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彦春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防变形功能的汽车空调软管生产用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0625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变形功能的汽车空调软管生产用卷绕装置,包括底板、工作轴、连接轴和卷绕结构,所述底板上固定有侧板和前板,所述第二水平皮带安装在第二从动筒上,所述第二异形轮与第二垂直皮带的底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架与安装架相互连接,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顶轴相互连接,且顶轴固定在滑块的下端面,所述卷绕结构固定在侧板上。该具有防变形功能的汽车空调软管生产用卷绕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对传统的生产汽车空调软管使用的卷绕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得本装置可以将汽车空调软管均匀整齐的卷绕收纳,并且本装置可以对即将卷绕收纳的汽车空调软管进行适当的压迫,保证汽车空调软管能较为紧密的卷绕在收纳装置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变形功能的汽车空调软管生产用卷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变形功能的汽车空调软管生产用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空调软管是汽车空调使用的一种起连接作用的软管,由于汽车的安装空间有限,无法使用传统空调连接使用的铜管进行连接,所以安装方便且排布方便的汽车空调软管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汽车空调软管的不断使用,汽车空调软管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虽然汽车空调软管被称为“软管”,但是汽车空调软管的柔软程度只是相较于铜管较软,汽车空调软管为了保证制冷剂不泄露和保证能够承受足够的压力,其管壁具有一定的厚度,不能过度弯折,而现有的生产汽车空调软管使用的卷绕装置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对在卷绕过程中对汽车空调软管进行保护,常导致汽车空调软管在收纳时变形,且现有的卷绕装置无法将汽车空调软管均匀整齐的卷绕在收纳装置上,所以就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的生产汽车空调软管使用的卷绕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变形功能的汽车空调软管生产用卷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对汽车空调软管进行保护,无法使汽车空调软管均匀整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变形功能的汽车空调软管生产用卷绕装置,包括底板(1)、工作轴(8)、连接轴(32)和卷绕结构(3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侧板(2)和前板(3),且侧板(2)上安装有顶板(4),并且底板(1)的上端面安装有滑架(5),同时滑架(5)的内侧设置有下轨道(6)和上轨道(7),所述工作轴(8)安装在底板(1)上,且工作轴(8)上固定有垂直齿轮(9)和传动齿轮(10),并且传动齿轮(10)与驱动齿轮(11)相互连接,同时驱动齿轮(11)安装在电机(12)上,所述电机(12)上安装有第一功能筒(13)和第二功能筒(14),且第二功能筒(14)与第一水平皮带(15)相互连接,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变形功能的汽车空调软管生产用卷绕装置,包括底板(1)、工作轴(8)、连接轴(32)和卷绕结构(3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侧板(2)和前板(3),且侧板(2)上安装有顶板(4),并且底板(1)的上端面安装有滑架(5),同时滑架(5)的内侧设置有下轨道(6)和上轨道(7),所述工作轴(8)安装在底板(1)上,且工作轴(8)上固定有垂直齿轮(9)和传动齿轮(10),并且传动齿轮(10)与驱动齿轮(11)相互连接,同时驱动齿轮(11)安装在电机(12)上,所述电机(12)上安装有第一功能筒(13)和第二功能筒(14),且第二功能筒(14)与第一水平皮带(15)相互连接,并且第一功能筒(13)与第二水平皮带(23)相互连接,同时第一水平皮带(15)安装在第一从动筒(16)上,所述第一从动筒(16)设置在第一固定轴(17)上,且第一固定轴(17)固定在底板(1)上,并且第一固定轴(17)上设置有第一异形轮(18),同时第一异形轮(18)与第一垂直皮带(19)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垂直皮带(19)的顶端与第一顶轮(20)相互连接,且第一顶轮(20)安装在第一活动架(21)上,并且第一活动架(21)设置在侧板(2)内侧,同时第一活动架(21)与安装架(22)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水平皮带(23)安装在第二从动筒(24)上,且第二从动筒(24)设置在第二固定轴(25)上,并且第二固定轴(25)安装在底板(1)的上端面,同时第二固定轴(25)上固定有第二异形轮(26),所述第二异形轮(26)与第二垂直皮带(27)的底端相互连接,且第二垂直皮带(27)的顶端与第二顶轮(28)相互连接,并且第二顶轮(28)安装在第二活动架(29)上,同时第二活动架(29)设置在侧板(2)内侧,所述第二活动架(29)与安装架(22)相互连接,且安装架(22)上安装有复位弹簧(30),并且复位弹簧(30)的顶端与侧板(2)相互连接,同时安装架(22)上安装有调节辊(31),所述连接轴(32)固定在滑架(5)的顶端,且连接轴(32)与伸缩杆(33)的底端相互连接,并且伸缩杆(33)上安装有中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利
申请(专利权)人:施彦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