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氧气瓶移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1040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氧气瓶移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连接件、卡箍、弹簧、固定件、底板、升降装置和底轮,固定框的前侧壁上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前侧设置有卡箍,卡箍的内壁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固定件,固定框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顶部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弧形凹坑,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简单、方便,该装置能够对氧气瓶进行固定,避免了氧气瓶使用过程中发生倾倒的情况,还能减小氧气瓶移动与使用时产生的晃动,此外该装置还易于移动与固定,方便氧气瓶使用过程中的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氧气瓶移动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医疗氧气瓶移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体系定位明确,中国的医疗卫生创造了一系列辉煌,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和城镇的医疗服务也在这时全面展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大大增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影响以及“政事一体化”的管理,中国在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问题。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途径。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氧气瓶作为一个常见的医疗用品出现在医院,病人在医院输氧时,氧气瓶一般是竖立在病床旁边,由于氧气瓶瘦高,稳定性较差,如果不小心碰到容易发生倾倒,容易对病人和路人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氧气瓶移动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不仅能够对氧气瓶进行有效的固定,还易于移动与固定,使用简单、方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疗氧气瓶移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连接件、卡箍、弹簧、固定件、底板、升降装置和底轮,所述固定框的前侧壁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前侧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的内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框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弧形凹坑,所述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外框、套筒、横向齿轮、螺纹杆、支撑板、减震弹簧、固定板、第一纵向齿轮、连接杆、隔板、第二纵向齿轮、传动齿轮、传动轴和转动手柄,所述外框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框的左右两侧,所述外框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外框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置有横向齿轮,所述套筒的内部套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底轮,所述套筒的后侧设置有第一纵向齿轮,所述第一纵向齿轮与所述横向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纵向齿轮的后侧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一纵向齿轮后侧壁的中央部分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隔板,所述隔板的后侧设置有第二纵向齿轮,所述第二纵向齿轮的后侧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第二纵向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分别贯穿所述固定框、传动齿轮和外框,所述传动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手柄。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套筒的内壁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筒与所述外框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转动手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固定框和外框活动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使用简单、方便,该装置能够对氧气瓶进行固定,避免了氧气瓶使用过程中发生倾倒的情况,还能减小氧气瓶移动与使用时产生的晃动,此外该装置还易于移动与固定,方便氧气瓶使用过程中的移位。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将卡箍打开并将氧气瓶的底部移动至底板顶部的弧形凹坑处,然后将卡箍锁紧,在锁紧卡箍时固定件接触到氧气瓶外壁,弹簧收缩对氧气瓶进行夹紧,弹簧与固定件的设置起到了减震的作用,减小氧气瓶横向的晃动,当需将该装置进行移位时,旋转转动手柄,转动手柄通过传动轴带动传动齿轮旋转,传动齿轮带动第二纵向齿轮进行旋转,第二纵向齿轮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纵向齿轮进行旋转,第一纵向齿轮带动横向齿轮进行旋转,横向齿轮带动套筒进行旋转,由于套筒与螺纹杆为螺纹连接,所以在套筒旋转时螺纹杆向下运动,螺纹杆带动支撑板向下运动,支撑板通过减震弹簧带动固定板向下运动,固定板带动底轮从外框下方的开口伸出,底轮伸出后推动装置即可实现该装置的移动,同理逆时针转动转动手柄即可实现底轮的收起,减震弹簧的设置能够减小该装置移动时产生的纵向震动,升降装置的设置使该装置易于移动与固定,使用时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俯视图的剖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底板的侧视图。