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916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其包括引出端以及与引出端配合的基体;所述引出端包括引出端主体,基体包括与引出端主体紧密配合的孔道,孔道包括孔道进口端和孔道出口端,孔道出口端设置第二沉孔,第二沉孔的内径>孔道的内径,第二沉孔与孔道的连接处包括第一台面,第一台面从其内缘向其外缘逐渐远离孔道出口端形成斜面,装配时引出端1从孔道进口端插入并从孔道出口端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且装配时不会产生碎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电产品在进行装配时,其引出端多数从基体的孔道一侧插入,或者通过基体对引出端的抱紧力以保持引出端的装配位置,或者通过引出端两侧的锯齿卡置在基体的孔道中以保持引出端的装配位置,当引出端从基体的孔道中伸出时,孔道出口端极易在引出端的挤压和刮擦下产生碎屑,碎屑会影响机电产品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且装配时不会产生碎屑的连接结构。一种连接结构,其包括引出端1以及与引出端1配合的基体2;所述引出端1包括引出端主体10,基体2包括与引出端主体10紧密配合的孔道22,孔道22包括孔道进口端和孔道出口端,孔道出口端设置第二沉孔23,第二沉孔23的内径>孔道22的内径,第二沉孔23与孔道22的连接处包括第一台面230,第一台面230从其内缘向其外缘逐渐远离孔道出口端形成斜面,装配时引出端1从孔道进口端插入并从孔道出口端伸出。优选的,所述第二沉孔23与孔道22配合成漏斗型结构,所述第一台面230,是斜率的绝对值恒定的斜面,或者是从第一台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引出端(1)以及与引出端(1)配合的基体(2);所述引出端(1)包括引出端主体(10),基体(2)包括与引出端主体(10)紧密配合的孔道(22),孔道(22)包括孔道进口端和孔道出口端,孔道出口端设置第二沉孔(23),第二沉孔(23)的内径>孔道(22)的内径,第二沉孔(23)与孔道(22)的连接处包括第一台面(230),第一台面(230)从其内缘向其外缘逐渐远离孔道出口端形成斜面,装配时引出端(1)从孔道进口端插入并从孔道出口端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引出端(1)以及与引出端(1)配合的基体(2);所述引出端(1)包括引出端主体(10),基体(2)包括与引出端主体(10)紧密配合的孔道(22),孔道(22)包括孔道进口端和孔道出口端,孔道出口端设置第二沉孔(23),第二沉孔(23)的内径>孔道(22)的内径,第二沉孔(23)与孔道(22)的连接处包括第一台面(230),第一台面(230)从其内缘向其外缘逐渐远离孔道出口端形成斜面,装配时引出端(1)从孔道进口端插入并从孔道出口端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孔(23)与孔道(22)配合成漏斗型结构,所述第一台面(230),是斜率的绝对值恒定的斜面,或者是从第一台面(230)的外缘到内缘,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变小的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端主体(10)一侧设置卡紧台(11),引出端主体(10)通过卡紧台(11)与孔道(22)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0<卡紧台(11)的高度≤引出端主体(10)外径的2/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杨耀克王联长蒲启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