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160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筋装置,包括底座(1)、转动板(2),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具有弧形槽(3),所述弧形槽(3)内设置有槽底齿状结构(4),所述转动板(2)的下端面具有与弧形槽(3)匹配的弧形部(5),所述弧形部(5)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槽底齿状结构(4)相啮合的转动板齿状结构(14),所述转动板(2)通过转动板齿状结构(14)与槽底齿状结构(4)的配合卡在弧形槽(3)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动板的上端面直接与使用者的脚步接触,转动板的角度可通过转动板齿状结构、槽底齿状结构的配合调整至任意角度,调整方式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筋装置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不断努力奋斗着,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长期的不锻炼,会降低免疫能力,而上了年纪的人,则会筋萎缩,进而是老年疾病的发生。因此,加强锻炼身体,尤其是筋骨的拉伸锻炼,显现的尤为重要。目前,市面上的拉筋装置包括转动板、底座,转动板的一端设置在底座上,另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用以调节角度的卡板,底座上设置有多条供卡板卡扣的条形槽,卡板能卡在底座的任意一条条形槽内,通过旋动卡板在某一根条形槽的位置,继而来调整转动板的倾斜角度,调节至使用者所需的角度。但该种拉筋装置的角度调整方式较为繁琐,需要先抬起转动板,再转动卡板在某一条条形槽内的位置,不能快速调整,调整的角度受限于条形槽的数量,可选择的角度范围不多,且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式简单、具有多种角度可调的拉筋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筋装置,包括底座、转动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具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槽底齿状结构,所述转动板的下端面具有与弧形槽匹配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槽底齿状结构相啮合的转动板齿状结构,所述转动板通过转动板齿状结构与槽底齿状结构的配合卡在弧形槽内。本技术拉筋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转动板的上端面直接与使用者的脚步接触,转动板的角度可调,转动板可摆放在底座的弧形槽内任意位置,通过相啮合的转动板齿状结构与槽底齿状结构定位,不管转动板调整至何种角度,均可通过转动板齿状结构与槽底齿状结构定位,调整时,仅需搬运转动板即可,调整方式简单、方便;且调整的角度大小不受限,可以实现转动板不同角度的调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转动板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楞状结构、凹槽状结构、凸起状结构。起到防滑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是,所述防滑结构上贴附有第一防滑橡胶。用以增加转动板与使用者脚部的摩擦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转动板的两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呈凹槽状或是呈凸起状,把手能便于使用者作用转动板,使其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搬运卡槽,所述搬运卡槽位于底座的两端,所述搬运卡槽与把手位于相邻的两个侧面上。搬运卡槽便于使用者搬运底座,即便于搬运整个拉筋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转动板齿状结构与槽底齿状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滑橡胶,所述第二防滑橡胶设置有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所述第二防滑橡胶位于弧形部或/和弧形槽的两端。第二防滑橡胶用以增加转动板与底座之间的摩擦,防止因槽底齿状结构、转动板齿状结构的齿牙磨损而出现滑动,继而导致使用者受伤的问题出现。优选地,所述弧形槽或/和弧形部上设置有橡胶槽,所述第二防滑橡胶高于橡胶槽。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防滑橡胶,用以增加底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优选地,所述转动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便于使用者记录转动板倾斜的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第一种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第二种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转动板的立体图;图4为图2的侧视图;图5为实施例一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6为实施例二的侧视图;图7为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中:1-底座;2-转动板;3-弧形槽;4-槽底齿状结构;5-弧形部;6-防滑结构;7-把手;8-搬运卡槽;9-第一防滑橡胶;10-第二防滑橡胶;11-橡胶槽;12-第三防滑橡胶;13-刻度;14-转动板齿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一种拉筋装置,包括底座1、转动板2,底座1的上端面具有弧形槽3,弧形槽3内设置有槽底齿状结构4,转动板2的下端面具有与弧形槽3匹配的弧形部5,弧形部5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槽底齿状结构4相啮合的转动板齿状结构14,转动板2通过转动板齿状结构14与槽底齿状结构4的配合卡在弧形槽3内。其中,转动板2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结构6,防滑结构6可以为楞状结构、凹槽状结构、凸起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的防滑结构6为楞状结构。为了便于转动转动板2,则转动板2的两侧设置有把手7,把手7可以设置呈凹槽状或是呈凸起状。本实施例中的把手7采用凹槽状结构,凹槽状结构作为把手7,占地面积小,便于收纳。为了便于搬运底座1或整个拉筋装置,则底座1的下端面设置有搬运卡槽8,搬运卡槽8位于底座1的两端,搬运卡槽8与把手7位于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其中,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防滑橡胶12,用以增加底座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如图5所示,第三防滑橡胶12设置有四个,分布在底座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实施例二,如图6、7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防滑结构6上还贴附有第一防滑橡胶9,用以增加转动板2与使用者脚部的摩擦力,起到了防滑作用。还可在转动板齿状结构14与槽底齿状结构4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滑橡胶10,第二防滑橡胶10用以增加转动板2与底座1之间的摩擦,第二防滑橡胶10设置有至少两条,至少两条第二防滑橡胶10位于弧形部5或/和弧形槽3的两端。其中,弧形槽3或/和弧形部5上设置有橡胶槽11,第二防滑橡胶10高于橡胶槽11。还可在转动板2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13,便于使用者记录转动板2倾斜的角度。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动板(2),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具有弧形槽(3),所述弧形槽(3)内设置有槽底齿状结构(4),所述转动板(2)的下端面具有与弧形槽(3)匹配的弧形部(5),所述弧形部(5)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槽底齿状结构(4)相啮合的转动板齿状结构(14),所述转动板(2)通过转动板齿状结构(14)与槽底齿状结构(4)的配合卡在弧形槽(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动板(2),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具有弧形槽(3),所述弧形槽(3)内设置有槽底齿状结构(4),所述转动板(2)的下端面具有与弧形槽(3)匹配的弧形部(5),所述弧形部(5)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槽底齿状结构(4)相啮合的转动板齿状结构(14),所述转动板(2)通过转动板齿状结构(14)与槽底齿状结构(4)的配合卡在弧形槽(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结构(6),所述防滑结构(6)为楞状结构、凹槽状结构、凸起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6)上贴附有第一防滑橡胶(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的两侧设置有把手(7),所述把手(7)呈凹槽状或是呈凸起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吴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全众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