附图标记如下:1、固定框,2、连接件,3、卡箍,4、弹簧,5、固定件,6、底板,7、升降装置,8、底轮,601、弧形凹坑,701、外框,702、套筒,703、横向齿轮,704、螺纹杆,705、支撑板,706、减震弹簧,707、固定板,708、第一纵向齿轮,709、连接杆,710、隔板,711、第二纵向齿轮,712、传动齿轮,713、传动轴,714、转动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2、3、4,参看图1:一种医疗氧气瓶移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1、连接件2、卡箍3、弹簧4、固定件5、底板6、升降装置7和底轮8,固定框1的前侧壁上设置有连接件2,连接件2的前侧设置有卡箍3,卡箍3的内壁设置有弹簧4,弹簧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件5,固定框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6,底板6顶部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弧形凹坑601,固定框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装置7,升降装置7包括外框701、套筒702、横向齿轮703、螺纹杆704、支撑板705、减震弹簧706、固定板707、第一纵向齿轮708、连接杆709、隔板710、第二纵向齿轮711、传动齿轮712、传动轴713和转动手柄714,外框701分别设置于固定框1的左右两侧,外框70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外框70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套筒702,套筒702上设置有横向齿轮703,套筒702的内部套设有螺纹杆704,螺纹杆70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705,支撑板705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弹簧706,减震弹簧70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707,固定板707的底部设置有底轮8,套筒702的后侧设置有第一纵向齿轮708,第一纵向齿轮708与横向齿轮703相啮合,第一纵向齿轮708的后侧设置有隔板710,第一纵向齿轮708后侧壁的中央部分设置有连接杆709,连接杆709贯穿隔板710,隔板710的后侧设置有第二纵向齿轮711,第二纵向齿轮711的后侧设置有传动齿轮712,第二纵向齿轮711与传动齿轮712相啮合,两个传动齿轮712之间设置有传动轴713,传动轴713分别贯穿固定框1、传动齿轮712和外框701,传动轴7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手柄714。具体的,螺纹杆704与套筒702的内壁螺纹连接,套筒702与外框701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传动轴713与转动手柄714固定连接,传动轴713通过轴承分别与固定框1和外框701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将卡箍3打开并将氧气瓶的底部移动至底板6顶部的弧形凹坑601处,然后将卡箍3锁紧,在锁紧卡箍3时固定件5接触到氧气瓶外壁,弹簧4收缩对氧气瓶进行夹紧,弹簧4与固定件5的设置起到了减震的作用,减小氧气瓶横向的晃动,当需将该装置进行移位时,旋转转动手柄714,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氧气瓶移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1)、连接件(2)、卡箍(3)、弹簧(4)、固定件(5)、底板(6)、升降装置(7)和底轮(8),所述固定框(1)的前侧壁上设置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的前侧设置有卡箍(3),所述卡箍(3)的内壁设置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件(5),所述固定框(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6),所述底板(6)顶部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弧形凹坑(601),所述固定框(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装置(7),所述升降装置(7)包括外框(701)、套筒(702)、横向齿轮(703)、螺纹杆(704)、支撑板(705)、减震弹簧(706)、固定板(707)、第一纵向齿轮(708)、连接杆(709)、隔板(710)、第二纵向齿轮(711)、传动齿轮(712)、传动轴(713)和转动手柄(714),所述外框(701)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框(1)的左右两侧,所述外框(70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外框(70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套筒(702),所述套筒(702)上设置有横向齿轮(703),所述套筒(702)的内部套设有螺纹杆(704),所述螺纹杆(70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705),所述支撑板(705)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弹簧(706),所述减震弹簧(70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707),所述固定板(707)的底部设置有底轮(8),所述套筒(702)的后侧设置有第一纵向齿轮(708),所述第一纵向齿轮(708)与所述横向齿轮(703)相啮合,所述第一纵向齿轮(708)的后侧设置有隔板(710),所述第一纵向齿轮(708)后侧壁的中央部分设置有连接杆(709),所述连接杆(709)贯穿所述隔板(710),所述隔板(710)的后侧设置有第二纵向齿轮(711),所述第二纵向齿轮(711)的后侧设置有传动齿轮(712),所述第二纵向齿轮(711)与传动齿轮(712)相啮合,两个所述传动齿轮(712)之间设置有传动轴(713),所述传动轴(713)分别贯穿所述固定框(1)、传动齿轮(712)和外框(701),所述传动轴(7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手柄(7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氧气瓶移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1)、连接件(2)、卡箍(3)、弹簧(4)、固定件(5)、底板(6)、升降装置(7)和底轮(8),所述固定框(1)的前侧壁上设置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的前侧设置有卡箍(3),所述卡箍(3)的内壁设置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件(5),所述固定框(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6),所述底板(6)顶部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弧形凹坑(601),所述固定框(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升降装置(7),所述升降装置(7)包括外框(701)、套筒(702)、横向齿轮(703)、螺纹杆(704)、支撑板(705)、减震弹簧(706)、固定板(707)、第一纵向齿轮(708)、连接杆(709)、隔板(710)、第二纵向齿轮(711)、传动齿轮(712)、传动轴(713)和转动手柄(714),所述外框(701)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框(1)的左右两侧,所述外框(70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外框(70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套筒(702),所述套筒(702)上设置有横向齿轮(703),所述套筒(702)的内部套设有螺纹杆(704),所述螺纹杆(70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705),所述支撑板(705)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弹簧(706),所述减震弹簧(70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707),所述固定板(7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智德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