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0813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该发酵肥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发酵剂0.1~1%、发酵启动剂0.1~1%、陈皮柑肉渣10~89%、食用菌渣10~89%。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取了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以及其制备方法,该叶面肥主要由上述发酵肥料以及叶面肥提取液混合后提取液体制备所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陈皮柑肉渣与食用菌渣为主要原料,生产出一种可用于植物具有叶面肥作用的生物有机肥,同时还有一定的生物农药效果,生产肥料后的副产品还可直接用于饲料添加,实现最大程度的废物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面肥,尤其是涉及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渣是食用菌生产后废弃的固体培养基,我国生产食用菌规模庞大,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渣数量急剧增加,但利用率低,约为35%。食用菌渣中一般富含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微量元素,还含有多糖、有机酸、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大量的菌渣没有得到环保处理,随意丢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菌渣还易发霉变质,污染土地和水源,危害人体健康。目前,食用菌渣的主要利用途径为堆置制备有机肥,处理后作食用菌栽培料和用作饲料等,但综合利用低和效果差。采用食用菌渣制备有机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部以食用菌渣为原料,采用堆置发酵制备有机肥,发酵时间长达30多天,有机肥中营养比较单一;一种是少量添加到其他原料中制备有机肥,食用菌渣用量少,不能解决食用菌渣利用率低的问题。不能充分废物利用食用菌渣使其化废为宝而随意废弃,不仅会给食用菌产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而食用菌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共同需要。近年来,利用陈皮柑皮制备而成的茶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如广东省新会市的柑普茶。陈皮柑泡茶分为两种,一款以小青柑所制作陈皮和云南普洱熟茶混合而成的产品,另一款是用成熟的大陈皮柑制作。不管那一种,其制作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柑肉渣,因其果肉酸度很高,现在都是被大量废弃,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据统计,广东省新会县每年就有过万吨陈皮柑肉渣需要环保处理,如果能把陈皮柑肉渣综合利用,则对环境和资源再利用都是一大利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叶面肥通过利用陈皮柑肉渣与食用菌渣为主要原料,生产出一种可用于植物具有叶面肥作用的生物有机肥,同时还有一定的生物农药效果,生产肥料后的副产品还可直接用于饲料添加,实现最大程度的废物利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发酵剂0.1~1%、发酵启动剂0.1~1%、陈皮柑肉渣10~89%、食用菌渣10~89%;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发酵剂0.1~0.5%、发酵启动剂0.4~0.1%、陈皮柑肉渣30~70%、食用菌渣30~70%。在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发酵剂0.1%、发酵启动剂0.5%、陈皮柑肉渣50%、食用菌渣5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剂为毕赤酵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剂毕赤酵母有效活菌数为500亿活菌/g。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启动剂为葡萄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主要由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发酵肥料以及叶面肥提取液混合后提取液体制备所得,其中,所述叶面肥提取液包括陈皮柑汁液。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酵肥料叶面肥与提取液的配比为1:2~8。在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酵肥料叶面肥与提取液的配比为1:5。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陈皮柑汁液由如下方法制备所得:将陈皮柑肉进行渣液分离,分离所得的液体即为陈皮柑汁液。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原料的预处理:将陈皮柑肉进行渣液分离,所得肉渣与食用菌渣混合,磨碎,得第一混合料;(2)发酵:往步骤(1)所得的混合料加入发酵剂及发酵启动剂,得第二混合料,调节PH,搅拌,发酵,得到发酵肥料,其中,发酵剂0.1~1%、发酵启动剂0.1~1%、陈皮柑肉渣10~89%、食用菌渣10~89%;(3)往步骤(2)所得的发酵料加入叶面肥提取液,调节PH,保温,调节PH至中性,分离出液体即为叶面肥。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陈皮柑肉渣与食用菌渣的配比为1:1~5。在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陈皮柑肉渣与食用菌渣的配比为1: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发酵剂为毕赤酵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发酵剂毕赤酵母有效活菌数为500亿活菌/g,其加入量为0.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发酵启动剂为葡萄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发酵启动剂葡萄糖的加入量为0.5%。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第二混合料发酵时调节PH至4.0~6.5。在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第二混合料发酵时调节PH值为6.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第二混合料发酵时每半小时搅拌5分钟。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第二混合料的发酵时间为5~15天。在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第二混合料的发酵时间为10天。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发酵肥料叶面肥与提取液的配比为1:2~8。在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发酵肥料叶面肥与提取液的配比为1:5。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叶面肥提取液为陈皮柑汁液。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往发酵料加入叶面肥提取液后,调节其PH值为4.0~6.0。在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往发酵料加入叶面肥提取液后,调节其PH值为5.5。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保温温度为4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保温时间4~10小时。在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保温时间8小时。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或如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农业肥料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有益之处在于:一、巧妙地利用了难以回收的陈皮柑肉与菇渣混合发酵制备叶面肥,实现废物利用;二、通过利用毕赤酵母对陈皮柑肉与菇渣混合料进行发酵,只投放少量葡萄糖作启动剂,经过5天的发酵就可使微生物浓度增加至1.2×109,这对于采收季节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处理上万吨的陈皮柑渣是有利的,另外毕赤酵母营养要求低、生长快、培养基廉价、可高密度发酵、便于工业化生产。三、用陈皮柑汁液对发酵肥料进行叶面肥的提取,既降解了混合物的纤维,增加有效成份,同时降低了陈皮柑汁液对环境的危害,又提高了废料的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的制备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若无特别说明,所用试剂及耗材均为市售商品。实施例11、发酵肥料的制备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发酵剂0.1~1%、发酵启动剂0.1~1%、陈皮柑肉渣10~89%、食用菌渣10~8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发酵肥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发酵制备而成:发酵剂0.1~1%、发酵启动剂0.1~1%、陈皮柑肉渣10~89%、食用菌渣10~8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剂包括毕赤酵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启动剂包括葡萄糖。4.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肥料以及叶面肥提取液混合后提取液体制备所得,其中,所述叶面肥提取液包括陈皮柑汁液。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肥料与叶面肥提取液的配比为1:2~8。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陈皮柑汁液由如下方法制备所得:将陈皮柑肉液进行渣液分离,分离所得的液体即为陈皮柑汁液。7.一种以食用菌渣和陈皮柑肉渣为原料的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原料的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绿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