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无机质、有机质杂化薄膜加固钻井井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0781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钻井井壁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无机质、有机质杂化薄膜加固钻井井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自组装技术,通过在钻井井壁上形成致密、坚固的表面膜,用于对井壁进行加固,拓宽钻井液的安全密度窗口,保障钻井安全。一种利用无机质、有机质杂化薄膜加固钻井井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三个储液罐中分别配制纳米颗粒悬浊液、阳离子聚合物溶液、阴离子聚合物溶液;向三个储液罐中分别流体滞留剂,并搅拌均匀;将阳离子聚合物溶液‑阴离子聚合物溶液‑阳离子聚合物溶液‑纳米颗粒悬浊液的添加顺序作为一次循环添加过程,顺次上述溶液液体泵送入井眼内;重复进行8~15次循环添加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无机质、有机质杂化薄膜加固钻井井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钻井井壁加固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无机质、有机质杂化薄膜加固钻井井壁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油气钻探过程中,井壁稳定是广泛存在的问题。井壁失稳易造成井壁垮塌、缩径、漏失、卡钻及储层污染等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不仅会拖延钻井周期,增加钻井成本,也会影响后续采油作业。严重时还可能使部分井眼报废甚至使整个井眼报废。造成井壁失稳的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包括地质、钻井液物理和化学、钻井作业等因素。改变钻井液的特性是目前井壁稳定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而形成致密而坚韧的泥饼则是保障井壁稳定的关键因素。实际上,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利用极其普通的矿化材料(如碳酸钙或磷酸钙等)和少量有机基质来制备了其结构支撑的硬组织,从细菌中的磁性体到贝壳、珊瑚、骨骼和牙齿等。这些生物矿化材料为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规则的结构,因此与常规无机材料相比,具有了一些不可比拟的优点,如极高的强度、良好的断裂韧性、优异的减震性能以及许多其它的特殊功能。因此,可以利用这种无机质、有机质杂化生成的薄膜,来改变泥饼或井壁周围沉积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以此提高井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无机质、有机质杂化薄膜加固钻井井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三个储液罐中分别配制质量百分比均为0.1%~0.2%的纳米颗粒悬浊液、阳离子聚合物溶液、阴离子聚合物溶液;向三个储液罐中分别加入质量百分比为0.1~0.5%的流体滞留剂,并搅拌均匀;将阳离子聚合物溶液‑阴离子聚合物溶液‑阳离子聚合物溶液‑纳米颗粒悬浊液的添加顺序作为一次循环添加过程,顺次上述溶液液体泵送入井眼内;其中,在一次循环添加过程中,每次泵入的溶液液体的体积为1~3m3;相邻循环添加过程之间时间间隔不少于5分钟;重复进行8~15次循环添加过程,即完成了利用无机质、有机质杂化薄膜加固钻井井壁的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无机质、有机质杂化薄膜加固钻井井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三个储液罐中分别配制质量百分比均为0.1%~0.2%的纳米颗粒悬浊液、阳离子聚合物溶液、阴离子聚合物溶液;向三个储液罐中分别加入质量百分比为0.1~0.5%的流体滞留剂,并搅拌均匀;将阳离子聚合物溶液-阴离子聚合物溶液-阳离子聚合物溶液-纳米颗粒悬浊液的添加顺序作为一次循环添加过程,顺次上述溶液液体泵送入井眼内;其中,在一次循环添加过程中,每次泵入的溶液液体的体积为1~3m3;相邻循环添加过程之间时间间隔不少于5分钟;重复进行8~15次循环添加过程,即完成了利用无机质、有机质杂化薄膜加固钻井井壁的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无机质、有机质杂化薄膜加固钻井井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自组装技术在钻井井壁上形成无机质、有机质杂化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无机质、有机质杂化薄膜加固钻井井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颗粒悬浊液的PH范围为8.0±0.5;阳离子聚合物溶液PH范围为4.0±0.5;阴离子聚合物溶液PH范围为8.0±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辉刘振东李公让刘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