镜2将装置分为前后两个独立的舞蹈形体训练区,所述支撑架3下端前后均对称设置支撑杆4,用于保证装置在舞蹈形体训练时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架3中部前后对称设置滑槽5,所述滑槽5内对称设固定杆一6,所述固定杆一6后端穿过滑槽5并延伸至支撑架3内,所述固定杆一6后端固定连接伸缩轴一7,所述伸缩轴一7下端与气缸一8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一8安装于固定板9上端,所述固定杆一6前端固定连接把杆10,通过气缸一8控制伸缩轴一7的伸缩即可实现对把杆10高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身高舞者的需求,所述把杆10由外壳体11、加热腔12和盖子13组成,所述外壳体11为保温材质,所述外壳体11内设加热腔12,所述加热腔12内设电阻丝,添加加热介质后通电即可实现对把杆10的加热,避免了在寒冷天气进行舞蹈形体训练时冰冷的把杆10给舞者带来身体不适,所述外壳体11上设温度感应装置,所述外壳体11两端设外螺纹,所述外壳体11螺纹连接盖子13,所述盖子13设内螺纹,所述把杆10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杆二14,所述固定杆二14上端敞口,所述固定杆二14内设气缸二15,所述气缸二15工作端固定连接伸缩轴二16,所述伸缩轴二16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杆10,所述气缸二15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杆三17,所述固定杆三17外套接固定杆二14,所述固定杆三17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架3,当气缸一8控制伸缩轴一7伸长时,气缸二15控制伸缩轴二16缩短,当气缸一8控制伸缩轴一7缩短时,气缸二15控制伸缩轴二16伸长,通过气缸一8和气缸二15的反向操作,实现了即能调节把杆10的高度又可以保证装置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架3上端前后对称设置语音装置18,所述支撑架3顶端固定安装监控装置19,舞蹈老师可以利用语音装置18和监控装置19进行远程教学指导,多方位观察学生动作,使舞蹈形体训练更加方便、科学,所述底座1内腔上端面固定安装气缸三20,所述气缸三20工作端固定连接伸缩轴三21,所述伸缩轴三21下端固定安装万向轮22,所述底座1下端面与万向轮22对应位置设通孔,需要移动舞蹈形体训练装置时通过气缸三20控制伸缩轴三21伸长,万向轮22从通孔露出并接触地面即可移动装置,使用装置进行舞蹈形体训练时需缩短伸缩轴三21,将万向轮22收回底座1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开始舞蹈形体训练前先通过气缸三20控制伸缩轴三21伸长,万向轮22从通孔露出并接触地面,移动装置至合适位置后缩短伸缩轴三21,将万向轮22收回底座1内,根据参加舞蹈形体训练的舞者身高进行分组,同组在一个训练区进行舞蹈形体训练,接着控制气缸一8和气缸二15使伸缩轴一7和伸缩轴二16伸缩至把杆10高度合适即可开始训练,训练时开启语音装置18和监控装置19,舞蹈老师可进行远程教学指导,多方位观察学生动作,使舞蹈形体训练更加方便、科学,在寒冷天气进行舞蹈形体训练时需要提前对把杆10进行加热,避免与冰冰把杆10接触造成舞者身体僵硬,不利于舞蹈形体训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舞蹈形体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安装双面镜(2),所述双面镜(2)外围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下端前后均对称设置支撑杆(4),所述支撑架(3)中部前后对称设置滑槽(5),所述滑槽(5)内对称设固定杆一(6),所述固定杆一(6)后端穿过滑槽(5)并延伸至支撑架(3)内,所述固定杆一(6)后端固定连接伸缩轴一(7),所述伸缩轴一(7)下端与气缸一(8)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一(8)安装于固定板(9)上端,所述固定杆一(6)前端固定连接把杆(10),所述把杆(10)由外壳体(11)、加热腔(12)和盖子(13)组成,所述外壳体(11)内设加热腔(12),所述外壳体(11)两端连接盖子(13),所述把杆(10)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杆二(14),所述固定杆二(14)上端敞口,所述固定杆二(14)内设气缸二(15),所述气缸二(15)工作端固定连接伸缩轴二(16),所述伸缩轴二(16)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杆(10),所述气缸二(15)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杆三(17),所述固定杆三(17)外套接固定杆二(14),所述固定杆三(17)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架(3),所述底座(1)内腔上端面固定安装气缸三(20),所述气缸三(20)工作端固定连接伸缩轴三(21),所述伸缩轴三(21)下端固定安装万向轮(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舞蹈形体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安装双面镜(2),所述双面镜(2)外围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下端前后均对称设置支撑杆(4),所述支撑架(3)中部前后对称设置滑槽(5),所述滑槽(5)内对称设固定杆一(6),所述固定杆一(6)后端穿过滑槽(5)并延伸至支撑架(3)内,所述固定杆一(6)后端固定连接伸缩轴一(7),所述伸缩轴一(7)下端与气缸一(8)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一(8)安装于固定板(9)上端,所述固定杆一(6)前端固定连接把杆(10),所述把杆(10)由外壳体(11)、加热腔(12)和盖子(13)组成,所述外壳体(11)内设加热腔(12),所述外壳体(11)两端连接盖子(13),所述把杆(10)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杆二(14),所述固定杆二(14)上端敞口,所述固定杆二(14)内设气缸二(15),所述气缸二(15)工作端固定连接伸缩轴二(16),所述伸缩轴二(16)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杆(10),所述气缸二(15)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杆三(17),所述固定杆三(17)外套接固定杆二(14),所述固定杆三(17)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架(3),所述底座(1)内腔上端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莹
申请(专利权)人:朱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