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容及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纺织物上的电容,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容及其制造工艺,具体适用于在满足穿戴式设备应用的基础上,增强一致性,并增加充放电功能。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可穿戴电子设备发展快速,成为下一代电子产品开发的重要趋势。作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重要分支,可穿戴应变传感器应具有一定机械柔性、贴合性以及高可拉伸性、高灵敏性、快速响应性、高耐久性等特点,以实现其可穿戴的特性以及其在个体医疗、运动检测、人机互动、虚拟现实娱乐技术等方面的广阔应用。而传统基于半导体或金属箔的应变传感器通常为刚性且灵敏度较低,无法满足可穿戴应变传感器的要求。公开号为CN101393058A,公开日为2009年3月25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机织结构的柔性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及其应用,其由导电纤维组成,所述导电纤维互相交织而成为机织物,所述机织物的全部经纱之间互相连接,所述机织物的全部纬纱之间互相连接,全部所述经纱与全部所述纬纱之间的整体电阻随该机织物上的压力而变化。虽然该设计具有可弯曲、可折叠甚至可洗涤的特点,可适用于穿戴式个人生理信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容,包括上导电体(11)与下导电体(12),所述上导电体(11)与下导电体(12)相互间隔设置,上导电体(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上一接电线(111)、上二接电线(112)的内端相连接,下导电体(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下一接电线(121)、下二接电线(122)的内端相连接,上一接电线(111)、下一接电线(121)的外端同时与左外电线(14)相连接,上二接电线(112)、下二接电线(122)的外端同时与右外电线(1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体(11)、下导电体(12))均裹于外包裹层(10)的内部,外包裹层(10)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外包裹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容,包括上导电体(11)与下导电体(12),所述上导电体(11)与下导电体(12)相互间隔设置,上导电体(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上一接电线(111)、上二接电线(112)的内端相连接,下导电体(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下一接电线(121)、下二接电线(122)的内端相连接,上一接电线(111)、下一接电线(121)的外端同时与左外电线(14)相连接,上二接电线(112)、下二接电线(122)的外端同时与右外电线(1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体(11)、下导电体(12))均裹于外包裹层(10)的内部,外包裹层(10)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外包裹层(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覆盖层(101)、中隔断层(103)与下覆盖层(102),上覆盖层(101)的底面经中隔断层(103)与下覆盖层(102)的顶面相连接,上覆盖层(101)、中隔断层(103)的交接处的中部设置有上导电体(11),上导电体(11)的长度小于上覆盖层(101)、中隔断层(103)的长度,中隔断层(103)、下覆盖层(102)的交接处的中部设置有下导电体(12),下导电体(12)的长度小于中隔断层(103)、下覆盖层(102)的长度;所述上导电体(11)、下导电体(12)均为胶与导电粉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粉为导电的金属粉,所述胶为凝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盖层(101)、中隔断层(103)、下覆盖层(102)的制造材料为硅胶、PU、PPC或PT。4.一种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容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上覆盖层(101)、中隔断层(103)、下覆盖层(102)依次上下连接为一个整体,再通过注射器将胶与导电粉的混合物分别注进上覆盖层(101)、中隔断层(103)的交接处,以及中隔断层(103)、下覆盖层(102)的交接处,以分别形成上导电体(11)、下导电体(12),注射完毕后即可得到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容。5.一种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容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下覆盖层(102)置于平面上,再在下覆盖层(102)的顶面上印刷胶与导电粉混合所得的导电浆料,然后将中隔断层(103)覆盖在下覆盖层(102)及其上印刷的导电浆料上,再在中隔断层(103)的顶面上印刷胶与导电粉混合所得的导电浆料,然后将上覆盖层(101)覆盖在中隔断层(103)及其上印刷的导电浆料上,此时,上覆盖层(101)、中隔断层(103)、下覆盖层(102)依次上下连接为一个整体,位于上覆盖层(101)、中隔断层(103)之间的导电浆料即为上导电体(11),位于中隔断层(103)、下覆盖层(102)之间的导电浆料即为下导电体(12),所述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容制造完毕;所述导电浆料的印刷是指:先在待印刷的下覆盖层(102)或中隔断层(103)的正上方设置网框(1),再在网框(1)的正上方设置甲刮刀(2)、乙刮刀(3),然后通过网框左纵向调整装置(7)、网框右纵向调整装置(8)对网框(1)左右两侧的高度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后,再将胶与导电粉混合所得的导电浆料置于网框(1)的顶面上,导电浆料位于甲刮刀(2)、乙刮刀(3)之间,然后通过纵向位移装置(5)、横向位移装置(6)驱动甲刮刀(2)、乙刮刀(3)作横向、纵向的运动,以将导电浆料透过网框(1)印刷在下覆盖层(102)或中隔断层(103)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容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1)的正上方设置有与刮刀座板(4)相连接的甲刮刀(2)、乙刮刀(3),所述网框(1)的左侧边与左竖板(71)的底部相连接,左竖板(71)的顶部与左横板(72)的内侧边垂直连接,左横板(72)的顶面与网框左纵向调整装置(7)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网框(1)的右侧边与右下横板(81)的顶面叠加连接,右下横板(81)的右侧边与右竖板(82)的底部垂直连接,右竖板(82)的顶部与右上横板(83)的左侧边垂直连接,右上横板(83)的顶面与网框右纵向调整装置(8)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网框左纵向调整装置(7)包括分别设置于左横板(72)顶面的两端的单个纵向框调装置(9),所述网框右纵向调整装置(8)包括分别设置于右上横板(83)顶面的两端的单个纵向框调装置(9),单个纵向框调装置(9)包括固定竖板(91)、内框导轨(92)、外框导轨(93)、侧调节杆(94)与顶调节杆(95),所述固定竖板(91)的底端与左横板(72)或右上横板(83)的顶面垂直连接,固定竖板(91)的内侧边与内框导轨(92)的内侧面滑动配合,固定竖板(91)的外侧边与外框导轨(93)的内侧面滑动配合,内框导轨(92)、外框导轨(93)相互平行,内框导轨(92)、外框导轨(93)的顶端分别与顶框轨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