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0577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包括瓶体、中间盖体、底部盖体、以及密封盖,瓶体的上端为给料端、下端为贯穿瓶体的底部开口,中间盖体设在瓶体下端的底部开口处、并与瓶体固定连接,底部盖体连接于中间盖体、并能够相对于中间盖体向远离中间盖体的方向向下移动,密封盖可拆卸地连接在底部盖体的上端、并与中间盖体的上端相抵接,瓶体、中间盖体和密封盖之间形成有第一密封仓,底部盖体和密封盖之间形成有第二密封仓,第一密封仓和第二密封仓由密封盖隔开;当底部盖体向下移动时,中间盖体使密封盖脱离于底部盖体,第一密封仓和第二密封仓连通。本申请使用一个独立包装即可将不同的物品分开存放,故包装少,使用时操作极其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给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一些需要将药剂(比如:粉剂、颗粒制剂、液态药剂等)与溶剂混合后使用、但药剂和溶剂又不能长时间放一起的药物,其出售时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独立包装的药剂、独立包装的溶剂、以及独立包装的给药装置,给药装置通常由容器瓶和能够固定连接于容器瓶的喷雾泵构成;在使用时,需要分别打开三个组件的独立包装,之后将粉剂/颗粒制剂/液态药剂、以及溶剂逐一倒入容器瓶内,再将喷雾泵固定安装在溶剂瓶上,摇匀粉剂/颗粒制剂/液态药剂与溶剂后通过喷雾泵进行喷雾使用。但是,上述结构的产品存在以下缺陷:此类型产品独立包装多,使用时操作方式比较繁琐,调配工序多,极易出现失误,对操作者有一定要求,进而不利于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其包装少且操作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包括瓶体、中间盖体、底部盖体、以及密封盖,所述瓶体的上端为给料端、下端为贯穿瓶体的底部开口,所述中间盖体设在瓶体下端的底部开口处、并与瓶体固定连接,所述底部盖体连接于中间盖体、并能够相对于中间盖体向远离中间盖体的方向向下移动,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连接在底部盖体的上端、并与中间盖体的上端相抵接,所述瓶体、中间盖体和密封盖之间形成有第一密封仓,所述底部盖体和密封盖之间形成有第二密封仓,所述第一密封仓和第二密封仓由密封盖隔开;当所述底部盖体向下移动时,所述中间盖体使密封盖脱离于底部盖体,所述第一密封仓和第二密封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仓用于存放溶剂,所述第二密封仓用于存放固态药剂或液态药剂。进一步地,所述底部盖体具有位于中间盖体下端的底盖本体部、以及都从底盖本体部的上端面向上延伸的底盖内环部和底盖外环部,所述中间盖体具有位于底盖内环部外周侧的中间盖内环部、以及位于中间盖内环部外周侧的中间盖外环部,所述底盖外环部与中间盖外环部的下段部分螺纹连接,所述中间盖外环部的上段部分与瓶体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连接在底盖内环部的上端、并与中间盖内环部的上端相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仓由密封盖、底盖本体部和底盖内环部围成。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卡接部、以及形成在卡接部外周侧的容置槽,所述中间盖外环部的上段部分具有设在瓶体内侧的内连接部、与容置槽相适配的外连接部、以及形成在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之间的第一卡槽,所述瓶体的卡接部与中间盖外环部的第一卡槽卡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底部盖体还包括第一防盗环,所述第一防盗环与底盖外环部的上端之间点连接,所述中间盖外环部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止转齿,所述第一止转齿与第一防盗环相扣合。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具有密封主体部、都从密封主体部的下端面上向下延伸的内密封环部和外密封环部、以及形成在内密封环部和外密封环部之间的连接槽,所述底部盖体的上端与连接槽紧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部盖体上端的外周设有内凹的第二卡槽,所述外密封环部的内壁上设有突出的连接突部,所述连接突部与第二卡槽相卡合。进一步地,所述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瓶体上端给料端处的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具有位于第一密封仓中的进料端、以及位于瓶体外部的出料端。进一步地,所述给料装置为喷雾泵;所述给料装置具有给料连接盖、以及固定连接在给料连接盖下端的第二防盗环,所述给料连接盖与瓶体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瓶体上端的外周还设有第二止转齿,所述第二止转齿与第二防盗环相扣合。进一步地,所述瓶体、中间盖体、底部盖体、以及密封盖都为一体成型件。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中,在非使用状态下,密封盖将第一密封仓和第二密封仓隔离开,使得放置在第一密封仓内的物品和放置在第二密封仓内的物品相互独立、不接触;在使用时,使底部盖体向下移动,由于中间盖体抵住密封盖,可使密封盖脱离于底部盖体,进而使放置在第一密封仓内的物品与放置在第二密封仓内的物品可以混合,混合后的混合物可通过瓶体上端的给料端从瓶体中输出。因此,本申请使用一个独立包装即可将不同的物品分开存放,在使用时只需要向下移动底部盖体即可,故本申请包装少,使用时操作极其方便,特别适用于药品包装、有利于患者使用。