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0810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隧道易受车流量和车速的影响,发生出现裂缝,甚至出现落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隧道,包括道路和拱顶,所述拱顶由外至内包括护壁层和隧壁层,所述护壁层和隧壁层之间设置有集水腔,且所述护壁层和隧壁层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护壁层上具有供水流入集水腔内的注水孔。达到了利用集水腔内水和空间,实现降噪防振的功能,提高隧道安全性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建设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隧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隧道道路,修筑在山区穿过山体,或者修筑在城市道路穿过河流、湖泊,主要供车辆通行。由于隧道道路需要穿过山体或者河流、湖泊,对其牢固性能要求十分严格。目前,隧道道路在使用后,若通行车辆时速较高,或者通行车辆过多,此时隧道内产生噪音过大,且接收到的振动频率增大,则隧道容易出现裂缝,甚至出现落石的现象,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隧道的墙壁内设置有降噪防振动的结构,避免隧道在车流量过大或车速过快的情况下,因噪音出现裂缝和落石的现象,提高隧道的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第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隧道,包括道路和拱顶,所述拱顶由外至内包括护壁层和隧壁层,所述护壁层和隧壁层之间设置有集水腔,且所述护壁层和隧壁层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护壁层上具有供水流入集水腔内的注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拱顶内设置集水腔,且通过注水孔内将山体内的土壤水收集在集水腔内,防止山体水质流失,并进行储存,也防止山体含水量过高导致山体滑坡;且集水腔内充有水,可利用水的缓冲性,吸收隧洞的振动能,而未有水的空腔内,可利用空气的声波传递速小于固体的声波传递速性能,使得空气吸收部分噪音,达到降噪的目的;同时设置连接柱,确保拱顶的结构强度,避免出现坍塌的问题,避免隧道出现裂缝,进而整体确保隧道的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连接柱包括位于注水孔处的顶撑柱,所述顶撑柱开设有连通注水孔和集水腔的水流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注水孔处设置顶撑柱,因注水孔的存在,导致护壁层处出现应力缺口,而利用顶撑柱弥补对应的应力缺口,避免注水孔处出现裂缝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集水腔内设置有波纹钢板,且所述波纹钢板具有抵触护壁层的波峰以及抵触隧壁层的波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波纹钢板,且利用波峰和波谷的存在,使得波纹钢板具有较高的抗压性,从而提高拱顶内的结构强度,提高抗震性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波纹钢板外包裹有吸音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音棉可用于吸收隧道内的噪音,并利用自身的柔性,损耗振动能,从而降低隧洞拱顶处的振动频率,提高拱顶的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隧壁层靠近道路处安装有与集水腔相连通的水闸开关,且所述集水腔内设置有与水闸开关相连的抽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水闸开关和抽水泵,以便排出集水腔内的水,提高集水腔内水的多功能性,可用于灭火或降温喷洒,确保隧道所在处的安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集水腔内安装有连通注水孔和抽水泵的隔水兜袋,且所述隔水兜袋由两个橡胶膜热熔焊接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隔水兜袋,防止水分对拱顶处结构的损坏,同时隔水兜袋可形变,则当抽水泵对隔水兜袋进行抽真空处理时,可使橡胶膜挤压吸音棉中吸收的水分,以便挤出残余的水分,从而便于干燥隔水兜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施工方法,用于施工上述隧道,施工便利且简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第二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应用施工于以上所述的一种隧道,包括以下步骤,S1、开挖通隧道洞;S2、采用钢板搭建用于浇灌护壁层的空间,并预留集水腔的空间以及预埋连接柱的一端;S3、依次安装贴合护壁层的橡胶膜、包裹有吸音棉的波纹钢板以及贴合隧壁层的橡胶膜,且热熔焊接后形成隔水兜袋,安装与隔水兜袋相连的抽水泵;S4、采用钢板搭建用于浇灌隧壁层的空间,并埋设连接柱的另一端,并预留水闸开关所在处的通孔;S5、连通抽水泵和水闸