特别地,密封盖设在第二密封仓的上端,故可有效避免因放置在第二密封仓内物品的重力作用而使密封盖意外脱离于底部盖体,保证密封盖与底部盖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在非使用状态下密封盖将第一密封仓和第二密封仓隔离开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至图3为本申请中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实施例一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中间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底部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中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瓶体11瓶主体部12瓶连接部13瓶颈部14瓶内腔15顶部开口16底部开口17卡接部18容置槽19第二止转齿2中间盖体21中间盖本体部22中间盖内环部23中间盖外环部24中间盖内腔25内连接部26外连接部27第一卡槽28第一止转齿3底部盖体31底盖本体部32底盖内环部33底盖外环部34底盖凸筋部35第二卡槽36底盖内腔37底盖收容腔38第一防盗环4密封盖41密封主体部42内密封环部43外密封环部44连接槽45连接突部5第一密封仓6第二密封仓7给料装置71吸液管72导液吸液组件73按压头74给料连接盖75第二防盗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申请提供一种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用于包装至少一种类别的物品,特别适用于包装两种不同的物品,使得两个物品在不使用之前被隔离开、但在使用时两个物品能够混合在一起。本申请涉及的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适用于多个领域,比如:药品包装、冲剂类饮品的包装等。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包括瓶体1、中间盖体2、底部盖体3、以及密封盖4。所述瓶体1具有瓶内腔14,所述瓶体1的上端具有上下贯穿瓶体1的顶部开口15,该顶部开口15形成瓶体1上端的给料端,所述瓶体1的下端为上下贯穿瓶体1的底部开口16,所述顶部开口15和底部开口16分别设在瓶内腔14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中间盖体2设在瓶体1下端的底部开口16处、并与瓶体1固定连接,至少有一部分中间盖体2位于瓶体1的瓶内腔14中。所述底部盖体3具有开口朝上的底盖内腔36,所述底部盖体3可移动地连接于中间盖体2,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中间盖体(2)、底部盖体(3)、以及密封盖(4),所述瓶体(1)的上端为给料端、下端为贯穿瓶体(1)的底部开口(16),所述中间盖体(2)设在瓶体(1)下端的底部开口(16)处、并与瓶体(1)固定连接,所述底部盖体(3)连接于中间盖体(2)、并能够相对于中间盖体(2)向远离中间盖体(2)的方向向下移动,所述密封盖(4)可拆卸地连接在底部盖体(3)的上端、并与中间盖体(2)的上端相抵接,所述瓶体(1)、中间盖体(2)和密封盖(4)之间形成有第一密封仓(5),所述底部盖体(3)和密封盖(4)之间形成有第二密封仓(6),所述第一密封仓(5)和第二密封仓(6)由密封盖(4)隔开;当所述底部盖体(3)向下移动时,所述中间盖体(2)使密封盖(4)脱离于底部盖体(3),所述第一密封仓(5)和第二密封仓(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中间盖体(2)、底部盖体(3)、以及密封盖(4),所述瓶体(1)的上端为给料端、下端为贯穿瓶体(1)的底部开口(16),所述中间盖体(2)设在瓶体(1)下端的底部开口(16)处、并与瓶体(1)固定连接,所述底部盖体(3)连接于中间盖体(2)、并能够相对于中间盖体(2)向远离中间盖体(2)的方向向下移动,所述密封盖(4)可拆卸地连接在底部盖体(3)的上端、并与中间盖体(2)的上端相抵接,所述瓶体(1)、中间盖体(2)和密封盖(4)之间形成有第一密封仓(5),所述底部盖体(3)和密封盖(4)之间形成有第二密封仓(6),所述第一密封仓(5)和第二密封仓(6)由密封盖(4)隔开;当所述底部盖体(3)向下移动时,所述中间盖体(2)使密封盖(4)脱离于底部盖体(3),所述第一密封仓(5)和第二密封仓(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仓(5)用于存放溶剂,所述第二密封仓(6)用于存放固态药剂或液态药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盖体(3)具有位于中间盖体(2)下端的底盖本体部(31)、以及都从底盖本体部(31)的上端面向上延伸的底盖内环部(32)和底盖外环部(33),所述中间盖体(2)具有位于底盖内环部(32)外周侧的中间盖内环部(22)、以及位于中间盖内环部(22)外周侧的中间盖外环部(23),所述底盖外环部(33)与中间盖外环部(23)的下段部分螺纹连接,所述中间盖外环部(23)的上段部分与瓶体(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4)可拆卸地连接在底盖内环部(32)的上端、并与中间盖内环部(22)的上端相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仓(6)由密封盖(4)、底盖本体部(31)和底盖内环部(32)围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给料用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卡接部(17)、以及形成在卡接部(17)外周侧的容置槽(18),所述中间盖外环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云化卿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博纳精密给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