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形成集水腔,且安装隔水兜袋方便,使得集水腔内波纹钢板等与拱顶之间结构紧凑,提高拱顶结构强度,且确保隧道的安全性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拱顶内设置集水腔,且通过注水孔内将山体内的土壤水收集在集水腔内,且集水腔内充有水,可利用水的缓冲性,吸收隧洞的振动能,而未有水的空腔内,可利用空气的声波传递速小于固体的声波传递速性能,使得空气吸收部分噪音,达到降噪的目的;同时设置连接柱,确保拱顶的结构强度,避免出现坍塌的问题,避免隧道出现裂缝,进而整体确保隧道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隧道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隧道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道路;2、拱顶;21、护壁层;211、注水孔;22、隧壁层;2a、凹板;3、集水腔;4、隔水兜袋;5、连接柱;5a、顶撑柱;5a1、水流通道;5b、支撑柱;51、预埋段;52、支撑段;6、波纹钢板;7、吸音棉;8、抽水泵;9、水闸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包括供车通行的道路1以及拱形的拱顶2,拱顶2包括护壁层21和隧壁层22,护壁层21相对隧壁层22更靠近山体,则护壁层21位于隧道的外侧,隧壁层22作为隧道的内壁。结合图2所示,护壁层21和隧壁层22之间具有一个集水腔3,集水腔3由护壁层21处的凹部和隧壁层22的凹部组合而成,集水腔3内具有一个可形变的隔水兜袋4,隔水兜袋4由两个橡胶膜热熔焊接而成,橡胶膜主要由PP材料制成。结合图3所示,护壁层21和隧壁层22之间设置有连接柱5,连接柱5贯穿隔水兜袋4,且隔水兜袋4与连接柱5之间的缝隙处经环氧树脂粘连填充。连接柱5包括位于拱顶2顶部处的顶撑柱5a以及其余的支撑柱5b,顶撑柱5a和支撑柱5b均包括位于集水腔3内的支撑段52以及埋设于护壁层21和隧壁层22内的预埋段51,支撑段52的直径大于预埋段51的直径。支撑柱5b的预埋段51上设置有外螺纹。顶撑柱5a中位于护壁层21中的预埋段51贯穿护壁层21,且从该预埋段51的端面上开设有一个沿其轴向设置的通腔,通腔延伸至顶撑柱5a的支撑段52,顶撑柱5a支撑段52的侧壁处开设有使通腔和集水腔3相通的通孔,从而形成水流通道5a1,且在护壁层21处形成一个注水孔211,以便山体中的土壤水流入集水腔3内。在隔水兜袋4内设置有一个供连接柱5贯穿的波纹钢板6,波纹钢板6的纵截面呈波浪状,使得波纹钢板6具有多个波峰以及多个波谷,波峰和波谷间隔设置,且波峰抵触护壁层21,波谷抵触隧壁层22,从而提高拱顶2内的结构强度,提高抗震性能。波纹钢板6的两侧粘连固定有吸音棉7,可用于吸收隧道内的噪音,并利用自身的柔性,损耗振动能,从而降低隧洞拱顶2处的振动频率,提高拱顶2的结构强度。隧壁层22朝向隧道内的一侧安装有水闸开关9,水闸开关9靠近道路1设置,以便人操作,水闸开关9也可为消防栓。集水腔3内位于隔水兜袋4的外侧还设置有一个抽水泵8,抽水泵8的一端与隔水兜袋4相连,抽水泵8的另一端贯穿隧壁层22与水闸开关9相连,以便排放集水腔3内的积水。实施例二:一种隧道施工方法,应用施工实施例一中所述的一种隧道,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隧道掘进机挖通隧道洞,且在挖通的过程中及时将渔网固定在隧道洞的内壁处,避免意外落石。S2、采用钢板支护的方式搭建围栏,形成成型护壁层21的空间,此时需要在钢板上贯穿固定连接柱5,且顶撑柱5a的预埋段51需要抵触隧道洞的内壁,且预留集水腔3的一半空间,向围合成的空间内高压注入混凝土,冷却形成护壁层21,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包括道路(1)和拱顶(2),其特征在于:所述拱顶(2)由外至内包括护壁层(21)和隧壁层(22),所述护壁层(21)和隧壁层(22)之间设置有集水腔(3),且所述护壁层(21)和隧壁层(22)之间设置有连接柱(5),所述护壁层(21)上具有供水流入集水腔(3)内的注水孔(2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包括道路(1)和拱顶(2),其特征在于:所述拱顶(2)由外至内包括护壁层(21)和隧壁层(22),所述护壁层(21)和隧壁层(22)之间设置有集水腔(3),且所述护壁层(21)和隧壁层(22)之间设置有连接柱(5),所述护壁层(21)上具有供水流入集水腔(3)内的注水孔(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5)包括位于注水孔(211)处的顶撑柱(5a),所述顶撑柱(5a)开设有连通注水孔(211)和集水腔(3)的水流通道(5a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腔(3)内设置有波纹钢板(6),且所述波纹钢板(6)具有抵触护壁层(21)的波峰以及抵触隧壁层(22)的波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钢板(6)外包裹有吸音棉(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隧壁层(22)靠近道路(1)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建赵磊熊旭娅聂登洪李图钧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瑞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